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賽美聲唱法第一名王傳越
青歌賽民族唱法第一名王慶爽
青歌賽流行唱法第一名王晰
由中央電視臺舉辦的第15屆青年歌手大獎賽,5月22日晚舉行頒獎典禮后宣告圓滿結(jié)束。
此賽事自4月1日始,歷時一個半月之久。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激烈角逐,一個個朝氣蓬勃的年輕身影,一首首撼動心靈的美妙歌曲,吸引數(shù)以億計的觀眾每天晚上準時收看,享受這難得一遇的音樂盛宴。
大幕已經(jīng)落下,各類獎項各歸其主。回顧本屆青歌賽的成敗得失,諸多觀感想一吐為快。
三位王者都姓王,實屬巧合,續(xù)寫青歌賽新傳奇
這項我國本土原創(chuàng)聲樂電視賽事是在停頓一年后重新起航。改革后的青歌賽回歸民族、美聲、流行三種唱法,除各省市34家電視臺代表隊(含澳、臺)外,首次增設六大網(wǎng)絡代表隊,共計40支隊伍同臺競技。巧合的是,最后勝出的三種唱法的第一名都姓王。
王傳越一路高歌,書寫場場不敗神話。開賽伊始,有人已預測他將“無懸念”問鼎桂冠,而他的出色表現(xiàn)也沒有讓喜歡他的朋友和觀眾們失望。三個賽期的小組賽中,王傳越一路過關斬將,穩(wěn)扎穩(wěn)打,每次出場均以較大優(yōu)勢勝出。
美聲組巔峰對決中,選手們第一輪需自選一首外國歌劇選段進行比賽。王傳越身著“龍袍”,深情飽滿地演繹難度極高的輕歌劇選段《你是我心中的摯愛》,贏得評委99.85分的高分。第二賽程,選手們從規(guī)定曲庫中抽取中國傳統(tǒng)歌曲進行比拼,王傳越與俊朗帥氣、心高氣盛的男中音張大偉相遇,他以一曲氣勢雄渾、催人淚下的《懷念戰(zhàn)友》,拿下15名評委中的14票,順利晉級。在最后的金牌爭奪戰(zhàn)中,最后出場的王傳越以《花之歌》應對韓蓬的《冰涼的小手》,成功加冕。
王慶爽代表福建電視臺參賽。她說福建是她的福地。兩年前,王慶爽應邀在福建首部原創(chuàng)歌劇《土樓》中飾演女主角。《土樓》在2011年首屆中國歌劇節(jié)中獨得五項大獎,也使得王慶爽從此與福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此次比賽,王慶爽患上重感冒,影響臨場發(fā)揮。本屆青歌賽因為賽制改革使得比賽密度比以往任何一屆都大,時間上根本不允許她充分休息,王慶爽帶病參戰(zhàn),磕磕絆絆闖進12強。
最有意思的是王慶爽與王喆之間上演的“二王”對決。她倆的“青歌賽之爭”可以追溯到第十三屆青歌賽,王喆進入12強名單,獲得優(yōu)秀獎,而王慶爽則摘得銅獎第二名,超過了她。第十四屆青歌賽,王喆上演“完美逆襲”,最終戰(zhàn)勝當年風頭強勁的常思思勇奪銀獎,而王慶爽再次獲得銅獎第二名,處于下風。
本屆大賽決賽前三輪,王喆獲得兩次小組第一、一次小組第二,穩(wěn)健晉級;而王慶爽則一直位列小組第二,甚至在第三輪遭遇“待定”。巔峰對決,“二王”相遇,一決高下。對于她倆的表現(xiàn),不少網(wǎng)友盛贊王喆穩(wěn)定高超的聲樂技巧,堪稱本場“技術(shù)之王”,但也正如評委郁鈞劍所說,王慶爽的演唱則更具有民族民間風味,最終問鼎民族唱法桂冠。
本屆青歌賽最大的冷門是第一次參賽的流行歌手王晰的脫穎而出。在此之前,多次參加青歌賽并取得較好成績的湯非呼聲很高,而且在前幾輪的比賽中一直排名第一。
憑借極富感染力的男低音、沉穩(wěn)的臺風、俊朗帥氣的外形,一首改編版的《無所謂》,王晰已贏得眾多電視觀眾的喜愛。評委們也是贊賞有加,李小沛更坦言“比原版(楊坤)更好”,“如果你的歌夠得話,我愿意為你出一張光盤,發(fā)燒的,肯定會很受歡迎。”
