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藝>攝影>資訊

      荷賽年度照片的一連串問號背后——PS限度:“形容詞”用法及規則之變

      時間:2013年03月18日 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 作者:

        荷賽過后,肯定會有各種“八卦消息”傳出,關于年度照片《加沙葬禮》,一連串問號正紛至沓來。

        率先發難的是照片上傳網站PhotoShelter的首席執行官村林(Allen Murabayashi),他的疑問是:為什么得獎者的作品好似電影海報?在文章中,他提出:“照片的真實感降低,過度修飾,讓我們面臨著誠信危機。假使新聞攝影的目標是告知真相,那么這種做法會讓我們身陷迷霧。”
        而最終引爆這個話題的是法國博客作者安德魯·昆戴爾(André Gunthert),他貼出了一張對比圖,是大獎攝影師獲獎作品發表在丹麥一家報紙頭版時和參加荷賽時的對比。可以看到,參賽照片整體色調從原來的暖色變成了死灰。安德魯對這種改變持否定態度,并引用法國一家媒體的評論指出:攝影師的調色似乎是在把一張抓拍照片變成繪畫。結果當然很令人震驚……但它的缺點在于,這種做法只是為了增強情緒。這是在催淚,而不是催人思考。
        但是,這種關于PS限度的爭論,在作者沒有觸及底線——增加和減少任何視覺元素時,變得非常麻煩,這也向來是新聞攝影領域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它討論的是一種新聞攝影美學上的正確性,因為技術的發展,攝影記者的詞匯變多了,這些形容詞怎么用就成了一個問題。
        荷賽評委對此持肯定態度,一位評委的回答是:“當目標是為了美學上的追求,我不認為這有任何問題?這就好比記者在文章里一開始會寫:烏鴉盤旋在戰場……”另一位評委則談道:“評委調閱了攝影師的全部RAW文件,認為他的調整并非是為了什么隱瞞,他沒有為了強調鮮血而做調色,也無任何遮蔽事實的行為。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傳統暗房里被允許的。”
        關于Photoshop的使用限度,我們的行業標準至今還停留在向暗房看齊的這個底線,這實在有些無可奈何。美國攝影記者協會的唐納德·韋斯利(Donald R. Winslow)也就這一事件專門撰文,他提醒大家注意,在這樣一個比賽中,評委的意見就是在設立一些新的行業標準,年輕人可能就會照著這樣去做了。那我們更應該審慎思考。
        唐納德聲稱,自己使用Photoshop多年,熟知這種軟件。他請大家仔細看調整的圖片:從左到右的6個男人的臉,裹尸布的色溫,兩個孩子臉上的光線和層次,人群頭頂上背景的那一點點煙霧,天空的密度,以及照片中左上方墻面的陰影。
        唐納德發出疑問:這些處理,是可以寫進教案的,無關緊要的,還是應該值得討論的呢?
        這些問號無法立即給出答案,觀察在這些帖子下面的留言,正反兩方陣營是五對五的膠著狀態。
        我自己的觀點是不予鼓勵。我們應該把技術給攝影記者帶來的攝影語言表達空間的增強,能動且謹慎地使用,用來抒情而不要煽情。從事實層面來看,照片背景中的那個男人——其衣服的顏色由藍色變成土黃,這不符合攝影記者的職業準則。更進一步講,把照片變成電影海報,就好比把災難變成電影錄制現場,這種看電影劇照的感覺,無益于讀者接近新聞事實,攝影者還是把自己放到了偷窺獵奇的角色上。
        不少人都從一個非常寬泛的攝影的定義來看這張照片的調色,并將問題投射到自己身上——我也是一個攝影師,我是否可以這樣做?很多人得出了肯定的答案。
        我們心中并沒有一個攝影記者的形象素描。
        外灘畫報的記者劉旭陽采訪了這位大獎獲得者,他本人對此的看法是:在沒有photoshop前,攝影師們也會在暗房做些后期調整的。
        記者工作的要義之一就是要盡可能地以接近原貌的方式呈現事實,這其中有規范也有技巧,外行看來簡單,內行自己深知其困難:一手材料的獲得,事實的再三確認,都耗盡心力。
