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由中國作家協會、新疆作家協會共同主辦的“新疆少數民族作家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代表中國作家協會,歡迎到會的新疆朋友們,并向為新疆少數民族文學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作家、評論家、翻譯家、文學組織工作者表示誠摯的敬意。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李敬澤,新疆文聯主席、新疆作協主席阿扎提·蘇里坦,新疆文聯副主席、新疆作協常務副主席董力勃出席會議并講話。
鐵凝說,新疆的文學和藝術構成中華民族偉大傳統中分外絢爛多姿的篇章。這里的人們對這片土地上的杰出作家和詩人由衷地尊敬,而這里的作家和詩人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滿懷虔誠和自豪。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新疆少數民族文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各民族詩人和作家以高昂的創作熱情,積極參與到中國文學繁榮發展的歷史進程之中,創作了眾多生動表現新疆各族人民精神風貌的優秀作品。他們用手中的筆書寫著對人民和大地的深情、對祖國的熱愛、對中華民族共同理想的認同,為中國當代文學提供了新鮮、獨特的藝術經驗。
鐵凝指出,文學的偉大力量在于溝通人們的心靈,把人們內在地聯系在一起。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的文學是中華各民族人民緊密團結的重要精神紐帶。黨和政府歷來對少數民族文學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對廣大少數民族作家滿懷信任和期待。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向全國各族人民發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號召,我國少數民族文學正在迎來繁榮發展的黃金期。大力推動少數民族文學發展,想方設法促進少數民族文學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是中國作協的重要職責。我們一方面要認真研討少數民族作家在創作上的得失,激勵他們取得更大成績,另一方面要把這些作家介紹給全國文學界,介紹給更多的各民族讀者。
鐵凝強調,歷史一再證明,中華各民族文學之間的對話、交流、相互切磋和學習是中國文學保持旺盛活力的重要保證。在這里,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之間的互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疆有一批長期堅持少數民族文字翻譯工作的翻譯家,他們默默地站在作家的身后,他們的工作不僅促進了文學的傳播,也豐富和擴展了祖國各民族的語言。中國作協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少數民族文字的文學創作,得到了廣大作家、翻譯家的熱烈響應,這讓我們更有信心,也更有緊迫感。我們將認真研究新機制、新辦法,繼續積極推動少數民族文學的翻譯和傳播。中華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偉大的時代為各民族作家的創作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在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少數民族作家負有重要的文化責任,少數民族文學的前景光輝燦爛,一定會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的發展。
此次研討會是中國作協繁榮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系列研討的第四次會議。研討會集中研討了買買提明·吾守爾(維吾爾族)、夏侃·沃阿勒拜(哈薩克族)、朱馬拜·比拉勒(哈薩克族)、博格達·阿布都拉(維吾爾族)、夏木斯·胡瑪爾(哈薩克族)、阿里木江·司馬義(維吾爾族)、帕爾哈提·伊力牙斯(維吾爾族)等7位作家及他們的作品,并整體觀照新疆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就新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現狀、在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進一步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等議題展開討論。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少數民族文學是我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其中各民族作家用本民族語言創作的作品,又構成了我國多民族社會主義文學中一道獨特的風景,對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學發展都形成有力的推動。新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作品幽默風趣、浪漫樂觀、內涵豐富,充滿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和綺麗的想象力。近年來,新疆少數民族母語創作和翻譯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文學交流和少數民族文學翻譯工作不斷增強,許多少數民族作家以母語創作的作品得到及時翻譯與推介。這些作品在表現時代精神、拓展題材、開掘主題,在形式、風格、流派多樣化上,都有了新的發展,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共同進步,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各民族作家團結一致,辛勤筆耕,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一起構建起當代新疆文學五彩繽紛的藝術畫廊。
新疆少數民族作家、評論家及在京的部分學者、評論家艾克拜爾·米吉提、包明德、吳秉杰、葉延濱、尹漢胤、梁鴻鷹、何向陽、王山、石一寧、賀紹俊、陳福民、艾克拜爾·卡德爾、王干、艾克拜爾·吾拉木、肖驚鴻、納楊等參加了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