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動態新聞

      巍巍太行“新愚公”的生命禮贊

      時間:2017年06月12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鄭榮健

      巍巍太行“新愚公”的生命禮贊

      ——記河北梆子《李保國》創作演出的臺前幕后

      河北梆子《李保國》演出劇照    相春霞 攝

        “那是誰的身影 腳步匆匆

        他在太行山里 走了一生

        見不得鄉親們還在受窮

        撐著帶病的身軀

        汗灑盛夏 血浸寒冬

        那是一片片貧瘠的土地

        他用知識繪成風景

        那是一雙雙焦慮的眼睛

        他用生命換來笑容

        為什么他眼里總含著淚水

        一份牽掛一片真情……”

      河北梆子《李保國》演出劇照 中國文藝網 阮佳 攝

        一首飽含深情的主題曲,帶出高亢激昂的梆子唱腔和太行山上的逶迤山路。從平山、正定、行唐,到藁城、辛集、臨城、寧晉……在李保國教授逝世一周年之際,河北梆子現代戲《李保國》沿著李保國生前奮斗拼搏的足跡一路走來,感動了萬千觀眾。

        6月10日,這部由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推出的河北梆子《李保國》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生動展現了河北農業大學教授、經濟林專家李保國35年如一日,奮戰在扶貧攻堅和科技創新的第一線,把畢生精力投入到山區生態建設和科技富民事業中的感人事跡。主人公心系群眾、扎實苦干、奮發作為、無私奉獻的新愚公精神,給首都觀眾帶來深深的震撼。

        在多元娛樂成為潮流的當下,一部表現新時代知識分子英模形象的主旋律劇目,元氣豐沛、蕩氣回腸地讓人感受到傳統戲曲的當代魅力、平凡世界的偉大人生。

        在這部戲創作演出的臺前幕后,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英模原型:35年3個家,更多的家在汽車上

        時間回到2016年4月10日,一場突如其來的胸口絞痛,把時年58歲的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的生命定格在了那個春寒料峭的凌晨。巍巍太行,草木含悲。

        一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35年如一日,每年深入基層200多天,讓140萬畝荒山披綠,帶領10萬農民脫貧致富;他的口頭禪是,“把農民變成我、把我變成一個老農民”,“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李保國與太行山的故事,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

      河北梆子《李保國》演出劇照 中國文藝網 阮佳 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對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跡作出的重要批示中高度評價:“李保國同志堪稱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去世后,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他的先進事跡被媒體廣泛報道,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

        初夏之際,天已漸漸溽熱。從媒體報道了解到李保國的事跡之后,編劇孫德民第一時間就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動。作為在全國享有盛譽的劇作家,孫德民長期在河北工作,自1962年至今,已創作了40多部大戲和10多部影視劇,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2016年5月,孫德民接到以李保國同志為原型創作一出河北梆子劇目的編劇任務,隨即到李保國生前工作、生活過的地方進行了深入的采訪。生活原型的力量,一次次地讓他熱淚盈眶。

        “在35年時間里,李保國有3個家,一個在前南峪,一個在崗底,還有一個就是他生前工作的河北農業大學,但他日月行走,更多的家其實是在汽車上。他每到一處,就把家也搬了過去,跟農民住在一起。他到農村‘安營扎寨’,用自己的工資幫農民買蘋果套袋、推廣套袋技術,可到離開的時候,他一個蘋果也不拿。”孫德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河北梆子《李保國》演出劇照 中國文藝網 阮佳 攝 

        在河北梆子《李保國》中有一個取自真實生活的細節,風塵仆仆趕回家過年的李保國接到了無數農民的拜年電話,這才得知當天已是除夕。“今年沒有三十?”當舞臺上的李保國詫異地回過神來,許多觀眾已經潸然落淚。

