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藝>文學>作品展示

      元宵:“一國之人皆若狂”

      時間:2013年02月25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施立學

        那是萬里清空剛剛捧出一輪新月,燈輝月華里,一個古老民族正歡度的盛大節日;那是寶馬雕車香滿路,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春節的繼續與高潮,演繹在中華大地上的狂歡節。新月初圓時刻,“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上元佳節,鋪展于長街的一樁樁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風俗事象終現去脈來龍,猶似一只只元夜燈虎,待人射伏。

        當年的隋煬帝楊廣,每年元夕何以舉行盛大燈會,招待外國使者,以夸耀中國富庶;氣象萬千的大唐,何以元宵張燈,風氣大盛,唐玄宗下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大放燈燭三夜,八十尺高燈樹百枝,聳立高山之巔,百里矚目;宋代較唐,何以燈節多了兩夜,規模愈加盛大,果真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每逢燈節開封府所有街巷,燈燭齊燃,“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四十里燈火不絕,且放燈天數多增加,有時竟達一月;而元明燈市,依然可比唐宋,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在南京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盞,明成祖朱棣于永樂年間,在午門大立燈柱,在中華門外開辟懸燈專區,是時,家家戶戶均制巧燈,相互貿易;清代何以燈市依然繁榮,正月十三上燈,十四試燈,十五、十六正燈,十七罷燈,張燈五夜。張燈不待月高升,正月初十以后,春燈紛紛初露,市面上何以賽燈、斗燈,風起云涌?恰如東北一首歌謠所說:“東也是燈,西也是燈,東南西北鬧哄哄。觀長的,是龍燈;觀短的,獅子燈;蝦米燈,犁彎形,一縮頭來一伸頸;拄拐棍的是老漢燈;搖搖擺擺相公燈;扭扭捏捏媳婦燈;羞羞答答大姑娘燈;果子燈,半邊紅;梨兒燈,黃澄澄;香瓜燈,香噴噴;蓮花燈,在水中;老虎燈,往前行;貓兒攆的是老鼠燈;青枝綠葉葡萄燈;紅瓤黑籽西瓜燈。”賽與斗,為了炫耀字號,廣大門庭,祈望功名富貴。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狂歡樂團圓。看燈月交輝,照如白晝,想織女牛郎,元夜提燈出來,怕以為人間天上,又現一脈迢迢銀河。

        元夜何以長街魚龍舞?龍以草、竹、木、紙、布等扎制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多為九節、十一節、十三節,最多可達二十九節。龍燈的耍法有多種,九節以內側重于花樣技巧,或龍頭鉆檔子,或頭尾齊鉆,或龍擺尾,或蛇蛻皮;十一節以上側重動作表演,時而金龍追逐寶珠,飛騰跳躍;時而入海破浪,時而飛沖云端,令觀者顧盼躲閃,大有真龍下界之勢。隨著跨雨水與驚蟄的元宵臨近,龍文化意識愈發強烈于民間,春耕在即,人們活在龍的世界里,風調雨順對于生產、生活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人們渴望得到龍的庇佑,于是元宵舞龍及龍燈堂而皇之地走上長街。

        狂歡離不開舞獅子,亦稱獅子舞。傳說漢章帝時,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頭大如篩、口大如盆的猛獸,因長了一身金色的毛,人稱金毛獅子。人們仿獅子撲跌、打滾、抖毛、吼叫動作,以竹、木、泥做成獅子頭,以麻為獅皮,創造了獅子舞。耍獅子南北各有不同,南方獅子大頭凸額,皮毛有斑點和花紋;北方獅子舞,一鋪獅被,將獅外形全部遮蓋,舞者只露出雙腳,有兩人合作,扮一頭大獅子,一人扮作小獅子,另一人扮作武士,手持繡球作為引導,并先開拳踢打,惹怒獅子起舞,再配以京鼓、京鈸、京鑼等京劇樂器,真是樂聲抑揚,動作合拍,生動活潑,惟妙惟肖。

