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文藝筑夢的強音
——中國文聯五年來開展“中國夢”主題活動綜述
“我12歲參軍,唱著‘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工農兵學商,一起來救亡,拿起我們的武器刀槍’ ,觀看了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演出的《我們的鄉村》之后,這些抗戰文藝作品把我帶上了抗日戰場。戰爭把我這個農村小姑娘托上了革命文藝舞臺,讓我成為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為民族解放而斗爭的女戰士……”
2015年9月8日,在中國文聯舉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抗戰中的中國文藝”座談會上,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滿懷深情地回憶起當年走上文藝抗戰之路的經歷。會上,還有一大批抗戰老文藝家代表以及各文藝門類知名文藝家代表圍繞文藝與時代、文藝與人民、文藝與創新等主題進行了發言。大家一致認為,文藝只有與時代同頻共振、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不斷開拓創新,才能獲得真正的繁榮發展。
這只是中國文聯舉辦的一系列中國夢主題活動之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九次文代會以來,中國文聯通過打造“中國精神·中國夢”主題文藝創作工程、開展“追尋中國夢”主題文藝實踐活動、推動文化交流活動等多種形式,組織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講好中國故事、唱響中國聲音、抒發中國情懷、塑造中國形象,充分發揮了文藝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獨特功用。
講好中國故事打造高質量藝術盛宴
5年來,中國文聯不斷加強重大中國夢主題創作實踐的組織引導力度,著力推出了一大批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具有歷史厚重感和思想感染力的中國夢主題優秀文藝作品。
2012年,中國文聯先后舉辦“黨的旗幟高高飄揚”主題系列音樂會和“百花芬芳盛世風華”文藝精品展演,中國文聯所屬各全國文藝家協會相繼舉辦了“百花競芳為人民”圖片展、“紅色少年”歌舞劇演出、“溫暖邊疆輝煌歷程”攝影展、中國書法之鄉作品匯報展等活動,集中創作和展演展映展示了一批優秀文藝作品,唱響了中國夢的時代主旋律。
2013年,中國文聯開展“追尋中國夢”主題文藝實踐活動,成功舉辦了“中華情·中國夢”中秋美術書法作品展、“中國夢·大美臨汾”百名畫家畫汾河、“書寫時代”全國名家書法作品展、“同筑中國夢·百年跨越史”中國攝影與科技大型影像展、“追尋中國夢”攝影家美術家采風創作作品展、“中國夢·農民夢”第5屆新農村電視藝術節等藝術創作活動,多形式、多角度地展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生動實踐。
2014年,圍繞新中國成立65周年和中國文聯成立65周年,中國文聯成功舉辦“中華情·中國夢”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交流、“中國夢·百姓夢·我的夢”原創小戲小品匯報演出、“中國夢”全國歌曲征集活動、“塑造中國新形象”美術系列展覽、“向人民報告”說唱中國夢優秀曲藝節目展演、“舞動中國夢”舞蹈精品晚會、“中國夢·我心中的夢”全國剪紙藝術名家精品展、“中國夢”影像公益廣告、“翰墨中國”全國書法作品大展等系列活動,繼續用藝術的方式講述中國人民追夢鑄夢的感人故事和奮斗激情。
2015年,為配合黨和國家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文聯組織召開了“抗戰中的中國文藝”座談會,攝制播出大型電影文獻紀錄片《抗戰中的中國文藝》并獲得國際大獎,舉辦抗戰戲劇匯演、抗戰電影展映、“鑄魂鑒史珍愛和平”美術展、“歷史的回聲”抗戰歌曲音樂會、“向和平致敬”曲藝節目展演、“保衛黃河”舞蹈專場晚會、 “歷史不容忘卻”攝影展、“和平與正義之聲”歌謠與抗戰研討會、抗戰傳記文學評鑒等一系列文藝活動,用藝術的力量向世界講述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偉大勝利和斗爭精神。
2016年,圍繞紀念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中國文聯繼續實施“中國精神·中國夢”主題創作工程,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作為文藝創作的永恒追求,舉辦了“信念永恒”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音樂會、“向黨匯報”優秀曲藝節目展演、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我的祖國”電影音樂會等大型創作展演,推動創作紀念組歌、創作反映長征精神的美術精品,組織“重走長征路——紅軍故事歌謠采風”等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聚焦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開天辟地、砥礪奮進創造的輝煌歷史,聚焦長征路上紅軍指戰員浴血奮戰、不怕吃苦、勇于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將高質量的藝術盛宴和主流價值觀傳播給廣大群眾,贏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發揚中國文化在保護中傳承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中國文化為中國夢源源不斷地提供著理論支撐和思想動力。可以說,沒有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也不可能真正實現。