      河北梆子《李保國》演出劇照 中國文藝網 阮佳 攝

        舞臺的寫照背后,是生活的真實。孫德民告訴記者,李保國的手機里有幾百個電話聯系人,多數是連他都對不上姓名的農民。在孫德民眼里,李保國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知識分子,“他對妻子、對兒子充滿了愧疚,卻無怨無悔,他提出‘把農民變成我、把我變成一個老農民’,說要懂得農民、貼近農民,這在知識分子中是非常少見、非常難得的”。

        藝術典型:以情感人,大愛情懷貫穿始終

        孫德民對太行山區并不陌生。在20多天的集中深入采訪中,他來到保定,來到邢臺,來到前南峪、崗底,對李保國的家人、李保國在河北農業大學的領導與同事、李保國的學生,特別是對受益于李保國的廣大農民群眾進行了深入的采訪。無數平凡、真實、感人的細節,讓孫德民收獲了豐富的素材,也讓孫德民陷入了“選擇的困境”。

        如何把一個先進人物塑造為一個“藝術典型”,通過藝術的魅力去感染和感動觀眾?孫德民坦言,舞臺藝術需要集中呈現,要有矛盾沖突,不能像報告文學那樣比較平面地放上來。他主要抓住了兩點:一是走進人物的內心、探尋人物的心路歷程,去以情感人,其中最重要的是“抓住李保國極具個性的‘把農民變成我、把我變成一個老農民’的精神脈絡,使他于平凡中見偉大的大愛情懷貫穿始終”;二是以生活為基礎,把情感融化到豐富的人物關系、故事線索之中,抓住個性、抓住細節,還原真實的李保國。

        水災之后,崗底村百姓向何處去,是外出逃離,還是坐守破敗?就在這迷茫無助的時刻,一紙寫在煙盒上的承諾“我可以幫忙”幾個字點亮崗底村的希望。

        ——這是初來乍到的李保國。

      河北梆子《李保國》演出劇照 中國文藝網 阮佳 攝 

        村民楊來福認為李保國的承諾不過是“上墳燒報紙,糊弄鬼”;等到李保國攜妻帶子扎根崗底村,種上蘋果樹,他又領頭拒絕采用果實套袋子的技術,懷疑李保國是在拿他們村搞試驗。李保國自掏腰包,花幾萬元買蘋果套袋;承包100棵蘋果樹,只包虧損不取盈利。在倒春寒突然來臨,大雪覆蓋了成千上萬棵蘋果樹,有可能使這一年的蘋果絕收的嚴峻時刻,李保國從醫院病床上匆匆離去,連夜趕赴邢臺。

        ——這是戲劇沖突中的李保國。

      河北梆子《李保國》演出劇照 中國文藝網 阮佳 攝 

        李保國的學生們因為老鄉不理解,因為做這個項目掙不到足夠的錢,因為所從事的課題研究太土,在刊物雜志上難以發表而要離開崗底山區時,李保國發出了“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把農民變成我,把我變成一個老農民”的莊重宣言。

        ——這是為人師表的李保國。

      河北梆子《李保國》演出劇照 中國文藝網 阮佳 攝

        李保國和兒子李東奇有這么一段對白,表達了李保國對家人深深的愧疚。李保國說:“我和你媽都是大學教授,我們帶了那么多研究生、博士生,可我們自己的孩子卻沒考上大學……兒子,爸爸對不起你!……”

        ——這是身為人父的李保國。

      河北梆子《李保國》演出劇照 中國文藝網 阮佳 攝 

        孫德民告訴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許多真實的細節讓自己十分感動,比如李保國路遇汽車擁堵仍用手機指揮救災,甚至有農民推倒自家院墻為他的車開出通道。他說:“藝術創作難免要進行必要的藝術虛構和舞臺集中,但河北梆子《李保國》里的故事情節、事件場景都是有生活基礎的,像李保國與兒子的對話,演出中就獲得了李保國家人的認可。”

