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為真正的“文藝工作者之家”
——中國文聯團結聯絡服務新文藝組織和體制外文藝工作者工作綜述
10月24日,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兩周年之際,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共同主辦的“向人民匯報”——“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成果匯報音樂會上,楊玉鵬、陳丁、連向先、何沐陽等來自基層一線和體制外的音樂工作者創作的作品,與眾多著名音樂人的作品一同唱響,讓他們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這也是中國文聯及各文藝家協會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努力拓展工作方式,延伸工作手臂,加強對基層和體制外文藝工作者團結引領工作一項具體舉措的成果縮影。
近年來,中國文聯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和《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的精神,積極推進群團工作改革,堅持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生命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主線,加強調研論證和頂層設計,堅持問題導向,理清改革思路,認真履行新職能,強化團結引導服務機制,增強服務管理能力,特別是在團結聯絡、幫助扶持新文藝組織和文藝群體及青年文藝工作者和體制外自由職業者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近年來,中國文聯及所屬各文藝家協會努力延伸工作手臂,暢通聯絡渠道,創新組織形式,拓展工作領域,形成屬地化、層級化、專業化相結合,網上網下相結合,名家名人和“草根”“藝漂”相結合的組織網絡和工作機制,最大力度地聯絡協調各藝術門類、各年齡層次、各種體制的文藝工作者,努力實現從“文藝家”到“文藝工作者”“文藝界”的輻射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擴大,加之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文藝創作、生產、傳播、消費方式,包括相關理念日趨多樣化,文藝隊伍構成和組織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近年來,民營文化工作室、民營文化經紀機構、網絡文藝社群等新文藝組織大量涌現、發展迅速,網絡作家、簽約作家、自由撰稿人、獨立制片人、音樂制作人、獨立演員歌手、自由美術工作者等文藝自由職業者數量逐年增加、十分活躍。新文藝組織和文藝群體分布在社會各個階層和領域,已經成為新形勢下文藝隊伍中一支不容忽視的有生力量,在促進文藝繁榮發展和社會團結和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影響越來越大。
面對新形勢下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國文聯一直努力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文藝發展規律和人民團體特點的管理機制、運行機制、組織形式、活動方式,履行“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職能,不斷加強行業服務、行業管理、行業自律,在推動文藝創作、推出優秀作品和優秀人才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按照中央要求,中國文聯把服務對象從文藝家逐步擴展到文藝界、文藝工作者,對那些有創作才華、突出貢獻和一定社會影響力的民營、個體文藝人才,給予關注和重視,吸引和鼓勵他們加入各全國文藝家協會,逐步建立起基層、創作一線文藝工作者成長成才的通路。充分調動和發揮中國文聯各團體會員,各藝術門類和藝術行當二級學會、專業委員會或行業組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建立起對活躍在創作一線的文藝工作者團結引導服務新的有效途徑和長效機制。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全新”工作要求,深入調查了解新文藝組織和文藝群體的實際狀況,改進創新團結聯絡服務文藝工作者的方式和渠道,按照《2015年度中國文聯黨組重點調研課題實施方案》總體要求,中國文聯組織調研組,以團結聯絡新文藝組織和青年文藝工作者為課題,對北京,重慶,浙江杭州、義烏、浦江、橫店,甘肅蘭州、通渭,四川成都,廣東廣州、深圳、東莞等地進行了調查研究,走訪新文藝組織和文藝群體活躍的場所、現場觀摩文藝活動、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為便于深層次分析,調研組專門設計發放調查問卷,廣泛收集相關數據和情況,并對浙江“橫漂”現象、音樂制作人生存狀態、曲藝小劇場業態等進行分專題調研。
中國文聯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研究起草了《中國文聯關于做好聯絡協調、團結引領文藝工作者工作的報告》,制定印發了《中國文聯關于加強對文藝工作者團結引導工作的意見》,從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等方面,對加強文藝工作者的團結引導工作予以明確,為真正把文聯建設成為文藝工作者的溫馨和諧之家,把廣大文藝工作者緊緊地團結在黨的周圍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辦法。各全國文藝家協會專題研究制定了團結引領新文藝組織和體制外文藝工作者的具體措施,修訂完善了《個人會員入會條件細則》,拓寬吸納視野,調整入會門檻,積極吸納新的文藝群體、年輕會員和自由職業者,明確會員的準入、退出和獎懲機制;結合中國文聯全面深化群團組織改革,完善行業管理職能處室設置,主動聯絡服務新的文藝組織、新的文藝群體,從而延伸工作手臂,擴大工作覆蓋面;針對青年文藝工作者和體制外自由職業者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專門從中國文學藝術基金中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扶持青年文藝創作,提出了《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總體方案》,為青年文藝創作創造條件、搭建平臺;還增加了中青年文藝自由職業者參加教育培訓的規模和比重。努力在創作扶持、教育培訓、展演展示、評論評獎、服務維權等方面為他們創造條件、提供方便。
