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動態新聞

      傳統節日:滋養中國人精神的文化土壤

      時間:2017年04月21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張志勇

        今年1月,中央文明辦發出《關于2017年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通知》,前不久,中國民協在寧夏專門召開“我們的節日傳承與發展”高層專家研討會,對今年“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做出安排。據介紹,繼河南、山西、寧夏等地的清明文化活動之后,中國民協年內計劃在湖北、浙江、江西、陜西、廣西等地陸續開展關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以及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活動。由中國民協組織展開的“我們的節日”系列文化活動已經持續十余年之久,在對過去的經驗進行總結時,與會專家認為,隨著國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日益重視,傳統節日如何傳承發展的路徑也逐漸清晰,特別是在“兩創”方針的指導下,要加強對各大傳統節日的現代闡釋、社會推廣和成果轉化,使之成為滋養中國人精神的文化土壤。

      云南景谷傣族兒童歡度潑水節 新華社發 藺以光 攝

        尋找與當代社會的結合點

        傳統節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以及價值觀的形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也明確要求“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傳統節日產生于傳統的農耕社會,時至今日,它深厚植根的社會土壤開始發生變化,對此,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蕭放表示,我們要延續傳統節日精髓并從中獲取精神養料,關鍵是尋找到傳統節日和當代社會的結合點,結合既有的文化邏輯、今天的現實需要和文化環境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多次強調“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一文化方針,這既是我們面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唯一正確的態度,也是今天談論傳統節日傳承不可回避的時代主題。與會學者認為,“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要得到持續推進,就要堅持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載體、創新形式,豐富節日文化內涵,拓展節日文化主題,注重家國情懷和人文情懷,才能促進社會各界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知認同。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化訴求。傳統節日在當下的生命力,離不開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鄒明華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的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也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文化訴求。與會學者認為,傳統節日傳承要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使古老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比如,清明節期間,除了傳統的慎終追遠、緬懷先烈,還可以引導人們心懷感恩、珍惜生活;端午節紀念屈原,他身上所體現的家國情懷在今天就顯得格外重要;七夕節期間,可以突出忠貞愛情、家庭和睦,有利于倡導相親相愛、共建共享的婚姻觀家庭觀;中秋節意味著闔家團圓、喜慶豐收,在生態文明日益受重視的今天還可以重拾天人交流的主題。

        既要地域性更要弘揚共性

        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它蘊藏著一個民族的集體意識,描繪著共同的文化底色。一方面,春節、清明、端午、重陽等傳統大節,在時間序列上占據了重要的坐標位置,構成了國家文化生活的基本框架。另一方面,同一個節日在各地方各民族的傳播傳承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適應了既有生存環境的獨特風貌。此外,我國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壯族的歌圩、苗族的跳花節等。凡此種種,構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豐富多彩。

        專家認為,我國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了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對傳統節日的挖掘要關注那些因地域流布所產生的在地性,特別是那些非主流型的傳統節日習俗,它們因為流傳的難度大,受到現代生活的沖擊更強烈,但這些習俗承載了當地人民對生活、自然的感恩與希望而顯得格外珍貴。“在公共文化建設方面,節日的功能尤其能得到體現。了解漢族節日在少數民族中的傳承以及少數民族特有的節日,了解這些節俗與地域認同的關系,對我們更好地了解社會文化、傳統節日、倫理道德和心理情感有一定的價值。此外,還要挖掘歷史上曾經存在的節日,它們對于今天的文化建設也有重要的意義。”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林繼富說。

        自“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開展以來,中國民協已經在全國多個地方,結合地域文化特色組織了一些長期性的節日活動,由中國民協開展的中國民間文藝(化)之鄉考察認定工作,也成為傳統節日文化的承載地和調查點。專家建議,各地要選擇有優勢的節日,比如秭歸的端午節、開封的清明節、上蔡的重陽節等,圍繞節日開展活動,開發節日產品,形成節日品牌。中國民協副主席程建軍表示,節日活動要和學術研究相結合,研究成果要及時轉化,在不違背節日傳統和當地實際的情況下,對當地的節日活動開展要有指導作用。

        與此同時,當我們談傳統節日時,往往所指的是節日所蘊含的強大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平添了幾分浪漫色彩,對歷史人物永恒的紀念滲入節日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這意味著傳統節日的傳承既要地域性更要弘揚共性。正如寧夏大學教授鐘亞軍所說:“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中華傳統節日的共性在哪里。在傳統節日內涵挖掘和社會環境考察的過程中,如何將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融入中華傳統的共性之中?如果沒有共性作為依托,那節日也不成其為節日,節日的地域特色也就不存在了。”

      (編輯:胡艷琳)
      會員服務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最近2019在线观看中文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不卡|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看|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高清|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水卜樱|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 日韩三级中文字幕|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а√天堂中文官网8|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最新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 日韩欧群交P片内射中文|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久久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