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志·草臺班子
時間:2011年12月07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張襄
“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登場可見,驚天動地悲歡離合轉眼皆空。”說的是戲,也是人生。這兩句固定戲臺上的楹聯,對草臺班子照樣適用。如今說“草臺班子”,往往借用包含其中的輕蔑之意。不過,它并未被淘汰到只剩詞語,而仍在鄉間活生生地存在。有民間,便有草臺班子。依舊像清代那樣,演員少,行頭、道具簡陋,在鄉村集鎮流動演出。舞臺是臨時搭設的棚臺,幾塊木板、鐵皮而已。至于場地,稻場、院落皆可,即使田邊路口,也無礙演戲、看戲。唯有麥克、音響提醒人這是在當下。當然,觀眾也是再普通不過的老百姓,就那么胡亂躲在簡陋的塑料雨布底下。天地之大,自然能容生民借此草臺以寄平生之樂與哀。草臺戲本就源于民間的酬神演出,供百姓“藉神誕以行樂”。凡夫俗子,婚喪嫁娶、節日生日,都可花些錢,鬧一場草臺戲,既省得人生冷清,又娛樂了左鄰右舍。或許唱者無心,可能聽者有意。善惡、悲歡、憧憬,都在不言之中。人們有時以為傳統已失,其實它仍倔強地活在百姓生活里,不絕如縷。草臺班子演的多是地方戲,滋養的也是地方人。對多少異鄉客來說,兒時的看戲已成為一種難舍的記憶。但卻很難言說,在城市的地鐵里,聽見行乞的老人唱起老家的老戲,是何感覺。臺上千古往事,臺下幾度春秋?都說人生如戲,而人生卻無幕后。
周克友/圖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