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動態新聞

      七夕:織事VS愛情

      時間:2014年08月06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馬李文博

        ◎ 七夕節是一個偏重女性的節日,從信仰和習俗來看,女性色彩特濃。

        ◎ 七夕之情人節恰是為懲罰織女因愛情耽誤織事才有的節日。不光牛郎追逐織女的故事傳了下去,織事的重要性也一再被謹記。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女兒節,唯獨不叫情人節。有人疑惑,有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鋪墊,難道不能堂堂正正過個情人節?其實織女在天宮掌管紡織作業等女事,七夕節又原本是一個婦女向織女星祈求心靈手巧的日子,所以七夕節的情人味其實很淡很淡,反而針線女紅彰顯著婦女們的看家本領和傳統美德,反映出紡織品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漢畫像石牛郎織女圖 

        織女星,主女事。七夕節,女人節

        紡織與織女是如何實現對接的呢?在河南南陽出土的一塊漢代畫像石上刻有牛郎織女星宿,頭挽高髻的織女跪坐姿,圍繞她的星星之間用連線連成房子象征織室。又或者是織女與其附近兩個四等星,成一正三角形,因像織機的梭子,人們才稱之為織女星。在男耕女織的社會,男耕和女織各自有星象上的對應,星宿與大地上的人們關系密切。《大戴禮記·夏小正》:七月,“初昏,織女正東向”。人們已經注意織女星在天空中的運行規律,以七月顯得最為突出。《史記·天官書》說織女“是天帝外孫”。最早的記載牛郎織女星就是以詩歌唱天象: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小雅·大東》)

        “漢”是銀河,織女星一天要來回七次,織不出花紋布匹,牽牛星也沒能拉到車廂。從朱熹到高亨對“襄”字不知所云,日本學者則考證“襄”字與紡織有關。

        最早七夕乞巧和愛情傳說是兩個平行的系統,而把紡織和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系起來的詩歌記述最早是《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據文獻記載,最早在漢初甚至秦朝民間就有夜觀織女的習俗,卻并沒有提到牛郎織女的故事,并且乞巧的儀式不獨在七夕。在七夕是因為七月處夏秋之交,一入此月,則暑氣漸消,涼風乍起,七夕之后婦女開始紡織裁衣,所以在這一天陳設針線,祈求心靈手巧,是一種鄭重的儀式。《西京雜記》記載:“漢采女常以七月七日夜,穿七針于開襟樓,俱以習之。”唐詩《乞巧》有云:“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宮女之間還要“各出資以贈得巧者”來慶祝。

        織女星的出現還和一些祭祀的禁忌有對應,和皇后可能發生的不幸事件有關。織女星單獨管轄女性,女性跟織女星的關系就特別近。婦女望月穿針,誰能先穿好七根線,謂之得巧;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古代見到蜘蛛表示有喜訊,蜘蛛本身象征吉祥。“檐前裊裊游絲上,上有蜘蛛巧來往。羨他蟲豸解緣天,能向虛空織羅網。”(元稹《織婦詞》)巧婦尚難為無米之炊,蜘蛛凌空織網的本領,被看作與織女紡織一樣高超。這“卜巧”起源于唐代,與掌管女事的織女星徵驗有關,與女紅有關。

        所以,七夕節是一個偏重女性的節日,從信仰和習俗來看,女性色彩特濃。

        牛郎織女美好的愛情是與西周社會開始出現的“男耕女織”的經濟生活,和從群婚中走出來、有了一夫一妻的專偶婚息息相關。當牛郎織女的愛情與七夕節相結合,跟西方情人節的內容是不一樣的。中國女性有乞巧的傳統,女紅可以安身立命、修身養性,是一種美德。可以說,中國的七夕是表現愛情忠貞的節日,而外國人送玫瑰花,那是情人的關系。愛情成為主題,與社會兩性開放程度、女性地位上升、女性被尊重的程度有關系。所以,無論是古代七夕節還是今天的七夕節,其過節的性質都是女性起主導作用。

        如果愛情和織事要分個高下,天帝的震怒給了答案。南朝梁殷蕓《小說》記載: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紉。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

        七夕之情人節恰是為懲罰織女因愛情耽誤織事才有的節日。不光牛郎追逐織女的故事傳了下去,織事的重要性也一再被謹記。

      蛛絲乞巧 王弘力 繪 

        七夕習俗與紡織的關系

        以前閨閣婦女們唯一的功課就是織,乞得織女的巧是一種合理的愿望。三國時期的吳王趙夫人就有“三絕”:可在指間以彩絲織成龍鳳之錦是為“機絕”;能用針線在方帛之上繡出“五岳列國”地圖是為“針絕”;又以膠續絲發作羅絲輕幔是為“絲絕”。相傳唐代永貞元年有一奇女子盧眉娘,年僅十四就能在一尺絹上繡七卷《法華經》,字僅粟粒之大,且點劃分明,然品題章句,竟無遺漏。這些流傳的偶像明星,身上恐怕都有能織天上云霓的河漢女神織女的影子。