27進15之戰(zhàn),王晰演唱英文經(jīng)典歌曲《you need me》,隨心所欲的表現(xiàn)令觀眾和評委沉迷,一曲歌罷,早已是掌聲四起。挺進決賽,他抽簽抽到B組。王晰先以一曲《野百合也有春天》完勝翻唱《夜夜夜夜》的湯非,又以谷峰為其量身定做的一首《給愛》,將演唱汪峰版《怒放的生命》的周鵬斬于馬下。
無疑,大家一致看好的王晰是中國流行樂壇殺出的一匹黑馬,他的奪冠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成為青歌賽的冠軍,無疑是每個參賽選手的夢想,但冠軍畢竟只有一個,注定許多人會與其失之交臂。夢想在前,路在腳下。歌手也好,音樂家也好,最后還得靠作品獨步天下。
獎牌含金量值幾何?調(diào)整心態(tài),把輸贏看輕看淡
總政治部決定,2013年部隊文藝團體不再組團參加青歌賽,但允許部隊演員參加地方單位的選拔和比賽。部隊單位“淡出”,文藝戰(zhàn)士憑借強勁的個人實力依然爭金奪銀。
縱觀此次青歌賽,進入36強、27強的選手中,部隊演員依然為數(shù)不少;三種唱法前五強獲獎者,除民族唱法的次仁央宗,美聲唱法的韓蓬、鄭斌,流行唱法的桑布扎組合,其余均為部隊演員。
沒有部隊選手競爭的青歌賽顯然不成其為青歌賽,但部隊選手獲獎過多的現(xiàn)狀,也引來一些微詞。
殷秀梅、劉歡、宋祖英、韓紅、蔡國慶等眾多當代著名歌唱家,當初拿到的獎次并不高,有的還沒拿到過獎,他們急流勇退,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唱新歌唱好歌上,如今一個個不也如日中天?有的部隊文藝團體的獨唱演員似乎都是不拿到金牌誓不罷休,由于聲音同質(zhì)化,又沒有自己的代表性作品,雖然拿了大獎,可除了圈里的人之外,大眾中又能有幾人叫出她姓甚名誰?
以唱《天路》《格桑梅朵》而在十三屆青歌賽獲銀獎第一名的總政歌舞團演員澤旺多吉,以唱《天藍藍》《桂花樹下》在第十四屆青歌賽獲銅獎的海政文工團演員陳笠笠等人,有眾多地方電視臺盛情邀請其加盟參賽,但他們不為所動,果斷放棄了此次比賽,專心致志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平心而論,即使三位金獎得主,也并非無懈可擊。
美聲對決,“擁有上帝親吻過的聲帶”的韓蓬以激情澎湃的演繹將《冰涼的小手》捂得熱氣蒸騰,現(xiàn)場一片歡呼;而王傳越的《花之歌》雖然演唱的也無可挑剔,但總是少了些王者之氣,不能讓人按捺不住激動。而王慶爽與以《西部放歌》問鼎的王宏偉、以《父親》奪魁的劉和剛、以《蘆花》加冕的雷佳相比,自己的個性化的東西沒有得到完全釋放,她翻唱《走進春天》中規(guī)中矩,與原唱差距不小。王晰雖然憑借優(yōu)雅的氣質(zhì)、出色的“低音炮”斬獲桂冠,但其唱功還有的提升空間。只能說,第一名是綜合考量的結(jié)果。無論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都應該調(diào)整心態(tài),把輸贏看輕看淡,得到的不要認為理所應當,失去的不要總是怨天尤人。
在這里,不得不提到幾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選手。
在5月18日進行的民族唱法五強對決中,金婷婷將《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中華女兒強》《我的深情為你守候》唱得滿堂喝彩,展現(xiàn)了一名85后演員的不凡實力,最后獲得第三名。沒有進入最終對決的男中音歌手張巖,聲音外形俱佳,他演唱德奧系列歌曲《魔王》《快給大忙人讓路》,讓評委幺紅心服口服地送出0.3分,以99.03分的成績進入比賽第三階段。蒙古族選手巴圖蘇和獨特的嗓音、樸實大方的演唱,就連常被網(wǎng)友認為“冷酷”的三寶評委也不吝惜溢美之詞,稱他是自己遇到過的最優(yōu)秀的“蒙古長調(diào)歌者”。民族唱法選手擁江帆的一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可以說是藝驚四座,余音繞梁,讓見慣大場面的郎昆評委十分喜愛,稱贊不已。如此看來,金牌不完美,還需再努力;銀牌銅牌金光閃,不必太失意。
