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海政文工團的男中音霍勇,霍去病的霍,勇敢的勇。小時候我父親就教我這樣介紹自己,我想父親是希望我能成為像霍去病那樣勇敢、為國家民族奮斗的人。
當年我爺爺在井陘煤礦慘死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下。1940年,八路軍在河北井陘縣百團大戰后,我父親毅然參加了革命,后來南下解放四川,留在成都建設大西南。在父親的影響下,從音樂學院畢業后我就加入了部隊文工團,我驕傲我是一名軍人,我自豪成為為千千萬萬士兵和基層群眾歌唱的文藝工作者、文藝志愿者。
作為一名軍旅歌唱演員,怎樣用我的歌聲唱出軍人的血性;怎樣用我的歌聲唱出官兵的心聲;怎樣用我的歌聲唱出中國軍人的氣勢,是我從進入到文工團第一天到現在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和方向。記得到文工團我唱的第一首歌就是陳毅元帥的《梅嶺三章》:“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我深深地為老一輩革命家的血性所感染,他們的精神和品質一直激勵著我奮發向前。至今仍記得十幾年前,當我在潛艇部隊演出時,官兵們強烈要求我返場再唱一次《不要問我在哪里》,我心潮澎湃、斗志激昂,我知道我的歌聲唱到了官兵們的心里。是啊,“不要問我在哪里,問我也不能告訴你,因為我是中國海軍的潛艇兵啊……”時間推移到2008年5月12日,大家的腦海中肯定浮現出了那場特大地震對汶川造成巨大災害的種種畫面,而那里正是我的家鄉。當我第一時間到達災區慰問,看著救災部隊官兵早出晚歸疲憊的身影,傷痕累累的雙手和布滿血絲的眼睛,淚水止不住往下流呀!我把一首《生死不離》唱給受災的群眾,唱給救災的官兵,“無論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脈能創造奇跡啊,生命是命題,你的呼喊刻在我的血液里,你的目光是我全部的意義……”我們生死不離。還記得,2013年我隨艦隊赴俄羅斯參加中俄海上軍演,當我唱起《卡拉空》時,官兵們流下了激動的熱淚,那是他們每天聽到的發動機轟鳴的聲音,是他們真實的生活寫照,那是屬于機電官兵自己的歌;最讓人難忘的是機電長那一聲“開足馬力,加快速度,卡拉空?。∠蚯皼_!”
作為人民軍隊的一名文藝老兵,不僅要服務部隊和戰士,也要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所說的,文藝工作者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更多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優秀文藝作品”。對于一個歌唱演員來講,這更為重要,因為只有當我們走進人民當中,才更能用歌唱詮釋作品,飽含真情與深情地歌頌人民、歌頌生活、歌頌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唱出詞曲作者的本意,唱出自己的新意,讓二次創作更為完美,更加接地氣、凝心氣、聚人氣。
正是生動的文藝志愿服務讓我找到了深入生活、奉獻人民的渠道。十多年來,我已記不清參加了多少次中國文聯、各全國文藝家協會組織的“送歡樂、下基層”慰問演出和支教、培訓等文藝志愿服務活動。我是一名文藝志愿者,我要唱響我的歌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答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文藝為什么人”的時代命題。隨著“送歡樂下基層”活動的常態化開展,我的志愿服務工作也更加忙碌起來,近兩年,跟隨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團,我的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歌聲唱響老少邊窮地區、廠礦企業學校、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地。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后不到1個月,文藝志愿服務團組織去黑龍江大興安嶺,我提前3天跟隨先遣小分隊去到當地,為的就是能多演幾場,太多的林場一線工人盼望著我們,而他們分布在各個地方。在近零下二十度、道路崎嶇難行的艱苦條件下,我們奔赴6個林場,為一線工人進行了十余場演出,唱到聲音嘶啞;演出結束后,我馬上又連夜坐一通宵的汽車趕到哈爾濱乘飛機前往三亞給部隊演出,記得當時為了不讓司機打瞌睡,我一路和他嘮嗑、給他唱歌。
我是一名文藝志愿者,我想傳達我的熱情。歌聲句句情真切,感動處處淚如雨。今年5·23中國文藝志愿者服務日,我們文藝志愿者小分隊不遠萬里跋涉,為大半生都常年駐守在中俄邊境綏芬河森林的夫婦演唱《祝你平安》,當唱到“你的所得還那么少嗎?你的付出還那么多嗎”時,我淚如雨下,夫婦倆用顫抖的聲音一直念叨的“謝謝,謝謝,謝謝……”那是在謝謝我們的熱情,謝謝我們的文藝志愿者,我們的心里滿滿的都是感動。記得去年年初,我隨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團去阿爾山,慰問習近平總書記曾去過的三角山邊防哨所,下車時不小心踩到了一個塑料瓶腳扭了一下,由于天寒地凍當時也沒什么感覺,臨近演出前我的腳卻腫得非常厲害,我沒有告訴任何人,堅持著為邊防戰士唱歌,與他們握手、擁抱,忘記了疼痛,回到北京一檢查,腳踝已經嚴重骨折,3個月下不了床。
我是一名文藝志愿者,我愿傳承志愿服務精神。不要問我志愿服務苦不苦,你說去人跡罕至的云南貢山、怒江,隨時面臨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的路苦不苦?不要問我志愿服務累不累,你說沒有導演、沒有協調、沒有裝臺的演出累不累?不要問我志愿服務值不值,你說看到了老百姓手里熱乎乎的窩窩頭,眼中噙滿的淚水,離別時他們唱的“舍不得喲舍不得,我實在舍不得,我實在舍不得……”原生態山歌值不值?文藝志愿服務苦,文藝志愿服務累,但文藝志愿服務它真值呀!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為人民的文藝工作者,人民是我們創作的源泉,人民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魂。感謝部隊培養了我的“藝”,感謝文藝志愿服務升華了我的“德”。我看到了一大批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率先垂范走到百姓中間,為人民歌唱、為人民書寫,和人民親如家人,而我只是千千萬萬文藝志愿者中的一員。我們在“送文化”“種文化”的同時,既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求,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地貫穿到社會公眾中、融化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