        上文提到的“卜巧”除了用小蜘蛛,還可以丟巧針。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說:

        “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云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婦或嘆,女有泣者。”

        婦女或郁悶或哭泣,其誠心清水可鑒。如此當真,只因并非是虛擬象征,所謂云物花頭鳥獸影,都是織錦上常用的圖案,鞋、剪刀等或是成品,或作輔助,如影所述,粗如錘者不能如穿花舞蝶上下翻飛,細如絲者則易斷,直如軸蠟更索然無味。

        齊武帝時設穿針樓,唐稱乞巧樓。五代《開元天寶遺事》記:

        “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民間還以竹或木或麻秸,編成“乞巧棚”:“內擺五色絲剪成的仙樓,刻牛郎織女像及仙人等于其上,以乞巧。小兒則置筆硯紙墨于牽牛位前,書曰‘某乞聰明’;女孩則致針線箱笥于織女位前,書曰‘某乞巧’。”(宋陳元靚《歲時廣記》)一些富貴人家則結彩樓、小舫于庭以乞巧。蘇軾《七夕詞》有“人生何處不兒嬉,乞與朱樓彩舫”。

        登樓穿針,比的是穿針功夫,雖只穿針這一個動作,卻不能低估它蘊含的技術。

        “縷亂恐風來,衫輕羞指現。故穿雙眼針,特縫合歡扇。”(劉孝威《七夕穿針詩》)怕風吹散線縷,在袖子里穿兩孔針,技藝更巧。

        婦女要專挑光線忽昏的月下穿針。北周庾信《對獨賦》寫:“燈前桁衣疑不亮,月下穿針覺最難。”望月穿針像是一種儀式,婦女站在月下端舉著繡花繃子,朝向夜空穿針眼,繡花樣。那晚的月光最有靈性,讓人們久久不愿離去。詩云:“碧空露重彩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祥光若可求,閨女夜登樓。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時至今日,穿針依然是絕活,顧繡傳承人蘇惠萍可將一根絲線“劈”成240根,用來繡魚的尾巴、鳥的翅膀。彭麗媛帶貴賓參觀時,蘇惠萍將一根線用手“劈”了多次,細若游絲的線一次對準,穿過針眼。

        在漢武帝時,民間有一個習俗叫“曝衣”,《太平御覽》中《韋氏月錄》說:“七月七日曬曝,革裘無蟲。”這個讓衣服“吸收紫外線”的事情,別小看它,這說明七夕是個跟“衣食住行”的“衣”有關的節日,也就是讓紡織物也過過節的節日。杜甫有詩云:“曝衣遍大下,曳月揚微風。”當然,特立獨行的竹林七賢里的阮咸看到別人家拿華麗的布匹出來曬,他把自己的破布褲衩用竹竿高高挑起,也算是在“狂歡”了。所以,當過七夕節時,我們更適合穿好的衣服出來見人,而不是帶著好的禮物去見人。同時,也應該注意家中衣物的衛生。

        “針線活”這三個字始終沒有從女人的身上離開過,婦女在這一針一線上的故事數也數不盡,而詩歌最能凝練其中思緒。南朝詩人劉遵寫道:“步月如有意,情來不自禁。向光抽一縷,舉袖弄雙針。”

        古代女人的形象塑造離不開“織”,七夕佳節當晚的女人更離不開“織”:“寒機思孀婦,秋堂泣征客”;“弄機不成藻,別后對空機”;“寂寞低容入舊機,歇著金梭思往夕”;“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相聚總是快樂,離別總是痛苦。織機是工作、勞動,是生活的陪伴品。生活順遂時可以織出華彩,逆境時沒有章法。古代婦女七夕前后對著舊機發呆寄愁于中,只能發出感嘆,責怪起織機來。

        地方上仍在流傳的習俗保留了古代女性紡織的一些浮光。織女是七仙女中最小的一個,被稱為“七姐”。七夕節晚上,姑娘們穿上漂亮衣裳,海誓山盟永不相負,結為七姐妹,對織女星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拜七姐神”的習俗,說明了那時女子間好姐妹的關系是怎樣凝聚的。家家戶戶的女子互相吸收紡織經驗,是在母女傳授外一種重要的豐富技能、傳播技能的方式。

        七月七日,姑娘乃至全家仰望天空看巧云,看五彩云霓的奇妙變化,仿佛織女的云錦天衣,懷著少女的天真,亦是乞巧。

        七夕節不光愛情傳說美麗,習俗也是美麗的,或許很少人能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深情,但在農業手工業生產已經式微的情況下,提倡恢復七夕乞巧的眾多有關紡織女事的傳統,或能找回一些文化的氣息,感受到那曾經龐大的農業手工業秩序下傳統美德的影子。

      (編輯:文博)
      會員服務
      无码137片内射在线影院|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97碰碰碰人妻视频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中文字字幕在线一本通|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国产V片在线播放免费无码|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欧美无乱码久久久免费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