中國文聯等主辦的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用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呈現煌煌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再現一批重大歷史事件,塑造一批杰出歷史人物,展示中華科技文化成果,描繪歷代社會風情圖卷,將一部形象的歷史教科書留給歷史、留給未來;中國文聯在定點幫扶對象甘肅武都開展高山戲挖掘整理傳承工作以及隴南乞巧文化、白馬人民俗文化、西峽頌摩崖石刻文化的宣傳推介工作,擴大了當地民俗文化藝術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中國文聯重點打造的中華文藝資源數據庫工程,正在通過數字化平臺建設,及時記錄、生動保留、便捷分享當代各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一批文藝家的成就成果,展示當代文藝風采,促進當代文藝健康發展,維護當代文藝家權益……
5年來,中國文聯堅持實施中華文化保護傳承工程,廣泛開展地方戲曲傳承與推廣工程、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中華文明影像志工程、當代書壇“三名工程” 、中華文藝資源數據庫工程、梅花獎數字戲曲影片拍攝工程、中國民間藝術精品譯介工程、中國藝術名家評傳出版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項目工程,不斷賦予中華傳統文化以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努力讓傳統文化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浸潤人們的精神世界。
傳播中國精神展現當代中華魅力
在全球不同地域文化不斷交流、對話、博弈的大背景下,一個國家的價值理念、發展道路、國民素質、國家形象等能不能在國際上有影響力,能不能贏得更多的國際認同,能不能占領世界文化高地,文化傳播力在其中起著決定性的關鍵作用。
“文藝工作者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外國民眾通過欣賞中國作家藝術家的作品來深化對中國的認識、增進對中國的了解。要向世界宣傳推介我國優秀文化藝術,讓國外民眾在審美過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如今,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發展成就,承載和肩負著更大的國際期待與國際責任。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了解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和歷史傳承、風俗習慣,沒有比文藝更好的交流方式。
2014年,由中國文聯和摩納哥政府共同主辦的“今日中國”藝術周在摩納哥碼頭廣場開幕,來自音樂、舞蹈、戲曲等領域的60余位藝術家用豐富的藝術形式展現了今日中國的風采; 2014年,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主演的京劇《霸王別姬》 3 D全景聲電影在美國洛杉磯杜比劇院舉行首映式,古老的中國戲曲藝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2015年,全國美展國際巡展足跡遍及四大洲主要國家,在日本、新西蘭、美國、白俄羅斯、意大利等國舉辦巡展,使這一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性美術大展的國際影響力全面提升; 2016年,交響音畫《海上絲路》前往北美巡演,在海外引起廣泛贊譽……
5年來,中國文聯大力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共開展對外及對港澳臺交流活動數百項、數千人次,不斷拓展民間文化交流渠道,積極推動中華文藝走向世界,進一步樹立當代中國的良好形象,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奉獻心力。中國文聯實施的一批高精尖的交流項目,體現中華審美風范,符合對外傳播規律,易于國外受眾接受,以強烈鮮明的中國精神美,不斷為世界貢獻著特殊的聲響和色彩。
中國夢是每一位文藝工作者實現個人價值、推動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夢,這已成為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共識。在中國文聯的號召和帶領下,廣大文藝工作者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努力踐行時代使命,為文藝筑夢而努力奮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