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指引和鼓舞下,網絡文藝的春天到來了!
回首一年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指導和鼓勵“大力發展網絡文藝”,同時加強了對網絡文藝的規范和監管,為網絡文藝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一眾主流媒體對網絡文藝的關注熱度空前高漲并持續升溫;在此背景下,網絡文藝的學術研討、社會活動、專業組織也得以迅速發展;而IP、文藝眾籌、虛擬現實、文藝大數據等關鍵詞,則繼續引領著網絡文藝發展的新浪潮。
政策導向熱
如果說2015年是網絡文藝的政策利好年,絲毫不夸張。
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正式發表。講話中專門就網絡文藝問題進行了論述,指出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要適應形勢發展,抓好網絡文藝創作生產,加強正面引導力度。
10月19日,《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公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網絡文藝”,這一表述也很快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亮點和熱點?!兑庖姟分赋觯壕W絡文藝充滿活力,發展潛力巨大。堅持“重在建設和發展、管理、引導并重”的方針,實施網絡文藝精品創作和傳播計劃,鼓勵推出優秀網絡原創作品,推動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劇、微電影、網絡演出、網絡動漫等新興文藝類型繁榮有序發展,促進傳統文藝與網絡文藝創新性融合,鼓勵作家藝術家積極運用網絡創作傳播優秀作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獨特優勢,把握傳播規律,加強重點文藝網站建設,善于運用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載體,促進優秀作品多渠道傳輸、多平臺展示、多終端推送。加強內容管理,創新管理方式,規范傳播秩序,讓正能量引領網絡文藝發展。
接下來的11月4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發布,再次強調“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凈化網絡環境。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快媒體數字化建設,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
12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講話時再次談到,“‘十三五’時期,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并進一步闡述了“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
中央頻繁對網絡文藝、網絡文化的發展給予肯定和支持,所形成的這股政策導向熱,進一步推動了全民對發展網絡文藝的聚焦與思考。
社會活動熱
2015年,網絡文藝領域各類活動十分火爆,亮點紛呈,影響不斷擴大。
12月份,第三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于12月2日在成都舉行,大會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以及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導,以“大視頻時代的創新與變革”為主題,推出論壇、頒獎、展覽、創投、交易及行業公益行動等20余項主題活動,內容涵蓋視聽新媒體融合創新、網絡影視作品和節目制作、IPTV及OTT發展、移動視聽與車載視聽創新、社交視頻與家庭娛樂、互聯網視聽版權保護、云計算和大數據、網絡動漫等熱門議題。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社會工作局指導、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主辦的“文傳榜·2015”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系列征集發布活動也在本月啟動,鼓勵優秀國學作品的發布和傳播,優秀國學頻道和公眾賬號的建設和發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另外,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主辦的2015年度“五個一百”網絡正能量精品評選活動也在本月啟動,評選和集中展示一年來在重大政策、重大主題、重大活動、重大事件、熱點問題和突發事件中發揮網上正面引導作用的優秀人物和作品。