        史詩范型:他的高尚精神感動了這個時代

        “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歌唱祖國、禮贊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恒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素來以“生活扎得深”著稱的孫德民對此有深深的共鳴,而河北梆子《李保國》自今年1月首演至今不到半年已演出近60場,觀眾達10余萬人次,也見證了一個現實主義戲曲藝術的生命力。

      河北梆子《李保國》演出劇照 中國文藝網 阮佳 攝

        從果林間到山坡上,一個個鄉間地頭,留下了李保國太多的生命足跡。記者了解到,僅其中有一年,李保國科研團隊就有30多次到崗底,20多次到南和紅樹莓基地,20多次到綠嶺,10多次到平山葫蘆峪,7次到灤縣,7次到灤平,6次赴易縣,5次到青龍……在河北梆子《李保國》中,舞臺上的山坡布景、石墩碾子和漫山遍野的蘋果樹,把觀眾一下子帶入到了現場,更看到了李保國改變荒山野嶺為蔥蔥果園的“成績單”。

      河北梆子《李保國》演出劇照 中國文藝網 阮佳 攝 

        “這個劇能引起強烈反響,是因為他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感動了這個時代,震撼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心靈。”河北梆子《李保國》執行導演李杰說。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主創人員認識到,在國家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打好脫貧攻堅戰之際,題材涉及扶貧話題,同時又是英模典型,文藝工作者更加有責任、有義務讓李保國的形象走進更多人的心中。

        “《李保國》這部戲的人物形象很豐滿,演員們的演出也都飽含真情。”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院長楊連喜說。劇中,邱瑞德、許荷英、吳桂云三位“梅花獎”演員傾情演出,高亢、飽滿、深情的唱腔,給觀眾帶來深深的震撼,也給傳統戲曲的現代戲創作提供了重要樣本。

        “排練時,有時一想到李保國、想到戲中的情節我就心酸流淚,臺詞唱腔一出來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導演有好幾次都不忍心往下排。”在劇中飾演李保國的邱瑞德說。為了能扮演好李保國這個角色,邱瑞德工作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為了多擠出時間來讀劇本、背臺詞、練唱腔,他把家搬到了劇院,一住就是一個多月。白天進行高強度的排練,晚上經常讀劇本到凌晨兩點,睡到五點醒來后繼續背臺詞。期間,邱瑞德翻閱了關于李保國先進事跡的所有材料,這也讓李保國的形象和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里。

        功夫不負有心人,河北梆子《李保國》不僅收獲了觀眾的廣泛歡迎和熱烈反響,也贏得了業界專家的普遍好評。中國評協主席仲呈祥認為,它之所以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感染力,催人淚下,歸功于創作者對李保國人生理想、人生奮斗、人生業績的認真學習、深刻領悟和對其審美化、藝術化表現的執著追求。全劇沒有空洞地對理想和信仰進行口號式宣傳,也決不把李保國寫成不食人間煙火、無人之常情的“高大全”形象。相反創作者努力做到了“像雄鷹一樣從高空翶翔俯視”,從哲理思維上凝練出最獨特的表達李保國理想信念的人生箴言:“把李保國變成農民,把農民變成李保國。”

        誠如專家所言,河北梆子《李保國》主創的創作激情和劇中人物的奮斗激情在劇中交匯與鋪陳,形成了充沛的氣勢,成為連接人物關系、推動劇情發展、塑造李保國形象的重要動力。《李保國》在真人真事基礎上,用飽含思想深度的場面,呈現出了李保國這個人物形象貼近“史詩般”年代的特有質感。

      演出結束后演員謝幕 中國文藝網 阮佳

      觀眾觀看演出 中國文藝網 阮佳

      (編輯:周娜)
      會員服務
      天堂最新版中文网|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中文www新版资源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中文字幕V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99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AV不卡专区|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观看麻豆|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 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 一级电影在线播放无码|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A∨无码蜜臀AV免费播| 人妻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