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音樂劇《音樂之聲》劇照
享譽全球的音樂劇《音樂之聲》由音樂劇大師理查德·羅杰斯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聯手創作詞曲,是這對音樂劇“黃金搭檔”的封山之作。它以馮·特拉普一家的真實經歷改編,一經問世就大受歡迎,在此后六十余年的時間里數次復排,并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在百老匯和倫敦西區演出超過4000場,創下一周內觀劇人數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被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劇”。1965年,音樂劇《音樂之聲》被改編成電影。隨著電影被介紹到中國,劇中出現的《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哆來咪》等歌曲成為了幾代人的共同回憶,在國人尚不知道“音樂劇”為何物的年代,悄悄地為許多年輕人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2016年,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推出,由英文原版《音樂之聲》版權方獨家授予七幕人生音樂劇公司,并與保利演出集團聯合出品制作。8月4日至6日,這部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登陸天津大劇院,并連演四場,為觀眾再度唱響這部國人最為熟悉的音樂劇啟蒙之作。
本次中文版《音樂之聲》的導演是美國百老匯著名戲劇導演約瑟夫·格雷夫斯,他是莎士比亞戲劇專家,任北京大學外國戲劇與電影研究所藝術總監。他導演的話劇、歌劇和音樂劇都曾作為重點劇目登上西方舞臺,遍布英美的地方劇院以及莎士比亞戲劇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擔任劇本翻譯、歌詞譯配的是程何。她長期從事大型音樂劇的歌詞譯配工作,主導或參與過國內至今本土化的所有百老匯大型音樂劇的歌詞譯配,曾與譯配大師薛范合作并受其指導,擁有國內領先的音樂劇本地化經驗,譯配作品包括音樂劇《媽媽咪呀!》《貓》《我,堂吉訶德》《一步登天》《Q大道》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天津上演的版本較初版不同,特別邀請了知名美國舞美設計師為《音樂之聲》打造全新設計的舞臺布景,豐富了10余個立體的全新場景,再現阿爾卑斯山的雄偉壯麗,并加強修道院、上校豪宅等室內景層次,令觀眾更有身臨其境之感。此外,燈光和音響也進一步升級完善,更加豐富立體,為觀眾帶去耳目一新的美妙體驗。據悉,舞美布景總計需要9輛9.6米超長巡演集裝車來運送,滿載演員們116套華麗服飾和數以百計的道具、燈光、巨型景片地膠、特效機器等舞美裝置。
從2012年開始,七幕人生音樂劇公司致力于引進海外音樂劇版權、中文制作及運營,引進的音樂劇多為獲得過音樂劇最高獎項(托尼獎、奧利弗獎、普利策獎等)的認可,在西方長演不衰、票房和口碑雙贏的作品,具有高品質和市場潛力,目前已出品了四部百老匯音樂劇的中文版作品《Q大道》《我,堂吉訶德》《一步登天》和《音樂之聲》,其演出足跡遍布50多個城市,被稱為是“講中文的百老匯”。據了解,《音樂之聲》中文版赴天津之前剛剛結束了其在上海大劇院的駐場演出,而在此之前,該劇已率先完成了廣州站的12場駐演。此次天津站演出之后,《音樂之聲》還將在北京、深圳等城市持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