12月底,由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中國文藝網)主辦的“2016全國文聯網站首屆網絡文藝春晚”面向全國各地文聯(網站)征集節目。同時,由中國社區發展協會、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社區志愿服務全國聯絡總站主辦的2016全國社區網絡春晚通過“愛社區”APP網上節目征集通道已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多個作品,展現了社區文化傳播的新形式。
往前看,廣州全國手機攝影大賽活動9月29日啟動,以“最文藝廣州在哪里?”為主題,要求參賽者用手機捕捉廣州氣息、發現廣州精彩、記錄廣州故事。浙江省作協、寧波市文聯和慈溪市委宣傳部主辦的首屆網絡文學雙年獎11月2日在浙江省慈溪市頒獎。獲獎作品體現了近幾年網絡文學創作的主要成果和成就,囊括了懸疑、科幻、言情、都市、青春、武俠、玄幻、歷史、軍事等網絡文學主流門類。同日,在慈溪舉辦的以“網絡文學與中國故事之路”為主題的網絡文學高峰論壇上,獲獎作者天蠶土豆、蔣勝男、寶樹、驍騎校等與來自全國的作家、評論家、讀者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驗。
專業組織熱
2015年,與網絡文藝相關的一些專業組織逐漸發展。
1月29日,由近30家成員單位發起的“中國網絡正版音樂促進聯盟”在京成立。聯盟由版權管理機構、海內外知名音樂公司、音樂領域相關組織和音樂人代表組成,以推動網絡音樂版權產業發展,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為宗旨。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和北京市版權局相關領導代表主管機關與會予以支持,認為這個聯盟是權利人和使用者共同維護版權的一個良好范例。
4月29日,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成立并主管的首個全國性社會團體——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成立。該研究會是由從事中國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和從事網絡傳播的個人、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自愿結成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旨在團結各界有識之士,借助網絡社會各種有效模式,發揮線上、線下橋梁與紐帶作用,引導網絡文化健康發展,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網絡文明建設服務。
7月16日,中國電影家協會微電影工作委員會在北京舉行成立儀式,將在中國影協領導下,秉承規范、交流、合作、創新、發展、服務的宗旨,廣泛聯系國內外微電影創作人員、相關學者,建設、交流微電影學術理論,建立行業規范,引導創作方向,為中國微電影搭建平臺共謀發展。
9月29日,全國首個手機攝影協會在廣州宣告成立。這是響應中央“大力發展網絡文藝”的精神,積極探索“互聯網+”新媒體與藝術融合的新方法新手段,由廣州市文聯成立的一個專業組織,將利用新平臺拓展基層文聯工作覆蓋面,延伸基層文聯工作手臂,創新基層文聯工作形式。
12月17日,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正式成立。這標志著網絡文學作家、網站、批評家、學者擁有了自己的組織。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將大力開展網絡文學理論研究和評論工作。另外,將通過創建中國網絡作家創作基地、開展網絡作家網上教學培訓、組織網絡文學作品研討等方式團結廣大網絡作家,推動網絡文學創作的發展,同時做好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的評選工作,進一步擴大優秀網絡文學的影響力。
文藝眾籌熱
2015年,“眾籌”在拓展文化產業投融資渠道、促進文化產業領域創業創新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互聯網電影眾籌方面,阿里、京東、百度相繼推出各類電影眾籌產品。2015年大熱的國產動畫電影《大圣歸來》,創造了中國電影眾籌史上的第一次成功:89位眾籌投資人合計投入780萬元,根據影片票房接近10億元的上佳表現,預計眾籌者最終可獲得的本息為6000萬元左右。眾籌也為紀錄片行業指明了道路,資金不再困擾著紀錄片的發展。例如,關注登山向導的紀錄片《喜馬拉雅天梯》在上映時發起網絡眾籌,得到了90萬元的第一筆預售資金,“眾籌觀影”的新鮮方式讓紀錄片工作者看到了希望。工人題材的紀錄電影《我的詩篇》則是中國第一部借助互聯網由大眾合力完成的紀錄電影。
