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走了一條非常實在、有益的路”
——中國曲協曲藝采風創作絲路行走進甘肅、新疆
8月14日中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火箭農場禮堂內沒有空調,僅有的幾個換氣扇“賣力”地呼呼轉動著,但大家的熱情卻賽過了天氣的炎熱。離演出還有1個小時,火箭農場錦繡社區23歲的維吾爾族姑娘婭斯曼古麗·阿卜杜哈力克便頂著高溫早早來到火箭農場禮堂,“搶占”了一個觀看的有利位置。相聲、小品、快板書、歌曲演唱等一個個精彩的節目,讓看完演出的婭斯曼古麗激動不已:“今天能看到這么多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明星來為我們演出,我們太開心了。”
這是中國曲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曲藝采風創作絲路行新疆站系列演出中的一個普通場景。從8月13日至17日,伴隨新疆站采風創作、慰問演出、專題講座等活動的完成,這也意味著從8月5日開始,歷時13天,途經陜西、甘肅、新疆三地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曲藝系列采風創作絲路行活動圓滿結束。繼發回陜西站活動報道后,本報記者又跟隨著曲藝家的足跡,走進了甘肅、新疆。
思考創作:
“深扎”下來,對創作真正產生益處
8月11日是個大晴天,去往玉門市柳湖鄉華西村的高速公路兩旁,白花花的戈壁只生著一叢叢駱駝刺,烈日下,大風一起,塵沙飛揚。載著二十幾名曲藝人的大巴一路飛馳,漸漸看到一棵棵一人高的小白楊,大巴拐入村中小路,兩邊的白楊多起來,也高起來,一間間青磚小屋陣列排開,院子里不時有孩子探出頭,好奇張望。
車停在柳湖鄉華西村支部委員會門前,日頭曬得地面滾燙,一下大巴,聽見了幾聲胡琴,幾句高亢的調子,曲藝人聞聲圍攏過去。屋檐下陰涼里,有幾個鄉親在邊拉二胡邊唱,正是秦腔的調子。楊子春、全維潤等幾個曲藝人忍不住拿起板子、拾起鼓槌,或坐下來,或就站在鄉親身邊,打拍子、伴奏、幫腔,這一熱鬧,吸引了不少村民圍觀。
“跟鄉親走得這么近,坐在一起吹拉彈唱,這是頭一次,也是我一直渴望的。”來自廣東的曲藝家楊子春說,他很喜歡秦腔,但自己不會唱,聽的機會也不多,這次終于聽到了原生態的秦腔,他深受感動。他覺得,這里的人們生活艱苦,心地卻十分寬廣,是在用生命承受這片土地帶給他們的苦與樂,希望能把他們的精神通過創作表演展現出來。
“沿途的大漠戈壁給我印象最深,它的荒涼、神秘、不可預知,塑造著、考驗著生活在這里的人,我非??释钊氲亓私馑麄??!弊鳛檫@支隊伍中唯一的女性,四川省曲協秘書長李蓉坦言,來到西北地區讓她對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是如何形成的,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甘肅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登渤介紹,2012年,甘肅省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的扶貧行動,省文聯承包了兩個村,有一百多名干部參與到其中,點對點聯系貧困戶,力爭幫助他們在三年之內脫貧。為此,甘肅省文聯動員書畫家、攝影家貢獻作品,組織拍賣會,籌集的資金用于兩個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文藝家給每一戶鄉親寫對聯、送圖書、拍全家福,還組織各門類的文藝培訓。王登渤說,“雙聯”行動也反哺了文藝創作,通過“深扎”,現已創作了一部電影、一部隴劇、一批報告文學,“在行動中,群眾得到了實惠,我們受到了教育”。
從8月8日至12日,曲藝家跟隨“雙聯”行動的足跡,走訪了多個村子、多戶人家,羊舍、蔬菜大棚、枸杞種植基地,一路聽,一路看。北京曲協副主席、相聲演員崔琦來到一戶人家,看到房間里有筆墨紙硯,得知這家的主人愛好書法,就來了一場小小的筆會,以“啟體”題寫了“雙聯到戶促興旺,春風吹進柳湖鄉”。崔琦表示,看到村民不僅物質生活脫貧,精神生活也不匱乏,非常欣慰。
