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我國著名民間文藝學家、民俗學家、教育家、詩人、散文家,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民協第四屆主席,北京師范大學一級教授鐘敬文先生誕辰110周年,由中國文聯、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民協等共同主辦的紀念鐘敬文先生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于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文聯名譽主席周巍峙,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屹,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羅楊,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劉川生等出席座談會并講話(部分講話詳見第二版)。座談會由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主持。
鐘敬文先生是我國民俗學的創始者和奠基人,創立了“民俗學的中國學派”,被國際同行譽為“中國民俗學之父”。他從青年時代就投身于五四新文化運動,畢生致力于教育和民間文藝學、民俗學的研究,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譽。他晚年參與主持“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的搜集整理工作,任《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主編,為中國民協后來開展的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做了前期理論奠基和人才儲備。他對民間文藝的論述與思考,作為重要理論思想影響和指導著中國民間文藝事業的發展與實踐,在今天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文聯研究員劉錫誠,北師大教授童慶炳,鐘敬文先生后學團隊代表董曉萍,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長蘇雨恒,中華書局總經理徐俊,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等先后發言,從各個方面回憶了鐘敬文先生愛國敬業的一生。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白庚勝,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主任羅成琰,來自中國社科院、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以及鐘敬文先生的生前好友、子女200余人出席了座談會。
當日,高等教育出版社還展出了《鐘敬文全集》的主要著作。據悉,該全集共42冊25卷,1600余萬字。(侯仰軍/文 董大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