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習近平文藝思想 喜迎黨的十九大召開
——中國美協“向人民匯報” 10位中青年美術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作品匯報展舉行
為紀念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三周年, 10月11日,由中國美協主辦的“向人民匯報” ——10位中青年美術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作品展在北京炎黃藝術館展出,此次展覽參展作品共106幅。
為貫徹文藝工作座談會精神,弘揚“到人民中去”的創作理念,中國美協今年啟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采風創作計劃——全國各省美協遴選出長年堅持在基層寫生、創作的美術家進行推薦,最終由中國美協確定了10位美術家參加主題實踐活動。他們帶著課題和任務,深入基層、長時間持續寫生,搜集素材進行創作,足跡橫跨10個省份,總計完成了100余幅作品。這些作品充滿
濃郁的生活氣息,飽含真摯的人民情懷,既展現了青年美術家風格獨具的創作才華,又展示了他們深刻體察生活、深切體悟世相人情,扎根生活沃土,傾力傾情服務人民群眾的精神追求。
中國美協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鼓勵更多的美術工作者們走出畫室,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希望美術工作者們傾心傾力投身創作,聚精會神鍛造精品,以扛鼎之作筑就中華藝術的高峰。
▲ 四庫全書與南北七閣(木版) 張敏杰
張敏杰的超細木刻是對并不存在于現實的眾多農民集體鼓舞形象的刻畫,來隱喻城市化浪潮給廣大鄉村農民生活帶來的既具有集體狂歡也具有集體焦慮的精神心理。
▲ 行走中的牛和人No.16(紙本水彩) 陶興琳
陶興琳的作品以現代平面語言與人物形象的塑造來體現造型藝術對于日常視覺形象的提升,畫面極盡簡約,藏族同胞山地生活形象也在這種簡約中獲得了精神上的升華。
▲ 高原午后(紙本水彩) 熊禮斌
熊禮斌的畫面具有圖像式的細微真實,融入了藝術造型對于形象的主觀理解與重塑,是現代寫實語言的一種探索。
▲ 渡船(石版) 宋光智
宋光智的石版畫中的人物與景物從現實場景的描寫中剝離出來,使畫面顯得形愈簡而意愈豐。
▲ 晚安哈爾濱(紙本水彩) 趙龍
趙龍的水彩畫作品在水色的透明之中畫出深沉的意韻,將霧霾籠罩著的大都市的陰晦沉郁盡顯其風景之中,賦予了風景以某種社會追問、人生探求的深刻性。
▲ 憩(黑白木刻) 彭偉
獲第十二屆全國美展金獎的彭偉,其作品畫面中強烈的明暗對比、簡約的形象截取,寄予了畫家真摯而樸素的人文情感。
▲ 成果(綜合材料) 柳青
與傳統那種追求厚重體量感、具有和諧優美的泥塑或雕刻相比,柳青的雕塑更加強化了真實形象中那種原生態的、不加修飾的粗樸的真切感。
▲ 日記(木板綜合材料) 付斌
付斌的套色木刻對于日常形象的版畫審美再造,這種藝術語言的自覺對日常生活的詩性發掘與審美發現,是形象思維永遠珍惜的藝術創造。
▲ 彩虹山(木刻) 吳建棠
吳建棠的畫面更像當代社會的寓言。他的作品對當下組成城市空間的諸多要素進行拆解,并重新拼裝。
▲ 拉網(水印木刻) 梁業健
梁業健運用水印木刻對于百色民風情韻的營構,體現了造型藝術語言對于現實形象的升華萃取與主觀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