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仕賢談新片《形影不離》:在笑聲中直面現實生活
電影《形影不離》劇照
“你就是個活雷鋒。”在5月8日百老匯電影中心舉辦的“伍仕賢電影展映”的活動上, 一名外籍觀眾如此盛贊導演伍仕賢。本次活動連放了《巴士44》《獨自等待》《形影不離》三部影片,后者正在院線公映。
乍看《形影不離》片名,觀眾有些不知所云,但影片放映后,觀眾即刻恍然大悟。片中吳彥祖飾演的白領李越在短短的幾個月中,幾乎經歷了各種慘劇,大有“誰能比我慘”的架勢,妻子流產,父母在車禍中喪生,夫妻感情出現嫌隙,公司因為上市要他違背良心在聽證會上作偽證,車貸房貸“大限”將近……李越承受不了這些壓力,想要輕生。這時,鄰居外國人查克出現在李越的生活中,成為李越的“哥們”。但隨著一系列詭異的事件發生,醫生告訴李越,他患了“精神分裂癥”。盡管李越想擺脫查克,但并不見效,在查克的指引下,李越做起了“超級英雄”,并自制了服飾,在衣服胸口上繡著“活雷鋒”三個字的首字母縮寫。他調查妻子流產的原因,摸至毒奶粉的生產源頭,綁架了其外籍老總取證;他還燒毀了一家甲醛豆腐的黑作坊……在一次次的自我解放中,李越終于鼓起勇氣面對夫妻間的問題,面對公司的問題,面對道德,并作出了自己的選擇,而查克,在李越作出選擇后,也微笑著離開了他。
伍仕賢仍舊以其動感的剪輯、炫彩的音樂、黑色幽默切入一個都市題材,有懸疑、有搞笑、有劇情、有愛情。很多觀眾表示,這是他們在國產片中聞所未聞的類型,一言以蔽之,“混搭”。伍仕賢說:“電影類型是營銷的概念,作為創作者,我把自己喜歡的電影都融入一爐了,我自己定義為‘喜劇劇情片’(dramedy),喜歡《獨自等待》的觀眾看之前也需要心理準備,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伍仕賢的中美雙重文化背景在《形影不離》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盡管片中有很多反映當下社會問題的因素,但伍仕賢卻是以一種外來文化的新鮮方式處理的,如類似《海扁王》中平民的英雄夢,李越以超級英雄的方式去為“毒奶粉”案件取證讓人耳目一新。同時,影片又有《搏擊俱樂部》那樣的心理懸疑色彩。對此,伍仕賢說:“關于精神分裂的電影有很多,但是以這種形式講精神分裂的電影,《形影不離》還是第一部。凱文·史派西會接這部戲,也是因為這種劇本是讓他耳目一新的。很多精神分裂的電影的驚喜在于懸念,但本片很快就把這層謎底給揭開了,李越不但沒有逃避,反而接受了查克。查克的角色類似精神毒品,李越憑借他逃避現實。這部影片其實就講了兩個主題,一個是透明的溝通,另一個就是要直面問題,不要逃避。李越最終面對問題戒掉了幻覺,通過溝通挽救了婚姻。”
很多觀眾一直饒有興味地聽著音樂看完片尾字幕,但也有不少人發出疑問,伍仕賢當初拍這樣一部風格獨特的影片,難道不怕觀眾無法適應嗎?伍仕賢說:“我喜歡變化,不喜歡重復。國內導演應該盡量嘗試新的東西。公司希望我接著拍《獨自等待》那樣的愛情喜劇,但我希望換一種感覺和視角去拍一些年輕人的生活。我希望觀眾把《形影不離》當成畫去感受,而不是很理性地去分析,盡管整部影片在邏輯上是通順的,但還是希望大家感性地感受這部電影。”
《獨自等待》中的青年男女滿口的“京片子”令人忍俊不禁,《形影不離》則把故事地點設置在了廣州,不但語言駁雜,而且“卡司”搭配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伍仕賢解釋道:“廣州也是大都市,形形色色的人語言也各異。廣州只是一個背景,又很有特點,它既有古老的民國時期的建筑,也有很現代的建筑,有一種特別的質感。至于演員,在完成劇本后,我就在想找誰來演幻覺中的人物,醫生跟我說,患者的幻覺什么都有,有看到外星人的,有看到龍的。于是,我想讓老外演也可以。其實,表演跟國籍沒有關系,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的風格,比如,閆妮就很少演這種角色。我選用他們,首要原因是因為我喜歡他們的表演。我不愛在現場改劇本,拍之前我們有簡單的排練。”
看過《獨自等待》的觀眾必不會忘記片尾周潤發的驚艷客串。《形影不離》中依然保持了這種幽默的小趣味,李越的寵物金魚配音便是模仿葛優的配音。
在談及手頭的工作時,伍仕賢說:“我現在忙一部喜劇片,很輕松,此外,還有一部投資較大的科幻片。”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