首頁>新聞>動態(tài)新聞

      【雅趣】橋溪村懷想

      時間:2014年06月16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鄧毅

      梅州橋溪村的客家風情

        ◎ 村民總是秉承崇文重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百折不撓,薪火相傳,教化了一代代莘莘學子,培養(yǎng)了一批批英才俊彥,造福桑梓。

        ◎ “圍龍屋”是客家民系遷徙過程中對漢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不僅包涵了中國傳統(tǒng)禮制、倫理道德及風水意識,是客家民鄉(xiāng)文明成果高度濃縮的結晶,還體現(xiàn)出客家民系居住文化非同尋常的美學追求。

        車,在橋溪村,戛然而止。

        梅州縣城距客家橋溪村約40公里車程。嚯!一溜煙就到了。我推開車窗,舉目望去,滿眼綠色,林木幽深,青翠欲流,郁郁蒼蒼;崇山峻嶺間,長著茂林修竹,巖石峰巒,近近地迫在眼前。

        我們信步進村,沿山路,踏石板,過古橋。山谷間,溪水淙淙,水草叢叢,巖影波光,深蒼而又幽碧。林子里,大樹參天,樹木叢茂,楠木、檀木、荷木、青藍木、山杜英……古樹婆娑,樹齡百年,綠蔭蔽日。

        拾級上山,跨門入院,“繼善樓”映入眼簾。鄉(xiāng)人說,此樓系一位朱氏兄弟秉承父志于清光緒廿八年興建。我駐足望樓。那二層列杠式樓房的房屋、廳堂、天井,連同樓宇間可巡回相通的房屋結構,又俗稱“走馬樓”。其樓內(nèi),木雕、石雕、瓷雕、彩塑裝飾,內(nèi)涵豐厚,寓意尤深;書法、壁畫、牌匾,端莊典雅,技藝精湛。那幅出自民國三年、樟木陰刻魏碑體刊刻儒家朱柏廬的《治家格言》及其《朱氏家譜》所載的家族世系源流、血緣系統(tǒng)、戶口人丁、祖宗墓地、族產(chǎn)公田,如此云云,更凸顯客家人木本水源、祖宗手澤、光前裕后的民系家風,讓人感懷敬重。

        “寶善家塾”系朱氏維乾公主持興建。我造訪了這座始建于1904年頗具庭園風格的家族私塾學校。追溯至1875年,朱氏維乾公與族人廣置田地,茍建居室,興建“寶園”,設書齋,延師課讀。他認為,只有讀書,才能知書達理,才可以出人頭地、恪守祖訓、光宗耀祖、衣錦還鄉(xiāng)。于是,崇文重教,興學育才。驀然間,我想起梅州客家博物館里的古書所述內(nèi)容:“吾州特土瘠民貧之地耳,而其民酷嗜詩書,成為天性,男子生及六七歲,即入學就傅。雖窮人之子,廝養(yǎng)之兒,未有不入學者。至其在學之久暫,則以貧富為差。富者無有限制,貧者少亦三數(shù)年。”

        梅州土瘠民貧,“男讀女耕”,以維系生計,實是時勢使然。恰如宋人所言:“梅人無植產(chǎn),恃以為生者,惟讀書一事耳。”客家俗語則稱:“子弟不讀書,好比沒眼珠”、“讀個己書眾人惜,跋個己錢眾人鹵”。著名詩人冼玉清又有“學舍最多文教盛,滿城兒女挾書囊”這樣贊美客家人興學辦學之風的詩句。

        歲月滄桑,“寶園”與“寶善家塾”直至今日仍傳遞著當年的功名家風,雖幾經(jīng)修葺(“寶園”現(xiàn)為橋溪村小學),可依舊窗明幾凈。村民總是秉承崇文重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百折不撓,薪火相傳,教化了一代代莘莘學子,培養(yǎng)了一批批英才俊彥,造福桑梓。

        而朱氏兄弟的先輩系內(nèi)陸遷徙至廣東的移民。秦漢以來,有不少漢族先后南來:東晉有五胡亂華,唐末有藩鎮(zhèn)之亂。宋代因遼金侵襲、北部邊疆日蹙,王室南遷,又有大量漢族南來避難。在秦漢經(jīng)魏晉到明清的千年悠悠歲月中,“群雄爭中土,黎庶走南疆”、“永嘉之亂,衣冠南渡”。社會動亂,烽火四起,包括中原衣冠舊族在內(nèi)的氏族舉族遷徙,先后經(jīng)越城嶺道、騎田嶺道和大庾嶺道等古道至華南地域,客住下來,落腳生根。

