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聚焦
為進一步發揮互聯網新聞在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滿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方面的重大作用,著眼彌補當前文藝傳播格局中網絡新聞手段不足、網絡新聞渠道不強、網絡新聞路徑觸達不廣的差距,實現黨和人民賦予文藝的職責使命,加強中央級文藝精品網絡新聞傳播平臺建設,生動反映廣大文藝工作者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藝新輝煌的新面貌、新作為,引起文藝界政協委員們的熱烈關注。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提出“關于建立中央級文藝精品網絡新聞傳播平臺切實讓文藝正能量成為精神大流量的提案”,王勇、劉萬鳴、許寧、吳文科、吳洪亮、張凱麗、宗庸卓瑪、趙聰、勉沖·羅布斯達、姜克美、洪厚甜、董希源、蔣勝男、焦興濤、舒勇、靳東(按姓氏筆畫排序)等文藝界政協委員聯合支持點贊。
建立中央級文藝精品網絡新聞傳播平臺迫在眉睫
01
現有平臺不能滿足文藝網絡宣傳需要
文藝事業的蓬勃發展需求和更強勁有力的推介之間存在缺口
有些媒體把文藝當做博眼球的流量密碼,碎片化、個體情緒化信息充斥網絡空間
文藝工作者和文藝行業發展動態往往得不到及時有效、聚焦集成、強勢引導的關注和傳播
現有專業化平臺尚未得到很好的支持扶助,難以充分滿足文藝工作者和廣大文藝愛好者的網絡傳播服務需求
02
文藝精品需要大平臺轉化大流量
新時代要求主力軍必須占領主陣地,主流媒體的影響力要在網絡中實現,社會多元訴求的共識要在網絡中達成
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
03
傳統文藝需要網絡文藝的蓬勃帶動轉化
讓傳統文藝觸達更多受眾,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作為傳統文藝的網絡化窗口,線上線下相結合,向世界展示中國文藝的精髓,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關于盡快建立中央級文藝精品網絡新聞傳播平臺的建議
01
建立國家相關部委牽頭的文藝正能量常態化協調機制
組織各現有網絡平臺加強內容運營傳播的交流和聯動,提供全面、及時、準確的文藝信息
02
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統籌規劃中央主流媒體、網絡主流媒體和重要網絡商業媒體的文藝版塊、文藝欄目、文藝報道
運用網絡新聞渠道大力弘揚廣大文藝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用情用力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先進事跡
03
充分發揮中國文聯、中國作協的資源優勢和專業優勢,提升中國文藝網等專業網站影響力,建立中央級文藝精品網絡新聞傳播平臺,充分發揮中央重點新聞網絡傳播平臺的文藝引導力
整合專業資源,發揮專業優勢,跟進最新動態,推廣文藝作品,開展文藝教育,以及宣傳各類文藝活動和文化獎節,分析文藝前沿趨勢
04
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協調中國新聞獎、“五個一百”網絡正能量精品評選活動對文藝類新聞、專題等專設入選的指標
把文藝類新聞、網絡專題等專門列入相關重大獎項和評選活動行列
提振文藝工作者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熱情,吹響新時代文藝號角、高擎新征程精神火炬
持續加強文藝領域的影響力和社會地位,推動文藝創作和普及的發展
建立一個中央級重點文藝精品網絡新聞傳播平臺,這是促進文藝事業發展的必要措施,也是對文藝工作者的強勁關愛,更是緊緊圍繞“國之大者”,充分利用網絡宣傳形式和手段,宣傳文藝界對黨的二十大的熱烈反響和積極評價,切實讓文藝正能量成為精神大流量,促進文藝奮進新征程、文藝建功新時代,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的有力舉措。
附:
關于建立中央級文藝精品網絡新聞傳播平臺
切實讓文藝正能量成為精神大流量的提案
郝戎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戲劇學院院長
聯名者
(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勇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京劇院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劉萬鳴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
許寧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
吳文科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曲協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
吳洪亮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畫院院長、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北京美協副主席
張凱麗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宗庸卓瑪 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文聯副主席、云南省音協主席、國家一級演員、女高音歌唱家
趙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協理事、中央民族樂團團長
