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藝>文學>資訊

      蘇玲:文學離不開對人性的思考

      時間:2013年03月20日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

        戰爭究竟是正義還是非正義?戰壕里的戰士,究竟是高大全的英雄,還是普通的凡人?對于戰爭,究竟是向往和歌頌,還是悲憫和思考?文學究竟是意識形態的延伸,還是對人性的探索?這是瓦西里耶夫之前的俄羅斯文學家們反復爭論的話題。

       

        顯然,瓦西里耶夫是中庸的,在《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人既被傷害,也在成長,蘇玲說:“純潔、善良、美好,在戰爭中悲劇性地毀滅,然而戰爭中的人們,也在慢慢成長。”

        這就是瓦西里耶夫,這就是《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它顛覆的不僅僅是“正義的戰士光榮偉大,侵略者卑鄙拙劣”的浪潮,同樣也顛覆了“戰爭罪惡暗黑論”。他讓人們記住傷害,學會成熟。

        回望 黎明之前的交鋒 

        在《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之前,俄羅斯戰爭文學經歷了兩次截然不同的思潮,針鋒相對、南轅北轍。

        要認識瓦西里耶夫,需要了解這兩次不同的文學潮流。蘇玲說:“俄羅斯有非常強的戰爭文學傳統。衛國戰爭之后,俄羅斯戰爭文學第一次浪潮來臨,英 雄主義的激情正濃,理想主義方興未艾,文學作品著重描述人們對于正義戰爭的歌頌,對于侵略者的痛恨。在當時,戰后人們對于英雄的贊頌,原本對于凝聚民族精 神有很好的作用,但很快走上了極端,場景宏大卻單調,人物開始變得臉譜化、簡單化。所有的英雄人物都是高大全的,沒有人性的矛盾與沖突,理想化和英雄化的 人物成為文學塑造的主要方式。代表作比如愛倫堡的 《暴風雨》和法捷耶夫的《青年近衛軍》。”

        然而,時間在不斷流逝,戰爭的余韻慢慢變淡,使得人們重新思考戰爭的真相。“英雄英明神武,敵人卑劣膽小”的模式不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蘇玲 說:“上世紀50年代左右,戰壕真實派開始出現,他們著重于以純粹的人性尺度去創作,去渲染戰爭的恐怖和非正義,試圖重新發現戰爭中真實的人性。以巴克拉 諾夫的《一寸土》、邦達列夫的《最后的炮轟》、貝科夫的《第三顆信號彈》等為代表,這些作家大多曾親歷戰爭,他們的故事常限于局部的戰場,短暫的時間之 中,不注重描述赫赫的戰功,而是以普通的士兵、下級去發現可見的戰爭,往往渲染戰爭的殘酷、恐怖,人類求生的欲望,甚至描寫許多膽小鬼、逃兵、叛徒,并且 多有同情,使戰爭文學從崇高熱血的極端走上另外一個極端。”

        貢獻 光明與黑暗的融合 

        前進一步是光明,退后一步是黑暗,這就是黎明,黑暗與光明同在。在戰爭文學的兩種極端中,瓦西里耶夫似乎找到了一個平衡的支點,1969年,瓦西里耶夫發表了《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一時間,文壇震動。

        蘇玲說:“瓦西里耶夫糾正于戰爭文學的兩種極端,既離開了高大全式的塑造,也沒有走向否定戰爭的道路。他在人性的主體上,重新思考戰爭。和戰壕 真實派不同,雖然描述的也是局部戰爭,但卻聯系著各個戰場,甚至戰爭全局。戰爭究竟合理還是不合理,正義還是非正義?《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表現出了一種矛 盾和困惑,在面對侵略者的時候,作者表現正義戰爭的合理,但站在整個人類發展的全局,作者又認為戰爭是不合理的。這種選擇的艱難,其實也正是思考的艱 難”。