        這里自然還有主觀選擇,但卻不能因為有人為因素的存在,就輕率地認為可以不必追求客觀。對一個記者來說,他的痛苦就在于,明知不能獲得百分之百的真相,卻要一直努力去追尋它。這大概就是這個職業的責任感,并非是那種想要用一張照片改變現實的宏大愿望。當下信息龐雜,并且都指向個人需要,可能會讓我們忽視對一些公共話題的事實書寫。史官存在的價值是,如果沒有基本事實,謊言就找到了滋生之處。
        網上的各種評論中,我比較認同河南日報攝影記者陳更生的觀點——道德標準一直是考驗攝影師的重要選擇,歷史真相是留給后人最基本的東西,攝影師要有史料價值觀和操守。
        但這似乎已經成了上一代攝影記者們的思想,書寫歷史的意識在一些年輕人的頭腦里變得淡薄。你是否會去想:站在未來,人們如何看這張照片?
        有人提出,如果變成黑白豈不是修改更大?這個觀點忽略了受眾的解讀。新聞照片是一個交流的文本,我們追求事實準確,是不能讓受眾產生誤讀。讀者在閱讀黑白照片時,會建構他們對顏色的想象,卻不會認為那就是真實的顏色。但看到調色后的現場穿著灰色衣服的人,就會想當然地認為那衣服就是灰色。當然,你也會發現,黑白并非是一個很好的敘述事實的手段,色彩缺失讓它變得抽象。
        談到受眾與傳播,自然要提到受眾視覺素養的提高導致的對照片解讀的變化,以及傳播技術發展對照片呈現的新要求。南方都市報攝影記者賀頓和《壹讀》雜志圖片總監翟紅剛都提到呈現介質的技術性要求對色彩的需要:“因為現在刊物和閱讀習慣都傾向電子化,低飽和在各種顯示屏的主動光源下表現好,高飽和在傳統紙面刊物需要借助反射光源的情況下表現好尤其是雜志。這也是大勢所趨,給雜志拍東西的思路就跟平時完全不同。”
         這些事實都很重要,其實這個討論并非一定要因循守舊,我們更需要獲得一些適應當下的新準則,其中有不變的,但肯定也會有變化的。
        有人評論說,World Press Photo(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簡稱荷賽)既沒有World,也沒有Press,剩下的只有Photo了。針對荷賽的爭辯,也許會讓我們發現,它其實并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新聞攝影”比賽,它也沒法做到,否則,“世界新聞比賽”也早就該應運而生了。
        為何在我們的行業里會出現這樣一個雄心勃勃的世界級比賽?荷賽的積極意義是,針對攝影記者在媒體的邊緣地位,它用一個新聞攝影大家庭的概念讓攝影記者找到身份認同,通過強調攝影的視覺表現力,使得這一群體擺脫尷尬的“記錄員”的劣等地位。但除此以外,在“新聞”層面上,這個比賽是無法深入觸及的,因為如果想要深究這點,就絕對不可能存在一個具有共識的世界比賽。
        荷賽是一個文化符號,視覺的、政治的,內中包涵各種隱喻,它又是一個行業標準,代表新聞攝影的流行趨勢,為年輕攝影師所參照。而這恐怕也是荷賽必須被討論、被八卦的原因。當然,所有的這些爭議,都對事并非對人,這是一個形成良性的討論環境的關鍵。
      (編輯:單鳴)
      會員服務
      刺激无码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AV大片在线无码永久免费|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日日摸日日踫夜夜爽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字幕国产91| 最近免费2019中文字幕大全|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91天日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 超碰97国产欧美中文|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最好看2019高清中文字幕| www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毛片精选| 一本色道无码不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