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文物局了解到,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近日正式成立,其主要職責包括建設和維護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系統,開展反應性監測和遺產地監測報告評估工作,為各遺產地監測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專業咨詢和培訓,開展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相關的工作與研究,負責編制相關規劃,起草相關技術標準、規范和制度,組織、實施重大項目和關鍵技術研究,開展國際合作和學術交流等。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作為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內設機構獨立開展工作。據悉,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2012年開始著手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到目前為止,已初步搭建起以總平臺功能模塊、監測數據和指標體系、預警信息與處置、監測業務流程與功能等為內容構成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總平臺,初步確定了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中對遺產價值有影響的17大類、59項監測數據和指標體系。同時,啟動大運河、蘇州園林和龍門石窟等3個地方平臺與總平臺的對接,逐步實現國家-遺產地兩級平臺的互聯互通。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作為我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保護的國家研究中心和總平臺,步入正式發展軌道,是我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邁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將有力提升我國世界文化遺產管理水平。(記者 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