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場的聽眾
??? 新華社攝影部國際新聞編輯室副主任、2009年“荷賽”一等獎獲得者吳曉凌在兩個多小時的演講中,以“新聞攝影的前世今生”為主題,和參加講座的近200名聽眾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 吳曉凌先從攝影的分類談起,厘清了新聞攝影和其他攝影的共性和不同所在。然后他以“攝影記者”這個詞匯的分析入手,談到了攝影記者與攝影家協會和記者協會的關系比較、新聞攝影與藝術攝影的關系、攝影記者和攝影愛好者的關系以及攝影記者和文字記者工作的最大不同點——現場性。
??? 吳曉凌特別強調了以手機為代表的手持拍攝設備的普及對新聞攝影的改變。他指出,專業的新聞攝影記者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必須保持足夠的進取心與專注程度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其中普通市民楊迪拍攝的《陶然亭地鐵站瀑布》和美國一市民拍攝的“奮進號”航天飛機失事的照片為傳張主流媒體所大量采用的事例被吳曉凌拿來當作范本來講讀:“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人都是專業攝影記者的敵人。我們再快,也沒有他們快。”
??? 新聞攝影中的絕對真實與相對真實的關系是吳曉凌談及的另一個重點。他舉出了眾所周知的《勝利之吻》、《美軍攻占硫磺島》、《解放軍占領南京總統府》等有失真實和流于擺拍的名作來說明,在新聞攝影中要保證絕對真實,兼顧相對真實。“這些照片既然已經成為歷史,我們就不必過分追究了,但是后來者必須提高警惕,以免重蹈覆轍。”他說。
??? 在講座的后半部分吳曉凌主要和聽眾分享了他自己的國內作品、國外作品、新華社2010年度國際照片、家人生活照片等四個系列的作品。在一邊分享一邊講解的過程中,他將自己的拍攝心得一一道來,聽眾們聽得津津有味。最后,吳曉凌建議聽眾說:“作為以攝影為職業的人,很多拍攝都是任務性的,有時候不能選擇拍攝的對象;但是作為攝影愛好者,我希望大家把目標更多投向自己身邊的生活,將來你會發現你拍的照片的意義。”言畢,在場的200余人用熱烈的掌聲向吳曉凌老師表示感謝。
??? 本次活動由新華社遼寧分社圖片中心、《攝影世界》雜志社、尼康映像儀器銷售(中國)公司、大連三環影視器材有限公司主辦。尼康公司技術代表王冉在講座開始前向聽眾介紹了尼康在高端、中端市場的主打產品;新華社遼寧分社圖片中心主任任勇、大連三環影視器材公司總經理劉維平、《攝影世界》編輯李笑天、《大連日報》攝影部主任王大斌一并來到了講座現場,講座由李笑天主持。
??? 在講座休息間歇,王大斌、任勇、吳曉凌分別為到場的聽眾抽取獎品,共計60名幸運聽眾獲得了《攝影世界》特制水杯或者尼康攝影背心等獎品。
聽眾簽到
王大斌在為到場聽眾抽獎
吳曉凌在講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