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時光(電影史學家)
不能把并非影評的影評所產生的問題,與影評聯系起來。那么,如何區分“影評”與“非影評”呢?我的理解是:影評首先是一種“寫作”,因此要看是不是持有“寫作”的態度。
@某人韓東(作家)
得這樣要求自己:每讀的兩本書里至少一本是重讀的;每重讀的兩本書里至少有一本是第三遍閱讀。在十年內,得有十本書讀過十遍以上。如此,才不枉讀書這事。
@絕對敏捷(電視從業者)
邏輯本來是故事最基本的要素,但是現在的很多電視劇都已經脫離邏輯到什么程度了,難道不講究邏輯的劇本和故事才是潮流嗎?我怎么就不信這個邪呢!看看現在的創作方式和創作套路吧,一群人寫一部劇每人寫一點兒,一群人碰一個故事和橋段,各自完成然后拼接,一群人提各種意見誰也說服不了誰,一群人都在各種所謂成功的劇中摘成功的點想加到同一部劇中,一群人都想在網絡連載的不需要邏輯嚴密的網文IP上摘果子,寫出來的東西有邏輯才怪呢!
@老林白(自由寫作者)
對語言應該重新考量,以前一句話里多了一個“的”字都會不舒服,必須刪去才能繼續往下寫。文字不要過于精致,不要追求所謂風格,要有平凡的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