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生死依托》央視一套開播
以醫生為主要表現人物的醫療劇近些年并不鮮見,之前有《醫者仁心》,今年年初央視一套播出《感動生命》,最近的《心術》也在多家衛視熱播。這些電視劇多因其深刻的內涵、真實的表述、精湛的演技受到觀眾的認可,而央視一套近日播出的電視劇《生死依托》同樣也是演醫生的,但不同的是,它表現的醫生為中國的8億農民付出了一切。正是因為電視劇中的主人公服務的對象是農民,也使得作品充滿了泥土的芳香。
“這是一部以當代農村為舞臺,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發展為主線,以基層醫療志愿者為主人公,以為人民服務為主題的電視劇。”5月7日,中國視協在該劇開播之際召開創作研討會,中國視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顯如是概括。
編劇林海鷗曾在內蒙古插隊的經歷成為她創作這樣一部以鄂爾多斯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為原型的作品的一大優勢。她說:“我對那里的人甚至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情結,自認為比較了解在那個年代偏遠地區農民弟兄的苦難,也了解富裕起來的農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敝袊晠f理論研究部主任趙彤表示,“致富奔小康改變農村貧窮落后的面貌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題材作品最常用的敘事策略。在這部電視劇中,觀眾深刻感受到了作品對小康內涵的闡釋已經由物質關懷轉到人本關懷?!敝袊r業電影電視中心副總編詹新華認為解決“三農”問題就是要不斷地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不但賦予農民以市民待遇,而且要在生命和健康面前平等地對待農民。這部劇先行一步,這種為農民利益呼喚,滿足和尊重農民愿景的生活態度和立場是這部農村題材電視劇成功的因素。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表示,“我們應該更關注農民的生命和健康,我們應該改變這個社會上很多人對農民生命價值的偏見,人和人之間無論貧富差異多么懸殊,但是在生命的面前應該是永遠平等的。”
編劇深厚的生活積累,賦予了作品眾多豐富、真實、可信的細節和場景,奉獻給觀眾一部充滿了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作品。著名文藝評論家曾慶瑞看片之后感受很深,“劇中最新最敏感的內容都進來了,比如故事的發生地青山村,原來是80戶變成了108戶,現在村里面連108人都見不到了,剩下老的小的和女人,這是當前農村空心化的一個現實寫照。我們都知道2.5億農民進城以后,不少于3000萬農民工子女留在農村,4000萬留守老人,4700萬留守婦女,4800萬留守兒童,共1.45個億,這是當前中國農村處在新的十字路口的現實問題?!?/p>
作品不僅揭示出這些問題,還指出了農村的出路,看到了農村、農民、農業的希望,比如說進城務工農民回流,包括新農合制度、全民醫保,包括最先進的視頻治療等等。而新農合制度的發展,在維護農民平等生命權利和生命尊嚴方面作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