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9·3紀念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中國文聯召開“抗戰中的中國文藝”座談會
回顧與總結文藝在抗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抗戰中的中國文藝”座談會現場 周春桃 攝
“我1940年12歲參軍,唱著‘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工農兵學商,一起來救亡,拿起我們的武器刀槍’,觀看了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演出的《我們的鄉村》之后,這些抗戰文藝作品把我帶上了抗日戰場。戰爭把我這個農村小姑娘托上了革命文藝舞臺,讓我成為了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為民族解放而斗爭的女戰士……”9月8日,中國文聯在京召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抗戰中的中國文藝”座談會上,著名電影藝術家田華滿懷深情地回憶起當年走上文藝抗戰之路的經歷。
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屹,黨組成員、副主席左中一、夏潮、李前光,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郭運德、陳建文和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劉蘭芳、李雪健、李維康、楊承志、周濤、趙化勇、徐沛東,中宣部文藝局巡視員、副局長孟祥林等,抗戰老文藝家代表胡可、田華、侯一民、趙連甲、趙玉明、陳勃、夏湘平、張源、權希軍、金業勤等,以及各藝術門類知名藝術家代表、文藝理論評論家代表、各全國文藝家協會、中國文聯機關有關部室的負責人參加座談會。
座談會上,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做總結發言 周春桃 攝
座談會由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左中一主持 周春桃 攝
會上,胡可、田華、侯一民、李準、孟衛東、黑明、高希希等藝術家代表圍繞文藝與時代,文藝與人民,文藝與創新等作了發言。大家表示,抗戰時期形成的以救亡圖存為主題的抗戰文藝,在喚醒民眾、發動群眾、激發人們愛國精神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藝只有與時代同頻共振,只有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只有不斷開拓創新,才能獲得真正的繁榮發展。
趙實在會上作了總結發言。她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野蠻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完全勝利,是中國革命和中國走向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轉折。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以前所未有的氣勢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激發出團結御侮的巨大能量,彰顯出氣貫長虹的愛國主義精神。在這場空前激烈悲壯的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正是在黨的領導下,抗戰文藝成為一支特殊的、重要的、不可抵擋的戰斗力量,在喚醒民眾、鼓舞斗志、團結教育人民、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無數有骨氣有血性有才華的文藝工作者,飽含著無限的愛國激情、肩負著神圣的時代責任,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抗日救國的歷史洪流之中,用生命和藝術書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壯懷激烈的戰歌。
趙實強調,抗戰文藝繼承并發揚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優良傳統,在艱苦復雜的歷史條件下,形成了以進步作家藝術家為骨干的文藝界統一戰線。無數進步的作家藝術家與祖國共存亡、與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共進步,充分展現自己的愛國熱情和藝術才華,創作出了一大批人民喜聞樂見、戰斗力強、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經典作品,鑄就了我國文藝發展史上的一座高峰,至今為世人所傳頌、所景仰。抗戰文藝留給我們彌足珍貴的歷史經驗和精神財富。文藝工作者只有與祖國共存亡,文藝作品才能真正成為民族奮進的號角;文藝工作者只有與人民共命運,文藝作品才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文藝工作者只有與時代共進步,才能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
趙實指出,抗戰時期的中國文藝之所以能產生如此廣泛的影響,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作出如此重大的貢獻,與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引領,與抗戰文藝隊伍的壯大和團結是密不可分的。從文藝隊伍和文藝組織的發展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是抗戰文藝社團和文藝組織的發源地,并引領著抗戰文藝隊伍前進的方向。從文藝理論的發展看,黨中央的文藝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是抗戰時期中國文藝的重要指南和行動綱領,對我國文藝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重大影響。
趙實強調,戰爭是一面鏡子,歷史是教科書。今天,我們重溫歷史是為了更好地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砥礪前行。70年前的那場決定中國和世界前途命運的偉大勝利,永遠銘記在所有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心中。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的歷史關頭,文藝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和偉大祖國鼓與呼。70年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號召廣大作家藝術家,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爭做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今天,我們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更加珍惜和維護我國改革發展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繼承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以生動的藝術創造,鼓舞全國人民一道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發展人類和平友好事業而不懈奮斗。
左中一在主持座談會時表示,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像趙實同志在講話中希望的那樣,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始終抱定與祖國民族共存亡,與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共進步的信念、理想,擔負起當代中國藝術家的時代責任和光榮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高揚愛國主義旗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譜寫自己藝術和人生的華彩篇章,為推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劇協顧問、著名劇作家胡可在座談會上發言 周春桃 攝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在座談會上發言 周春桃 攝
中央美術學院原副院長、著名美術家侯一民在座談會上發言 周春桃 攝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準在座談會上發言 周春桃 攝
中國音協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孟衛東在座談會上發言 周春桃 攝
著名攝影家黑明在座談會上發言 周春桃 攝
空政電視藝術中心導演高希希在座談會上發言 周春桃 攝
據了解,近一段時期,為紀念抗戰勝利、弘揚發展抗戰精神,中國文聯會同有關部門和各全國文藝家協會共同舉辦或即將舉辦一系列活動:與文化部、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舉辦“鑄魂鑒史 珍愛和平”美術作品展,與中國影協舉辦抗戰專題電影展,與中國攝協舉辦“歷史不容忘卻”攝影展,與中國音協舉辦“歷史的回聲”抗戰歌曲音樂會,與中國舞協舉辦“保衛黃河”舞蹈專場晚會,與電影頻道、新影集團聯合制作大型紀錄電影《抗戰中的中國文藝》,與中國民協、上海市文聯舉辦紀念抗戰全國剪紙名家精品展,與中國書協、山西省文聯舉辦“太行風骨”書畫作品展等。此外,《中國藝術報》還開設了“烽火記憶”等專欄,中國文藝網推出了抗戰文藝大型專題融合資料庫,這些紀念活動得到文藝界和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