        與戰壕真實派不同,瓦西里耶夫被稱為“新戰場真實派”,蘇玲說:“戰壕真實派、戰場真實論表現的是人在戰爭的恐懼,在《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 表現的卻是人在戰爭中的成長。瓦西里耶夫并不否認戰爭對于人性的傷害,但是人們也在悲傷中學會堅強,在戰爭中逐漸成長和成熟。既超越了俄羅斯戰爭文學第一 次浪潮中高大全的完美英雄、理想人物論,也超越了真實派的殘酷寫法,對于戰爭與人性,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思考”。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出版以后,獲得了許多文學大獎,迅速風靡世界,它所改變的電影也備受稱贊,先后獲得全蘇電影節大獎、威尼斯電影節紀念獎等。

        影響 中國文學的超越 

        回顧俄羅斯文學在上個世紀中葉的流變,在瓦西里耶夫去世的時候,重溫他的作品,重溫他所處時代的文學,對于今天的我們,依舊值得重新思索。對于發現中國文學的流變,也同樣不無裨益。

        蘇玲說:“蘇聯時代的文學,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意識形態關系非常緊密。在戰爭文學的第一次浪潮時代,小說并非最發達的文學形式,詩歌、情景劇等 都比小說更加發達,這和當時那種昂揚的時代精神,人們對于英雄的需要都有關系。但是后來,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逐漸走向極端,偶像化、臉譜化、簡單化的形 象,忽略了對人們本身的發掘,這是時代的局限,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獨特的文學,可能與今天的思想有別,但并非全無意義。”

        實際上,蘇聯時代的文學也影響了20世紀中國的文學,蘇玲說:“中國基本上復制了蘇聯文學的發展過程和模式,包括作家協會這樣的機構,也是蘇聯 模式。在戰爭文學領域,第一次浪潮中《青年近衛軍》中那種忘我、崇高的理想式塑造,同樣影響了當時中國的文學,比如《保衛延安》、《林海雪原》、《鐵道游 擊隊》都以愛國主義、崇高的軍人使命為主題,在當時確有意義,但也失之簡單。上世紀70年代末,《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傳入中國,同樣影響了無數中國人和中 國的作家。當然,開放以后,中國文學也有了新的發展,更有超越,比如莫言的《紅高粱》,毫無疑問是對世界戰爭文學的一種貢獻和補充,更有自己獨特的文學價 值,并非僅僅沿襲蘇聯文學。”

        審視 在黎明中重新思考 

        最近以來,戰爭題材的藝術作品再次火熱,特別是抗戰題材的電視劇。據報道,今年年初,就已經有十八九部抗戰片準備播放。批評者戲稱為“打鬼子過癮”,著名編劇高滿堂也批評“去橫店一看,四五十個劇組都在‘打鬼子’”。

        然而,戰爭題材的火熱沒有引來多少喝彩,批評反而不少,抗戰劇中時常出現的諸如“手榴彈戰飛機”、“大刀拼機槍”等背離歷史真實,也背離現實常識的現象,引起了許多人的反感。

        對此,蘇玲說:“今天的許多影視作品,對準的是娛樂需求,商業化的操作,只考慮市場,而忽視了藝術本身的真實和思考。投觀眾之所好,只為過癮、 崇拜技術、追求感官上的娛樂,但是失去了心靈的感動。為什么直到今天,《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仍舊能被人們喜愛,就是因為它有文學的底蘊,有對人本身的思 考。缺少文學性和藝術性,缺少對歷史的敬畏,缺少對人性的思考,僅僅簡單地把過去的戰爭場景當做娛樂品,不僅不能獲得人們的認同,也是對我們自己的歷史和 苦難的遺忘。”

        在《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發表44年后,在瓦西里耶夫去世的時候,重新想起這本經典,或許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新的思考,蘇玲說:“經過時間考驗的 才會成為經典。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好的、缺少的,可能僅僅是追求經典的信念。如今,《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能夠再次引起人們的回憶,其實也是對經典、對高文學 性的作品的呼喚和懷念。當然,經典的故事,前輩作家們曾經經歷過的道路,也讓我們對于戰爭,對于和平,對于人性本身乃至對于文學都有機會再一次重新審視和 思考。”

      (編輯:路濤)
      會員服務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资源|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观看麻豆 |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色欲A∨无码蜜臀AV免费播|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免费在线中文日本|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第一页|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a最新无码国产在线视频|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 成人无码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国产高清无码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