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信仰者》劇照
“朋友,我相信,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病,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恨,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憂傷,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暗淡的荒地!這時,我們民族就可以無愧色地立在人類的面前,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地攜手了。”
這段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文字,字里行間都洋溢著對祖國母親熾熱的愛。它節選自《可愛的中國》,作者是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方志敏。8月24日,由八一電影制片廠、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省弋陽縣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出品,楊虎導演,李海江編劇,黃少祺、趙毅、盧海華、徐光宇、葉鵬、葛子銘等主演的主旋律題材電影《信仰者》全國公映。
1935年,為了配合紅軍長征,方志敏奉命率領紅十軍團北上抗日,途中遭到國民黨追剿,不幸被俘。入獄后,他堅定理想信仰,不畏強權,每天堅持寫作,在壯烈犧牲前,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作品《清貧》《可愛的中國》。電影《信仰者》真實還原了方志敏和他的戰友在蘇區建設、輾轉突圍和身陷囹圄等各個時期,堅持信仰、初心不變,始終與敵周旋抗爭的英雄事跡。影片對時代和人物的刻畫深刻而鮮活,無論浴血鏖戰的戰場較量,還是字字珠璣的獄中斗智;無論身處絕境時的矢志不渝,還是面對誘惑時的堅守本心,都得到了精細刻畫與鋪陳,真實再現了方志敏“愛國、創造、清貧、奉獻”的精神,譜寫了一曲血性男兒的英雄贊歌。
“方志敏寫下了《可愛的中國》,黨的十八大則提出了‘美麗中國’理念,這樣的呼應,體現的是我們黨始終不變的初心所在。”導演楊虎表示,本著為了中國更美好的初心,中國共產黨人一路披荊斬棘,每一步都留下了無數像方志敏、尋淮洲、胡天桃、劉疇西這樣英雄的閃亮坐標。“《信仰者》正是要點亮這些坐標,同時搭建一座橋梁,讓‘90后’和‘00后’的年輕人走進83年前的中國,去看看當時二三十歲年輕人的生存狀態和心中信仰,從而更好地理解我們身上流淌的熱血究竟從哪兒來,以及我們這滿腔的熱血應該揮灑到哪兒去。”
片中飾演方志敏的黃少祺坦言,自己每拍攝一個鏡頭,都是一次被感動的過程,整部影片拍攝下來,就如同完成了精神的升華,他希望可以把這份收獲傳遞給每一位觀眾。“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者》中展現的方志敏同志等革命先烈的事跡,詮釋的正是超越了時代和空間局限的信仰雄力,這既是我們國家歷盡苦難、重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所系,更是我們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力量所依。”黃少祺表示。
國家電影局藝術處處長陸亮認為,電影《信仰者》主題鮮明,思想深刻,情節感人至深,人物塑造樸實真誠,堪稱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無論對國家還是個人,信仰都是永恒的主題,不因時代而改變,所以《信仰者》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我們在銀幕上觀看烈士的英雄事跡,感受信仰的力量,就是要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以崇高信仰點亮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陸亮表示。
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政委張方軍表示:“《信仰者》集中闡釋了方志敏同志甘于奉獻的革命決心和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從為信仰而生到為信仰而戰再到為信仰而死,用藝術手法凸顯信仰的力量,用鏡頭語言展現英雄的形象,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喇培康則表示,形式多樣、題材豐富的主旋律電影,正頻繁在我國電影市場上大放異彩,無論市場熱度還是觀眾口碑,都驗證了制作精良的主旋律電影才是契合時代愿景的標桿精品。“未來,中影股份將繼續加強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創作,不斷推出像《信仰者》這樣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據了解,自7月30日在江西省上饒市先期上映以來,作為“人民院線”組建后首批放映的影片之一,《信仰者》的累計票房已接近500萬元。影片中那激情澎湃的愛國信仰、矢志不渝的必勝信心、初心不悔的忠貞信念,顯然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與他們靈魂中對信仰的感悟和追思實現了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