在電影眾籌之外,演出眾籌也成為新媒體時代演出產業的重要融資方式之一。例如,《戰馬》中文版首創了戰馬券概念,通過眾籌模式,售賣可兌換《戰馬》中文版演出票的戰馬券,其價格會根據劇目受歡迎程度而有升有降,充分實現了劇院資源調動社會資源。戲曲界目前也開始嘗試眾籌新模式。不久前,南京票友在眾籌網發起了京劇眾籌活動,戲迷們出錢邀請“當代孟小冬”王珮瑜明年初到南京演出,售票效果甚佳。9月,長安大戲院的“京川合演盛典”也是由百位在京四川籍戲迷通過眾籌發起,2000多張票很快被一搶而空。
在眾籌發揮融資作用的同時,還衍生了對文化產品制作的“合力”作用。9月1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型網絡眾籌項目《黃河大合唱》啟動,邀請全球網友自行錄制視頻上傳到官方網站,導演組把不同背景之下的表演嫁接到全新時空中制作。其他文化產業也都紛紛在2015年引入眾籌的概念,如圖書眾籌、攝影眾籌、文保眾籌等。
文化產品的投資過去與消費者是無關的,而眾籌打通了小眾需求與產品生產之間的通道,消費者可以直接投資生產自己喜歡的文化產品,這種全新的定制式消費方式一經推出就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輿論傳播熱
“大力發展網絡文藝”的提出,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被寫入“十三五”規劃建議,網絡文藝可謂迎來發展“黃金期”,宣傳主管部門、眾多主流媒體對其關注熱度持續升高。2015年,《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新華網等多家權威媒體持續深入關注網絡文藝話題,探討網絡文藝生態,探尋網絡文藝發展路徑。
《人民日報》10月16日刊文《網絡文藝,當如春日清風》,其中講到:“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時代前進的號角。不能讓網絡文藝成為唯市場而動、嘩一時之寵的文藝‘商品’,不要讓網絡文藝成為唯點擊率馬首是瞻的廉價玩物,而要不斷提升網絡文藝的質量,為整個中國文藝的繁榮貢獻力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健康精美的精神食糧?!?/p>
《光明日報》自10月10日起開辦“網絡文藝評談”欄目,并在“開欄的話”中提到:“網絡文藝的身份和地位得到認可,長期游走于灰色地帶的網絡文藝終于和主流文藝一起,承載起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責任。網絡需要更加文藝,文藝更加需要互聯網?!?1月4日開始,《光明日報》又在“文化評析”欄目中刊發系列評論——“文化評析·換角度看網絡文藝”,自該欄目開啟以來,連續發表多篇網絡文藝相關深度評析。
新華網在其發表的《“黃金時代”:中國文藝的2.0版來自互聯網》一文中指出,中國網絡文藝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時下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劇、微電影、網絡演出、網絡動漫等新興文藝類型層出不窮,井噴式增長的背后,網絡文藝產業鏈已初具雛形”。此外,新華網還陸續對武漢光谷互聯網文學高峰論壇暨IP交易會等多場網絡文藝相關活動保持關注。
同時,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和中國藝術報社聯手打造的《中國藝術報·數字藝術》??苍?015年加大宣傳力度和專業深度,對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等藝術門類的互聯網生態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對微信微博、游戲、虛擬現實等新興網絡文藝的形式、平臺、技術進行全面關注。此外,騰訊、搜狐、新浪、鳳凰網、愛奇藝、優酷土豆等大型互聯網公司的網絡平臺媒體對網絡文藝給予了持續的高度關注和深入探討。
虛擬現實熱
虛擬現實技術(VR)并非2015年的新興技術,但卻在今年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和美術展示方面的集中嘗試,所以2015年堪為虛擬現實熱在文藝領域發酵的元年。
《光明日報》12月11日刊文對虛擬現實技術在未來文化娛樂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及體驗場景進行了概括和總結,其中提到二十一世紀??怂辜瘓F公司的虛擬現實部門將2014年奧斯卡參選影片《荒野》的片段做成了虛擬現實影片,還為近來熱映的大片《火星救援》制作了虛擬現實預告片。不止電影領域,虛擬現實的技術應用正在逐漸蔓延到文藝表演、傳播的各個領域,比如美國VAN Beethoven在今年針對洛杉磯社區開展的一次卡車巡演中,就使用虛擬現實技術帶大家進入了一場“現場感”極強的音樂之旅:觀眾只需在特制的卡車中戴上連接到洛杉磯愛樂樂團虛擬現實應用的Oculus Rift頭顯,便可以在體驗到愛樂樂團演奏的同時感受到迪士尼音樂廳的微妙音效。