武警政治部文工團藝術指導張保和深感收獲頗豐:“一個演員最苦惱的是沒有作品,最痛苦的是作品不受歡迎,最尷尬的是作品不受歡迎還得演,這次來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我們走了一條非常實在、有益的路?!备拭C曲藝人王凡說,這幾天目之所及,很多村子是孤獨、寂寞的,黨的干部從都市來到鄉村,“他們守在這里就是奉獻,應該用曲藝創作來歌頌他們”。
“這次采風活動,大家深入基層、采訪農戶,感覺到他們的變化很大,對于曲藝家來說是一次學習,是從群眾中汲取營養,從生活中尋找素材的過程?!敝袊鷧f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曲華江說:“對創作表演真正產生益處,還是要像這樣‘深扎’下來?!?/p>
感受使命:
用文化為“一帶一路”建設做貢獻
絲綢之路自古以來就是一條商貿之路、和平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新疆是古絲綢之路重要通道,如今更成為了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此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曲藝系列采風創作絲路行活動,新疆也是重要的一站。除了在第十三師火箭農場禮堂的演出,曲藝家們還于當晚在紅星一場學校操場舉行了專場慰問演出、于8月15日在紅山農場文化中心禮堂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舉行互動演出。3場演出覆蓋觀眾1.3萬余人,受到熱烈歡迎。
演出由相聲表演藝術家牛群與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周宇主持,帶來了小品《某男某女》、滑稽表演《兄弟拍電影》、大同數來寶《婆媳之間》、相聲《祈?!?、數來寶《局長的茶杯》、相聲《幸福生活》、歌曲《好漢歌》《中國夢》等精彩節目。郭達、奇志、劉全利、劉全和、李立山、柴京云、柴京海、苗阜、王聲等藝術家參加了演出。相聲表演藝術家、理論家李立山還為第十三師文藝愛好者進行了曲藝培訓。
曲藝采風創作團一行先后前往第十三師火箭農場文化廣場、軍墾陳列館,紅星一場場史陳列館,紅山農場進行了采風?!矮I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第十三師剿匪平叛、鑄劍為犁、興業戍邊的光榮歷史,這支英雄部隊為哈密地區的發展和穩定付出的艱辛和取得的成就,深深地感染了藝術家們。牛群表示:“我們來送歡樂,但對我們來說,哈密的發展更是激勵我們。”奇志感慨:“從過去搭地窩子到現在建起了高樓大廈,我們看到了兵團人的艱苦和堅持所帶來的改變。”第二次來到兵團的劉全利與劉全和感觸頗深:“希望通過一次次采風,將從生活中提煉的作品回饋給廣大觀眾,為‘一帶一路’發展建設做貢獻?!?/p>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聯黨組副書記、主席李光武說:“曲藝家們零距離和我們的干部群眾交流,極大地鼓舞了兵團干部職工的士氣,真正體現了我們的文藝是為人民服務的。”第十三師黨委常委、副政委張明勝表示,“我們不能忘了使命,通過文化等多種方式,不斷促進自治區人民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民族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作為中國文聯的援疆干部,兵團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苗宏表示,新疆期待并鼓勵更多藝術家更持久地了解新疆,通過駐村、駐戶等方式,從基層發現生活的本源、百姓的情感和鮮活的事例。
中國曲協副主席馬小平認為,深入生活、扎根基層,就是要加深理解和領會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意義,努力創作出更多反映“一帶一路”生產生活實際、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曲藝作品。中國曲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黃群表示,今年正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更是中國曲協“送歡笑下基層”十周年,這些都賦予了此行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