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岫現場講評作品
田伯平現場講評作品
龍開勝講評女書家作品
葉培貴現場講評作品
彭利銘點評書作
丁嘉耕現場點評作品
胡濱現場講評書作
本刊訊 每年“三·八”婦女節之際,北京書協都會為首都女書家精心籌劃一場書法創作品評會,今年3月5日正值學雷鋒日,品評會如期舉辦。中國書協顧問、北京書協主席林岫,中國書協理事、北京書協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田伯平,中國書協理事、北京書協副主席葉培貴、龍開勝、彭利銘,北京書協副主席丁嘉耕、胡濱,與首都各區縣50多位女書法家一起,用品評會這種獨特的方式共同慶?!叭ぐ恕眿D女節。
林岫代表北京書協向到場的女書家們祝賀節日快樂,并主持了品評會。她說,北京書協自成立以來,一直很重視“半邊天”女書家的發展,每年的女書家書法創作品評會已成為協會年度例行活動。北京書法界的一些重要展覽,如國際書法雙年展、每年的書法篆刻展,女性書法家參展數量在逐年增加。北京書協正在崛起的一些女性中青年書法家創作實力很強,不可小覷。她們構成了“半邊天”的可觀陣容,呈現出強有力的發展態勢。很多區縣對女書家關注度逐年提高,有的還成立了婦女書法研究部,不定期舉辦交流切磋書藝的活動,很有助于女書家書藝的提高。她強調,實現小康夢、強國夢,離不開文化的積淀、素養的提高。女性在家庭中承擔著更多教育子女的義務,可以說提高女性的文化素養,切實關系到下一代,關系到夢想的實現。她希望各位女書家多讀書,提高綜合素養,不斷擴大眼界和心界。她呼吁各單位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重視并抓好女性文化素養的提高工作,這不僅僅是對女性文化的貢獻,而是對整個社會的貢獻。
田伯平說,今年評品會恰逢學雷鋒日,大家交流切磋、互幫互助共同提高,也可以說是雷鋒精神的體現。北京書協一定竭盡所能服務于首都書法家,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交流學習平臺。
現場的主席團成員依次為女書家們送上節日的祝福與問候,并在兩個多小時的分組點評中耐心細致地講評每幅作品。女書家們都帶來了自己創作的多幅作品,請書法家們逐一點評?,F場女書家們還互相交流切磋學書體會、點評心得,大家紛紛表示每年都很期待這個點評活動,希望這種活動能多舉辦,以便更大范圍地團結首都女書家,擴大女書家陣容,讓更多的女書法愛好者受益。
丁嘉耕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女性書法要走出誤區,書法不是男人的專利。他認為書法是一門適合女性的藝術,可以足不出戶、居家習作。而社會觀念誤導、缺乏自信和毅力、家庭事務繁重等,是導致現實中女書家相對較少的原因。他希望有更多的女性從舊觀念中掙脫出來,從家務中適度解放出來,學習書法,陶冶情操,在學書中受益并提升自己。也希望在新時代有更多的女書家脫穎而出,成長為書法界領軍人物。
品評會現場反饋
■米禹璇(北京懷柔書協)
學習書法十多年了,第一次參與這種活動,與這么多書法名家近距離交流,我激動得有點說不出話了。很珍惜這次面對面點評書作的機會,我把作品請在場的每位老師都看過,他們說得很到位,每位老師都精細地點出了我的不足和弱點。堅持臨帖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古代名家精品碑帖。很希望能再有機會參與這樣的活動,以便在學書道路上少走彎路,學有所成。書法是國粹藝術,是我國特有的傳統藝術,它體現了一種民族精神,我是一名中學老師,希望能在書法的傳播和普及上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馬國宜(北京懷柔書協)
我主要寫魏碑,一直認為只要抓住魏碑的特點應用在每個字上即可,其實不然。我學書法沒少下功夫,越寫越不滿意,但卻找不出問題。平時書友們也會聚在一起交流,但與名家面對面交流、請教的機會不多,很有幸今年是我第二次參加北京書協舉辦的女書家書作品評會。老師們的點評太到位了,都點出我的癥結——書作過于千篇一律,缺少變化。很有幸請林岫主席點評我的作品,我很激動。對老師們無私的指點,我由衷感謝。這樣的品評會一年只有一次,時間有限,有很多問題沒法一次解決。很希望北京書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一些書法培訓或講座,用幾天的時間針對一種書體進行教學和點評,或請一位名家結合自己的創作分享一些經驗和體會,那就太好了。
■李久樂(北京石景山書協)
我退休后在老年大學開始寫字,越來越喜歡,到現在八年多的時間,基本上每天堅持一兩個小時練字,對書法愈發地感到相識恨晚。寫書法帶給我的美妙感受真是溢于言表。學書法使我的精神空間開辟了新的境界,也使我的生活平添了很多趣味。一直很喜歡漢字,接觸書法后,讓我對中國各傳統門類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給我更多機會去深入學習漢字,反過來又加深了對書法的理解和認識。
平時自己寫書法容易形成習慣,壞的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自己看不出問題了。老師看到我的作品即刻點出問題所在,自己恍然大悟。老師的視角更高,可以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一些實際創作中的應用,比如落款如何透氣,如何用落款補書作上的問題,“以章救字”等讓我太受益了。作為一名老年書法愛好者,希望有更多機會提高自己書藝,提高自身修養和精神境界,讓我的夕陽因書法而更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