近年來,各級文聯組織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重心下移,打破體制界限,增強服務實效,將力量配備、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實現服務和管理的有機融合。積極適應社會治理新變化,遵循文藝行業管理規律,貫徹“全國文聯一盤棋”的理念,密切合作、上下聯動,匯聚了行業優勢和工作合力
各地文聯協會近年來在團結聯絡、幫助扶持新文藝組織和青年文藝工作者方面積極主動開展工作,提出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舉措,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建立聯絡服務渠道。上海市文聯所屬的上海演藝工作者聯合會積極向政府主管部門爭取,于2009年被政府主管部門明確指定為社會文藝工作者中級專業技術水平認定的唯一服務單位。在藝聯組織下,已有百余名社會文藝工作者取得中級專業技術水平資格證書和初級專業技術水平資格證書,該證書可以對接上海市藝術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申報。江蘇省文聯成立了藝術專業中、初級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負責在文聯系統內開展中、初級職稱評審工作,為體制外的會員提供申報職稱的通道,解決了體制外文藝工作者職稱申報難的問題。
切實關注文藝人才,建立吸納培養機制。北京市文聯建立了“首都優秀中青年文藝人才庫”,面向社會公開選拔優秀文藝人才。截至2014年底,共有700余人報名入庫,涉及文學、戲劇、美術、書法、攝影、民間文藝、音樂、舞蹈、曲藝、雜技、電視、電影、文藝評論和動漫、網絡視聽節目制作等十幾個領域,為北京市“百人工程”文藝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儲備后備力量,為居住和生活在北京的體制外和非京籍文藝人才提供提高和發展的機會。杭州市文聯認真執行并落實市委、市政府“青年文藝家發現計劃”,適時出臺了《“青年文藝家發現計劃”實施舉措》,建立了宣傳部、文聯、協會的三級“青年文藝人才庫”。同時,杭州市文聯還在“留才”上下功夫,讓人才有歸屬感。根據杭州市出臺的一系列人才引進、人才獎勵、文藝創作專項經費等重大優惠政策,積極主動為引進的高層次優秀文藝人才,以特事特辦的方式,從快從優幫助解決戶籍、住房、子女就讀及工作室;對獲得政府獎或國際大獎的文藝家和作品,根據相關政策,為其爭取原獎勵金額五到十倍的再獎勵。
創造藝術交流機會,建立展示推介平臺。深圳市文聯充分利用地緣優勢,借助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香港書展、深港水墨雙年展等活動,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提供國際化的交流展示平臺,大大加速了文化流動和藝術思維的沖擊。同時,通過積極聯絡中國文聯、廣東省文聯及其他省市文聯,每年分批組織文藝工作者往來交流,為體制內外的文藝工作者提供全國性的交流展示平臺。深圳市文聯每年開展“創意十二月”系列活動,通過深圳畫家畫深圳、創意劇場、DV大賽、創意書法展、創意舞蹈大賽、深圳客家文化節、新人新作曲藝創作大賽等品牌項目,吸引文藝工作者走進社會,積極創作,展示才華,成效明顯。一批年輕的體制外文藝工作者脫穎而出。曾經在央視春晚大放光彩的深圳寶安福永民工街舞團,就是在深圳創意舞比賽中嶄露頭角,之后在市、區、街道三級聯動打磨后,獲得CCTV電視舞蹈大賽金獎,并且登上央視舞臺,成為全國知名的民營舞蹈團隊。北京市文聯注重抓源頭創作,通過連續舉辦北京劇本推介會,從征集的眾多劇本中評選出優秀作品集中推介,推動劇本成功簽約或簽訂合作意向書。上海市文聯所屬的上海市演藝工作者聯合會啟動了旨在“連線你我他,情系到百家”的推介服務平臺建設,收錄會員的演藝信息。杭州市文聯通過“西湖六月中”大型造型藝術展這個品牌活動平臺,相繼推出了劉小平根雕藝術展、吳松江“江南民居”石雕藝術作品展;通過成立西湖青年編劇聯盟和舉辦七屆“金荷獎——中國(杭州)青年數字電影大賽”,使流瀲紫、袁帥、駱燁等一批青年影視人才得到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開展藝術教育輔導,建立培訓研修規劃。北京市文聯舉辦了多期優秀青年編劇導演研修班,學員來自北京作家協會、北京電影家協會、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和北京戲劇家協會,“80后”“90后”學員占到了學員總數的近一半,其中三分之二的學員為文藝自由職業者。杭州市文聯積極舉辦各類文藝骨干培訓班,經常舉行創作研討會,遴選各藝術門類的優秀文藝人才,對他們進行思想與業務上的培訓與指導,引導他們更好地創作符合時代發展、滿足人民需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作品。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聯、作協要充分發揮優勢,加強行業服務、行業管理、行業自律,真正成為文藝工作者之家。中國文聯今后的工作任重道遠。通過不斷地認真履行文聯組織的新職能新要求,強化改革創新,努力發揮行業建設主導作用,創新拓展文聯職能和服務領域,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提升凝聚力吸引力,文聯組織正日益成為真正的文藝工作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