在國內,2015年對于虛擬現實技術則多應用于美術、文博領域。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依托虛擬現實美術館“中華數字美術館”,在今年開展了3個國家級大型線上虛擬現實展覽——9月28日,被譽為“書法界奧林匹克”的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首次使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線上辦展、觀展、評展,開啟了全新的數字展覽模式;10月14日,第六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以虛擬現實展覽在中國文藝網推出,展出了來自全世界共計600余位藝術家的近700件作品;11月30日,第25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虛擬數字展借助中華數字攝影館平臺正式推出,共展出來自80多位藝術家的200多幅攝影作品。應用虛擬現實技術打造的數字展覽,打破時空局限,為觀眾帶來了極具沉浸體驗感的“永不落幕的展覽”。故宮博物院經過兩年建設,端門數字館也于12月22日正式亮相。其中,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的“虛擬現實劇場”令參觀者身臨其境地了解、體驗到“故宮是什么”“故宮有什么”“來故宮看什么”,為人們打開了一扇深入了解故宮博物院的數字之門。
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在2015年已經為網絡文藝的發展開拓了一片更旖旎廣闊的天地。
學術研討熱
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大力發展網絡文藝”的中央精神,直接造就了2015年網絡文藝的學術研討熱。
中宣部、中央網信辦等單位2015年先后組織了多場有關網絡文藝的專家研討。中央網信辦11月5日至6日連續召開“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網絡強國建設”系列座談會,就進一步宣傳網絡強國戰略;進一步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進一步改善網上輿論生態;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進一步凝聚全社會最廣泛的共識,貫徹落實好五中全會精神展開學習,共商推進網絡強國建設之策。11月12日,中央網信辦又在京召開網絡文化傳播工作者“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座談會,圍繞“繁榮網絡文化,建設網絡強國”主題進行了座談。
社會學術機構、文藝團體、大眾傳媒等更是不甘落后,關于網絡文藝的學術研討活動十分密集。9月24日,由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中國文藝評論基地聯合主辦的“2015音樂數字化生態發展研討會”舉行,從科學技術、專業學術、創作藝術、版權保護、平臺運營、市場開發等多個視角,為音樂數字化生態發展分析把脈,同時嘗試探討未來構建多方參與、資源共享、業務融合的大數據平臺的可能性與可行性。11月19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網絡傳播》雜志主辦的第四期網絡傳播沙龍舉行,圍繞“新聞網站傳播力是如何煉成的”這一主題展開探討。12月1日和2日,由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全媒體時代的文藝價值重構:2015·北京文藝論壇”,則把重點放在了多種媒體融合對當代文藝在創作生產、傳播方式及發展趨向等方面的深刻影響和文藝評論如何適應時代需求等問題的探討上。
規范監管熱
針對網絡文藝的規范監管在2015年得以進一步加強。
為構建清朗有序的網絡生態環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15年網上“掃黃打非”工作統籌開展“凈網2015”“固邊2015”“清源2015”“秋風2015”“護苗2015”5個專項行動,全面清理和打擊各類違法違規有害信息。
