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由中國攝協組織的“送歡樂、下基層”慰問團深入青海省玉樹州、甘肅省舟曲縣、吉林省吉林市、云南省曲靖市等在2010年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的地區開展慰問活動,將祝福送到基層群眾身邊——
“全家福”映照全國人民的祝福
中國攝協在元旦春節期間組織的“送歡樂、下基層”活動已持續多年,至今已先后走進全國近20個省區市,深受群眾歡迎,在業內也享有廣泛贊譽。2010年我國多個地區遭受自然災害,對此,中國攝協積極行動起來,特別組織了由協會主席團、分黨組領導帶隊,中國攝影金像獎得主和著名攝影家組成的慰問團,深入災區開展慰問活動。中國攝協分黨組強調,要把此項工作作為重要的惠民舉措;要帶著深厚感情走進基層、走進群眾,寫百姓故事、為人民放歌,切實做到把溫暖和歡樂送到基層、送給群眾。
去年年底,中國攝協先期組織了兩支慰問團在廣西、四川開展活動。今年1月,“影像感動中國”聯誼會一結束,中國攝協連續派出4支慰問團在全國各地開展活動。1月12日至14日,以中國攝協副秘書長解海龍為團長,攝影家于志新、梁達明,青海省攝協主席蔡征等組成的慰問團,進入海拔3700米的青海玉樹災區,在臨時搭建的帳篷和重建的新居里,為受災群眾、抗災部隊官兵和通訊保障單位拍照。1月21日至25日,以中國攝協分黨組成員高琴為團長,攝影家朱恩光、宋剛明,甘肅省攝協副主席張積福、杜雨林等組成的慰問團,翻山越嶺來到甘肅舟曲,先后走訪了受災最嚴重的三眼村、壩里村、瓦廠村、東街村和羅家峪等村莊,為抗災工作中表現突出的19個模范家庭、上百位群眾拍攝全家福等照片。此外,由中國攝協副主席王悅帶隊,攝影家惠懷杰、張德文、李春華組成的慰問團深入溫總理視察過的旱災區云南曲靖市陸良縣蔡光營村和少數民族聚居的羅平縣羅布格鄉臘者村進行慰問。由中國攝協副主席王玉文帶隊,吉林省文聯副主席張呈祥,攝影家劉雷、東哈達、潘永順組成的慰問團來到遭受洪災的吉林省吉林市二道甸子鎮暖木新村、中勝新村等地開展慰問活動。攝影家的到來為基層群眾帶來了歡樂,他們每到一地,當地群眾紛紛穿上節日盛裝,讓鏡頭記錄下自己最美麗的時刻。在舟曲東街村,在抗災斗爭中結下深厚友誼的5戶村民20多人拍下了一張具有特別意義的“全家福”;在吉林市二道甸子鎮,家家都掛起大紅燈籠,燃放鞭炮歡迎攝影家登門。特別是今年慰問團攜帶打印機和相框,現場打印裝裱贈送照片的做法,更是給基層群眾帶來了驚喜。在玉樹抗災部隊的營地,一位戰士拿著剛剛打印出來的照片興奮地告訴記者,這是他春節寄給家里最好的禮物。
慰問團所到之處,各團體會員、基層攝影人都積極行動,配合慰問團的工作。特別是剛剛受到表彰的抗災優秀攝影家曹禮讓、常寧、荀皋、王萍、孫寶華、陳子平等,他們隨同慰問團開展工作,既做攝影家,又做工作人員,為活動順利完成作出了突出貢獻。攝影家們利用工作間隙與基層影友交流,推動了當地攝影藝術水平的提高。舟曲慰問團的全體同志還參加了甘肅省攝協舉辦的“影像感動舟曲”新春聯誼會,向甘肅攝影人送上新春的祝福。玉樹慰問團的幾位攝影家不顧高原反應,為當地影友舉辦精彩的攝影講座。舟曲籍“2010抗災救災優秀攝影家”張寶明因災后重建工作繁忙,未能出席在北京舉行的表彰活動,慰問團為他專門舉行了頒獎儀式,高琴代表中國攝協將金燦燦的獎牌掛在他的胸前。張寶明激動地說,一定要帶領身邊的攝影人,記錄下舟曲重建工作的點點滴滴,用手中的相機為家鄉的建設多作貢獻。
慰問活動中,災區群眾堅強、樂觀、積極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攝影家。初次參加活動的宋剛明說,參加這樣的活動,不僅僅要把群眾做為拍攝對象,更是要把群眾當做老師,學習他們不怕犧牲直面災難的精神,從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在抗災精神的感召下,參加活動的攝影家滿懷熱情,克服嚴寒、海拔高等困難,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從蘭州到舟曲要走將近500公里的山路,但攝影家們下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相機為群眾拍攝。云南少數民族群眾平時拍照機會很少,為了讓更多的群眾拿到照片,攝影家們每天都要整理和打印圖片到半夜。特別是蔡征,在因急性肺炎曾緊急住院的情況下,還隨團奔赴高原,充分體現出中國攝影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攝影家的工作也贏得了災區群眾的認可,在二道甸子鎮,群眾特地趕到攝影家駐地送來了“送歡樂下基層,驅嚴寒暖人心”的錦旗。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