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了個隱形殺手,當時他正在攫取我的生命,雖然他很隱蔽,幾乎是悄無聲息,但我發現他了!——當時我正在陪媳婦兒看電視!
有人把現在的電視稱為廣告匣子真是太貼切了,以前的電視是節目插播廣告,現在的電視是廣告插播節目,如果不想看廣告,就得不停地換臺。有人調侃說看電視的一大樂趣就是不停地換臺,其實不是我們想換臺,而是廣告真的太多。
并且聰明的編導們肯定是充分學習了評書結尾“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手段,總是能夠把握在情節的轉折處、節目的高潮處、故事的結尾處、懸念的揭開處,適時地插播廣告,讓你腦門充血,卻又欲罷不能。
其實,為了平復因為廣告多而給觀眾帶來的不滿情緒,電視臺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也想了很多辦法,如:在屏幕的下面弄一行小字,播一些保健知識、節目預告、謎語笑話;在屏幕的上角弄個倒計時,讓你對廣告的長短有個心理預期等。
媳婦兒對調解類節目情有獨鐘,家長里短、婆媳紛爭看得津津有味。那天調解到了關鍵時刻,恪盡職守的廣告如約而至。廣告出現,我看屏幕右上角的倒計時顯示120秒,便想換個臺。被結局勾引著的媳婦兒卻堅持不讓換,說以免錯過。于是我便盯著倒計時的時間盼望著廣告早點結束。
就在那時!就在那時!我忽然發現電視屏幕上的時間走得非常慢,倒計時的數字每變一下似乎都比1秒鐘要長得多!難道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生作用了:因為我對電視節目的渴望,導致我對廣告時間的厭煩,從而時間對于我來說變慢了?
為了驗證這個偉大的科學道理,我掏出了手機,調到秒表一對,我大驚失色,電視上倒計時秒鐘的數字變一下,我的秒表走了一秒半。血液翻滾著涌向我的大腦,我的眼睛一陣模糊,我突然就看到了那個隱形的殺手,他手中的利劍正插在我的身體里,鮮血正從傷口里一滴一滴地流出!
魯迅先生有句名言: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這不正是謀財害命嗎?觀眾以為是兩分鐘的時間,其實是三分鐘,被悄無聲息、殘忍無情奪走的一分鐘時間,變成了電視臺寶貴的一分鐘的廣告費。按每小時兩次廣告,一天24小時,就會在無形中奪走觀眾48分鐘,一年就是17520分鐘,這該是多么可觀的廣告費呀!但這一分一秒可都是觀眾們寶貴的時間、寶貴的生命呀!
我是個性格溫和的人,但我被這種徹頭徹尾的惡完全激怒了。我殘酷地拷問了這個隱形殺手,他交代他的頭兒可能還往其他地方派了其他的殺手。親們!睜大你們的雙眼,仔細地看一看、找一找吧,看看你的生命是否也正在被這隱形殺手悄無聲息、殘忍無情地奪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