勉沖·羅布斯達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理事、西藏唐卡畫院院長
姜克美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播藝術團一級演奏員、北京音協副主席、哈爾濱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特聘教授
洪厚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黨支部書記、副所長
董希源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理事、福建省美協副主席
蔣勝男 全國政協委員、網絡作家
焦興濤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理事、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
舒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理事、湖南省攝協藝術顧問、湖南省美協副主席
靳東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第十三屆中央常委、民盟北京市副主委,中國煤礦文工團副團長
為進一步發揮互聯網新聞在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滿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方面的重大作用,著眼彌補當前文藝傳播格局中網絡新聞手段不足、網絡新聞渠道不強、網絡新聞路徑觸達不廣的差距,實現黨和人民賦予文藝的職責使命,迫切需要建設一家高舉黨的旗幟、胸懷國之大者、矢志服務人民的中央級文藝精品網絡新聞傳播平臺,立身中國文藝領域,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
一、建立中央級文藝精品網絡新聞傳播平臺迫在眉睫
(一)現有平臺不能滿足文藝網絡宣傳需要。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藝工作,掌舵領航了從繁榮文藝到文化自信的文藝發展之路。隨著信息技術發展,互聯網新聞媒體已成為社會輿論的主要影響力渠道。然而,目前國內網絡平臺文藝宣傳報道仍不充足,很多文藝工作者和作品得不到充分傳播,導致文藝事業的蓬勃發展需求和更強勁有力的推介之間存在缺口。商業媒體往往把文藝當做博眼球的流量密碼;央媒綜合平臺在文藝方面不具備垂直聚合性;現有專業化平臺尚未得到很好的支持扶助。
(二)文藝精品需要大平臺轉化大流量。對照最大限度地把文藝工作者團結在黨的周圍,完成好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當前網絡文藝傳播還存在差距。新時代要求主力軍必須占領主陣地,主流媒體的影響力要在網絡中實現,社會多元訴求的共識要在網絡中達成。2月13日,演員趙麗穎親筆簽名《中國青年》雜志《經典 青春 夢想》專刊并寄語青年朋友,登上熱搜榜第12位,在當天前后各種負面文娛中突圍而出、昂揚向上,凸顯了文藝精品和熱點人物傳播的重要性,促進正能量迸發出大流量。
(三)傳統文藝和網絡文藝生機勃發、競相發展,傳統文藝需要網絡文藝的蓬勃帶動轉化。中國擁有豐富的文藝資源,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重要貢獻者。但在當今信息社會,傳統文化常被商業和流行文化掩蓋,需要通過新媒介來加大宣傳推廣。網絡平臺是放大器,能讓傳統文藝觸達更多受眾。當今科技全球化,中央級文藝精品網絡新聞傳播平臺不僅可以滿足文藝產行業的高端信息需求,還能作為傳統文藝的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國文藝的精髓,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記錄文化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生動場面,以數字技術賦能傳統文藝和網絡文藝共發展新局面。
二、關于盡快建立中央級文藝精品網絡新聞傳播平臺的建議
(一)建立國家相關部委牽頭的文藝正能量常態化協調機制。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建立月度文藝正能量通氣會制度。組織各現有網絡平臺加強內容運營傳播的交流聯動,認真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二)統籌規劃中央和網絡主流媒體、重要商業媒體的文藝版塊、欄目、報道。開設網絡專欄和報道版塊,迅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新時代黨的文藝路線方針政策。生動反映廣大文藝工作者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奮進新征程的新面貌、新作為。
(三)充分發揮中國文聯、中國作協的資源優勢和專業優勢,提升中國文藝網等專業網站影響力,充分發揮中央重點新聞網絡傳播平臺的文藝引導力。文聯、作協官網等積極聯合多方力量,推廣文藝作品,開展文藝教育,宣傳文藝活動和獎節,分析文藝前沿趨勢,為大眾提供更加豐富權威優質的文藝內容,憑借平臺優勢把高質量信息覆蓋全網。
(四)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協調中國新聞獎、“五個一百”網絡正能量精品評選活動對文藝類新聞、專題等專設入選的指標。把文藝類新聞、網絡專題等列入相關重大獎項和評選活動行列,提振文藝工作者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熱情,持續加強文藝領域的影響力和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