        橋溪村,于明萬歷年間開村。先前,僅有徐姓人家,后陳、朱兩姓相繼遷入。其間,徐姓家族落敗。陳、朱姓氏家族就生生息息下來。數(shù)百年的蕃息,陳朱家族胼手胝足,累世開發(fā)。陳氏家族設祖祠,建“圍龍屋”;朱氏家族設觀音廳,建“鎖頭屋”。與“繼善樓”相距不遠,便是陳氏家族的“仕德堂”,它是村子里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明代。爾后清時,其后生后輩,又將其建筑主體的后圍建成半圓形,以凸顯弧形周匝廂式的二層“圍龍”,謂之“善慶樓”。

        遠眺依山而建的陳氏“圍龍屋”,前低后高,主次分明,錯落有致。整個建筑群呈馬蹄形,那層層疊疊的圍屋,有盤龍之狀,故稱“圍龍”。

        我拜謁這座集宗祠、民居、神廟于一體的粵東梅州客家古建筑,它由堂屋、圍龍和半圓形水塘三部分組成。其整體結構是在該建筑中軸線上建造堂屋,在堂屋兩側建造橫屋,兩側對稱的橫屋沿弧線往后延伸,至中軸線銜接起來,使建筑整體呈半圓狀態(tài)。門坪前面挖一口半圓形池塘,屋后建一半月形土丘,與建筑物組合成一個圓。

        “善慶樓”采用中原漢族建筑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結合的技藝。我窺見呈橫向的矩形堂屋是建筑的主體,中心房為堂。正對祖龕、神龕的是龍廳;龍廳以下祖堂以上,那堂橫屋后微拱的空地稱“化胎”;上堂正中與天子壁重合處即其神圣空間,在那里設木龕以奉歷代祖先神主;中堂兩邊立柱以架巨木,曰“官廳架”,但凡族中人有大喜慶事,行禮宴客均在于此;堂橫屋前設禾坪、照壁和月池,屋背后有月形土丘,這些構建既具有生活功能,還有利于生產(chǎn)、防守與消防。

        其實,客家“圍龍屋”,我早有所聞。其“圍龍”有圓有方,甚而半圓。“圍龍”數(shù)量則與家族人丁多寡和地理位置息息相關。“圍龍”少則一二條,多則五六條,屋內(nèi)以廳堂、天井為中心,設立數(shù)十或逾百個生活單元,可供幾十人或數(shù)百人居住,聚族而居,幾世同堂。在圍屋內(nèi)部,宗族、家族以及個體家庭之間形成了互相幫助、互為補充的自給自足的生產(chǎn)與生活體系。由于受到外部威脅的影響,圍屋又是具有防御性的城堡,用來對抗險惡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因此,客家人要在新遷居地穩(wěn)住腳,就必須保持血緣關系,建造利于聚族而居的圍屋,團結起來,以求生族旺。

        應該說“圍龍”的變化、數(shù)量的遞增不影響堂號與堂聯(lián)。堂屋上廳安放祖先牌位,中廳供族長召集族人議事的規(guī)制,始終如一,未曾撼動。整個圍屋極盡強調(diào)尊卑以及父子、兄弟、夫婦、男女、長幼和內(nèi)外秩序,帶有強烈的封建倫理色彩。在視覺與空間藝術上,“圍龍屋”的構成是一種飽含和合的群體藝術,它以風水布局寓意“天人合一”,以封閉的界墻圍成內(nèi)向庭院而自成一統(tǒng),以同形的建筑單體求得個體間的協(xié)調(diào),以秩序和內(nèi)庭的共用空間達成代間和群體的和合,以個體建筑的個性犧牲換取整體環(huán)境的和諧,從而取得它所特有的富含人情味的完美境界。毋庸諱言,“圍龍屋”是客家民系遷徙過程中對漢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不僅包涵了中國傳統(tǒng)禮制、倫理道德及風水意識,是客家民鄉(xiāng)文明成果高度濃縮的結晶,還體現(xiàn)出客家民系居住文化非同尋常的美學追求。竊以為,這些特點都是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聚興,也使其成為我們觀照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古村落文化的重要對象和媒介。

        從“善慶樓”出來,我們拜辭橋溪村,踏上歸途。車窗外,倏忽,從山里傳來悠揚的情歌:

        風吹竹葉滿天飛,

        妹愛連郎等幾時?

        等到花開花又謝,

        等到月圓日落西。

        一樹楊梅半樹紅,

        哥系男人膽愛雄。

        交情愛哥先開口,

        女人開口面會紅。

        這首客家情歌,含思宛轉,回環(huán)曲折,委婉動聽。那歌聲在我耳畔、在我心中、在冬日鄉(xiāng)村的麗日晴空中回蕩。

      (編輯:文博)
      會員服務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今天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免费版 |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汌A√|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免费在线中文日本|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