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編導張繼鋼耗時七年的傾力之作、大型原創音畫舞劇《千手觀音》,將于4月28日―5月1日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
舞劇以千年傳說和傳統文化為主題,通過12段唯美的舞蹈、12幅精致的畫卷、12首動聽頌歌的全新敘述,生動詮釋了三公主舍己救難、最終化身千手觀音的佛教傳說故事。
歷時七年再現春晚經典
2005年的央視春晚,舞蹈《千手觀音》艷驚世人。7年后,張繼鋼再次為觀眾帶來了原創舞劇《千手觀音》。雖然兩部作品的名字相同,但兩者卻有著本質的不同。舞劇《千手觀音》已經從一個舞蹈作品變成了一部大型舞劇。
多樣語匯豐富表現手段
《千手觀音》匯集國內一線創作團隊,特別邀請了美國著名作曲家VIadimirLande擔任指揮,德國著名音樂人DirkFischer擔任錄音,俄羅斯圣彼得堡愛樂交響樂團演奏、合唱團演唱。在音樂上,《千手觀音》大膽舍棄了多數傳統舞劇以喧鬧和激烈沖突來吸引觀眾的方式。舞美則突破了晚會舞臺的限制,利用劇院大場地和最先進的技術,以一塊12.5米×9.5米的巨大LED屏幕作為演員起舞的圣壇,并通過升降、傾斜、旋轉,呈現出變幻萬端的意境。
全陣容呈現恢宏場景
該劇自2011年初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后,目前演出已逾百場。此次登上保利劇院,最大限度地呈現了舞劇全貌。除了炫目、恢宏的LED布景,200余人的舞蹈隊伍也將獨舞、雙人舞與群舞各自的精彩發揮得淋漓盡致。結尾處的超大型群舞千手千眼則動用200余演員,幾百雙手臂如孔雀開屏般在觀世音身后綻放,再一次創造出與舞蹈全然不同的視覺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