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二○一五年九月十五日)
黃坤明
各位藝術家,同志們、朋友們: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在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之時,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文聯召開大會,隆重表彰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四年一屆的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是經中央批準、在文藝界有廣泛影響的重要表彰活動,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文藝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對文藝戰線的親切關懷,必將進一步激勵和鼓舞廣大文藝工作者崇德尚藝、奮發有為,為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大發展大繁榮貢獻智慧和力量。在此,我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同志的委托,謹向受到表彰的同志們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國廣大文藝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握國際國內發展大勢,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各項事業取得重大成就、開創嶄新局面,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衷心擁護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欣欣向榮,精品力作不斷涌現,文化市場日益繁榮,文化產品和服務更加多樣,呈現出生機勃勃、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廣大文藝工作者認真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在各自領域兢兢業業,辛勤耕耘,勤勉工作,創作了一大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文藝精品,大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文藝繁榮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指明了我國文藝事業的前進方向、方針原則、目標任務和時代要求。文藝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創作優秀作品作為中心任務,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不斷提升思想水平、業務水平、道德水平,爭做創作與修身共進、人品和藝品俱佳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者。
前幾天,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這對于文藝事業和文藝工作者而言,又是一場“及時雨”。借今天這個機會,我代表中宣部部務會,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努力開創文藝工作新局面,向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幾點希望。
一、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正確價值追求,發展優秀文藝、弘揚先進文化。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正確的價值追求是一個文藝家獲得成功的基本前提,古今中外取得偉大成就的文藝家,無不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無不把實現個人的價值與高尚的追求完美融合。當今時代,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是中國文藝的崇高使命;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是文藝工作者的神圣職責。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讓中國精神成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用藝術魅力打動人心,用優秀作品鼓舞人民,凝聚起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強大動力。要緊緊圍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聚焦中國夢的時代主題,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度萃取中華文化中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生動抒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大力描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傾心反映萬千人民尋夢追夢的奮斗歷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凝聚中國力量,匯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力量源泉。
二、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文藝要熱愛人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社會如何發展,文藝形態如何創新,社會主義文藝方向不能變,為人民服務立場不能改。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把為人民創作生產、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天職。要始終保持對人民真摯、徹底、持久、發自內心的熱愛,始終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的創作生產之中,熱情謳歌人民追夢逐夢的偉大實踐和火熱生活。要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以充沛的熱情、生動的筆觸、優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創作生產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讓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
三、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把創作作為中心任務,潛心篤志、錘煉精品。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如何,最終要靠作品來衡量。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風云際會、風光無限的偉大時代,社會變革最為深刻、社會進步最為巨大、人們精神面貌變化最為顯著,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樣的偉大時代,更需要有偉大的作品來反映和記錄。這就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以全球視野和開闊胸懷,以大手筆和大氣魄,把作品作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懷著飽滿的才情深入火熱的生活,沉下心來接地氣,精益求精搞創作,努力創作出一批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好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方才無愧于這個大時代。“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創新是文藝的生命,是文化永葆生機與活力的根本所在。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創新精神貫穿創作生產全過程,善于從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從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中、從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中汲取營養,善于借鑒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成果,緊跟時代步伐,敢于突破,勇于超越,不斷在內容、形式和風格上進行創新。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理論和評論工作,創新評價方式方法,開展積極健康的文藝評論,營造文藝批評和文藝發展的良性互動。
四、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文藝創作的根本途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這一論述,深刻闡明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對文藝創作的決定性作用。人民是文藝家的衣食父母,生活是創作的源頭活水。作家藝術家只有自覺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如魚得水,才能激發無限的創造活力,文藝創作才能常新、藝術生命才能常青。去年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鼓舞下,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參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用心觀察體驗生活,密切深入群眾,傾心采風創作,展現了良好的精神風貌。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繼續積極踴躍參與,踏踏實實走進基層、走進人民,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蔚然成風。要克服心浮氣躁、走馬觀花,真正下得去、面對面,努力深入革命老區、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深入軍營學校、廠礦車間、村鎮社區,深入改革開放和生產建設第一線,在撲下身子的過程中變化氣質,在深入生活的實踐中創作出優秀作品。
五、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高尚的職業操守,養心修身、德藝雙馨。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文藝是給人以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的,文藝作品是文藝家精神境界的外化,文藝家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操,就難以創作出文質兼美、引領風尚的優秀作品。文藝工作者要在文藝創作上追求卓越,首先要在思想道德修養上追求卓越。要自覺堅守藝術理想,不斷提高學養、涵養、修養,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文化修養、藝術訓練。要秉持高尚的職業操守,追求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德尚藝、潔身自好,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為自身留清名。要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社會價值與市場價值的統一。堅決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不為虛名所累,不為利益所縛,不為欲望所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利益的誘惑中排除干擾,在浮躁的氛圍中沉淀下來,在藝術的追求上志存高遠,在社會的責任上勇于擔當。衷心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帶動和激勵廣大文藝工作者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在推動社會主義文藝大發展大繁榮中,展現新風貌、再創新佳績。
文藝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文藝工作者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力量。各級黨委宣傳部門要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藝工作,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宣傳部門牽頭抓總,文化、教育、新聞出版廣電、文聯、作協等部門和團體協同推進,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的文藝工作新格局。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切實加強文藝人才隊伍建設,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生活上積極幫助,創作上熱情支持,大力營造有利于文藝發展的良好環境。中國文聯作為黨領導下的文藝界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在團結隊伍、培養人才、引導創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形勢下,要深刻把握文藝界人民團體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深刻把握文藝發展和文聯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基礎工作,全面推進文聯工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努力把文聯建成溫馨和諧的文藝工作者之家。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偉大斗爭需要偉大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扎實工作,奮發進取,創新發展,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