品牌要靠大家維護,不斷創(chuàng)新,期待來年更精彩
從此次青歌賽最終的獲獎名單看,絕大部分得獎歌手都獲得了評委和觀眾的一致認可。個別歌手在有些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的弱化一些,但評委可能是考慮到其綜合表現(xiàn)以及地區(qū)平衡等因素,給了他們相對較高的分數(shù)。可以看得出,即便是你“幕后”工作做得再到位,如果你沒有撐起一片天空的本事,也難在青歌賽的舞臺上有立錐之地。退一步說,即便是評委想幫助某個人,他們也不可能昧著良心把撼動他們心靈的歌聲抹殺掉。
毫無疑問,經(jīng)過近30年的探索實踐,央視青歌賽已成為大眾認可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活動,已成為弘揚民族藝術(shù)、普及音樂知識、發(fā)現(xiàn)和推出聲樂人才、引領和推動我國聲樂事業(yè)發(fā)展繁榮的重要平臺。
縱觀30年的15屆青歌賽,缺憾總是與成功如影隨形。以此次青歌賽第一賽程為例,每場六個選手上場,比賽時間只有半小時左右,而評委點評、示唱就占了兩個小時,有點喧賓奪主。另外,評委中歌唱演員太多,他們大多和不少參賽選手早不見晚見,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評判的準確性。
青歌賽是大家的品牌,需要大家維護。筆者在此提點建議:一是讓更多的歌手亮相直播賽場。比如決賽第一賽程,去掉評委點評環(huán)節(jié),三種唱法各有五六十人參加,各唱一首新創(chuàng)作歌曲定勝負,充分體現(xiàn)“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也使得有更多的新歌、新面孔為大家所熟悉。第二賽程,每種唱法二三十人,各唱一首規(guī)定曲目,當場淘汰一半,選拔出36強。第三賽程加入評委點評、文化考核等環(huán)節(jié),最后各種唱法前6強進入巔峰對決,金獎一、銀獎二、銅獎三。二是設立更加權(quán)威、全面、科學的評委庫。評委庫人數(shù)要多,音樂教育專家、文藝評論家、資深歌唱家最好能“一網(wǎng)打盡”,而每場出場的評委要少,比賽當天臨時抽取,不給靠拉關系上位者時間,從制度上制止或最大限度地削弱不正之風。三是增加現(xiàn)場觀眾投票環(huán)節(jié)。觀眾認可是最大的認可。每場評委評分結(jié)束,主持人組織現(xiàn)場觀眾用電子投票器投出票數(shù)最高者,使其成功“復活”,給那些雖被評委滅掉、但大家特別喜愛的歌手一次東山再起的機會。既能解決遺珠之憾,又活躍了現(xiàn)場互動氣氛,何樂而不為?
無論如何,青歌賽就是青歌賽,它表達出的是一種“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美好夢想,并為夢想的實現(xiàn)插上飛翔的翅膀;它又以無比耀眼的光芒溫暖著許許多多需要音樂溫暖的心靈,帶給人們諸多的快樂、滿足和期待。我們有理由相信,青歌賽一定會繼續(xù)不斷創(chuàng)新,克服種種不足,越辦越好,一定會以更加絢麗的色彩、更加從容的態(tài)勢、更加俊美的面孔出現(xiàn)在廣大觀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