針對動漫游戲領域的集中查治,文化部于今年3月19日發布《關于加強網絡游戲宣傳推廣活動監管的通知》,并公布了第二十二批和第二十三批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名單,分別有9家網絡動漫經營單位、13家網絡游戲運營單位受到行政處罰,10家動漫網站被關停;29家網絡動漫經營單位遭行政處罰,8家違法動漫網站被關停,同時公布了一批違規網絡動漫名單。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為管理電視盒子市場的混亂,11月6日推出行規首批屏蔽81個違規的第三方應用,同時針對網絡電視和電視盒子再次發布禁令,要求七大牌照商對照包括“電視機和盒子不能通過USB端口安裝應用”在內的四點要求自查自糾。另外,去年底印發的《關于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對現階段發展網絡文學重點任務做出部署,強調了網絡文學作品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網絡文學發表作品的作者須實名注冊,逐步建立網絡文學評價體系。其措施在2015年正逐步得以落實。
此外,在產業規模巨大和版權問題凸顯的音樂市場方面,國家版權局發布《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文化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網絡音樂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將對網絡音樂內容實行企業自主審核、承擔主體責任,文化行政部門進行事中事后監管的管理制度。
IP打造熱
2015年,作為資本推動下的文藝大生產,“IP熱”大幅升溫?!癐P”(Intellectual Property)原意為“知識產權”,作為一個國際廣泛使用的法律概念,它包含對人的智力創造的一種保護和尊重,成為全產業鏈的版權來源,包括小說、音像、動漫、游戲、影視、舞臺劇等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相互改編,或同一IP衍生出多種藝術形式。IP之所以受到制作方的推崇,關鍵在于其粉絲基礎、社會影響與品牌價值使得IP成為了很好的降低商業風險的手段。
2015年,一眾網絡IP改編成電視?。骸侗I墓筆記》《花千骨》以周播的形式與觀眾見面,《華胥引》《瑯琊榜》則是根據言情和玄幻武俠的網絡小說改編的。此外,今年暑期檔、國慶檔的主要影片《煎餅俠》《滾蛋吧,腫瘤君》《九層妖塔》《夏洛特煩惱》分別是由流行的網劇、漫畫、網絡小說和舞臺劇等IP改編而來。同時,影視作品向游戲端的延伸在2015年更呈遍地開花之勢,“影游聯動”通過強強聯合催發乘積效應。
但隨著內容需求量的與日俱增,使得各文化產品制作方不得不向IP尋找新故事來源,IP也帶來負面效應,對于原創空間形成一種擠壓。近日,30余位中國知名編劇在某論壇聲討垃圾IP擠壓原創生存空間。緊接著,阿里影業副總裁徐遠翔拋出的一席關于阿里影業今后將不再請專業編劇,而是采用以“殺人游戲”逐輪淘汰的方式研發“超級IP”的提法更是引起業界大討論。
不過,目前鼓勵扶持原創的呼聲日高。許多影視公司一方面購買暢銷書版權,另一方面也在發展原創項目。類似《捉妖記》《戰狼》《我的少女時代》這樣的原創作品的出現并取得佳績就是實證。IP打造向哪兒走,業界正拭目以待。
文藝大數據熱
信息化的核心就是數據。大數據與文藝相結合,極大地激發了文藝生產創作、審美消費、傳播分享、資源整合和評價預測等全流程的技術革新,打通各環節,促進了發展模式升級轉型。2015年,文藝大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
在2015年,影視業利用大數據重組重塑,開創了新局面。通過各類數據在市場、劇本、班底、生產、發行等不同維度上的作用,對投資人是否進行項目投資、投資了如何衡量劇本品質,如何選擇、搭建班底團隊,如何制定最優化的拍攝計劃,如何制定最適合的財務預算,如何制定適合的發行規劃等等,帶來更科學的思考、更科學的分析。
同樣是在2015年,盛大文學運用大數據實現了版權價值最大化,將其播撒到文化娛樂的全產業鏈中:電子付費閱讀、渠道內容輸出、廣告、游戲及影視版權的銷售、衍生商品、線下出版等。而國內最大的圖書電商平臺當當發布了2015全民閱讀大數據趨勢,分析不同類別圖書比重變化,很大程度上可透視出已經和正在發生的社會熱點大變遷。
中國文聯的信息化建設單位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今年最大建設項目——文藝資源系統整合一期建設項目也于5月全面啟動。該建設項目具體建設內容包括中華文藝人才信息數據庫系統升級與地方文藝人才庫建設、文藝資源庫系統分類梳理與框架完善建設、智慧文藝網上文聯內外網門戶架設、文藝資源(介質文件)統一管理系統建設、信息交換與應用集成平臺建設、移動端文藝資源采集與應用平臺建設以及文藝資源專題產品制作與發布系統建設。項目預計2016年年底前完成,將會對文藝資源的數字化、數據化建設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多樣化、個性化的文藝與精準且詳實的大數據碰撞所產生的火花,為繁榮文化市場、實現科技文藝中國夢帶來了無限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