        狂歡之夜,誰見過老虎上街?虎乃獸中之王,盛會之時,焉能缺席?虎在哪,虎隱在燈謎中。猜燈謎,亦稱射虎。燈謎,就是平常歲月里的家庭婦女“破悶兒”讓孩子猜,它的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通過對外形、特征的描繪,使猜謎者想起謎底,如“麻屋子,紅帳子(籬笆墻),里面住個白胖子”,謎底為花生。燈謎用格,謎格多至百余,如秋千格、卷簾格、乙上格、雙鉤格、梨花格、白頭格、玉帶格、粉底格、徐妃格、求凰格等等。燈謎無論有格無格,猜射的難度都很大,人們將這種“文義謎”比作虎,猜謎又稱打燈虎,喻猜謎如縛虎、射虎一樣難,偶然猜中,那謎底真如猛虎一樣從斜刺里殺出,讓人猝不及防,狂歡夜之虎,其勢威猛,絕不亞于漫舞長街的龍與獅。

       

      高蹺 王弘力

        狂歡夜的燈火小鰲山,可承明月,可與天接,何以人也長了個兒?秧歌隊高蹺,作為民族傳統藝術,源遠流長,早在漢代就有高蹺的記載。關于高蹺的源起,向有三說,一說源于東北民族的采擷,樹上有果物,人不能及,故用高蹺;二說源于戰爭,涉水過河,踩高蹺追趕敵兵;三說源于救駕,有位老將軍,佯踩高蹺為游戲,高蹺中空藏兵器,救主。與高蹺齊名的是跑旱船,亦稱蕩湖船,女子雙手持竹木制作的船型道具,艄公持櫓,在旁做劃船狀,邊行邊舞,似行于水上。

        狂歡之夜,笊籬姑姑也上街。一把竹編笊籬,在凸面上糊白紙,在紙上畫出姑娘的臉,涂胭脂,扎彩巾,戴絨花,即為笊籬姑姑,選一聰明、伶俐、漂亮、不說謊的十三四歲少女,打扮得花枝招展,手捧笊籬姑姑,走進人群。人們用高粱燒酒澆小女孩的頭,邊舞邊唱:“戴上花,披上彩,笊籬姑姑下山來,啥時來,快快快,扭扭搭搭招人愛。”“笊籬姑姑下山來,十五、十六看燈來。梳的什么頭,四閃頭;抹的什么油,桂花油;龍鳳簪,左右插,如意鉤,帶珠花;珠花,翠花,金銀花,還有絨乎乎羽毛花……坐的什么車,騾子駕轅花轎車。青走水,繡河山,大紅頂子四中鏈;綠轎圍子紅轎頂,四個飄帶繡金龍;雙套馬,賽蛟龍,四蹄踏開一溜風,下了山,干什么,跟著大伙看秧歌……”笊籬姑姑正史少有記載,傳說原為一村姑,一日在河邊洗菜,曾將笊籬拴上紅繩,作為小船,渡送了被明軍追趕的清太祖努爾哈赤,被滿族奉為女神。人們以歌舞形式,表達對她的崇敬與紀念。

        元夜何以期許月上柳梢頭?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有《青玉案·元夕》一詞說:“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月光燈影里,也是男女青年互相接觸,自由地表達愛情的極好機會。歐陽修有《生查子·元夕》詞:“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描繪了“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的動人情景。早在遼代,東北生女真即視此日為“放偷”,“縱偷日”,男女之間搶先往對方臉上抹黑,俗稱“打畫墨(音迷)”。在人們是日“遇偷而笑”的心理中,暗含了女真人曾有過的偷婚習俗遺風。“黃土打墻墻不倒,小伙跳墻狗不咬”,是今日東北元宵情人節的真實寫照。

        元宵,一個繽紛絢麗的風俗,傳承兩千余載。鬧元宵,鬧者,旺盛也,狂放也。和著新年新歲萬戶千家大團圓,天遂人愿,天人同慶。元宵的花炮讓城鄉不夜,元宵的燈盞融入星空。中國的狂歡節,燦爛花燈是對圓月的回應,滿城煙花爆竹歌舞是對天地的感恩,承天地福祚,盼新年新歲,康泰吉祥,更上一層高樓。元宵,狂歡之夜,月圓人團圓,四海之內,民族大團圓,圓似高天一輪新月。此謂《禮記·雜記下》:“子貢觀于蠟。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

      (編輯:單軒)
      會員服務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2024最新热播日韩无码|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avtt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无码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精品一|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最近完整中文字幕2019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人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蜜臀av无码人妻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丰满白嫩人妻中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