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沒有“自我”,或者擁有“大我”

      時間:2012年09月07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張亞萌

      而今,畫家集體創作出的精品力作已經鮮見,它們似乎只存在于書畫家們以賺錢走穴為目的的各類筆會之中。在21世紀的中國畫壇,集體創作只能與“商業創作”劃上等號?

        

      香山秋韻 金連經 張廣志 李德福 鄭山麓合作 劉宗漢

        沒有“自我”,或者擁有“大我” 

        ——關于畫家集體創作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畫壇,曾經留下這樣一批特殊的作品——它們尺幅巨大,表現形式多樣,甚至沒有作者名字。畫院、美術學院組織當時的中國畫名家,以集體創作的形式留下了《十三陵水庫》《一橋飛架南北》《為鋼而戰》等作品。李可染、關山月、傅抱石、錢松喦等名家傾力參與,讓集體創作的方式在畫史上名噪一時。

        而今,畫家集體創作出的精品力作已經鮮見,它們似乎只存在于書畫家們以賺錢走穴為目的的各類筆會之中——你畫松枝,我點梅花,他皴染山石,再拉來字寫得好的寫個題跋,歷時半小時大功告成。在21世紀的中國畫壇,集體創作只能與“商業創作”劃上等號?

        近日,由北京市文史研究館等單位主辦的“人文·北京——中國山水畫邀請展”上,除了展示以李可染、張仃、張大千、胡佩衡等中國畫大師為代表的100余幅表現北京題材的山水畫作品外,還展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專門組織10多位書畫家合作的作品“京華四季”——《頤和春色》《盛夏瓊華》《香山秋韻》《雄關冬雪》,以及畫家們創作完成的“燕京八景”系列作品,該系列在以巨幅全景表現京華神韻的同時,更引發畫界對集體創作作品的回望熱情。

        上世紀50年代,以北京畫院、上海中國畫院、江蘇省國畫院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畫院、美術學院,經常組織畫家進行集體考察、集體創作,創作出《人民公社食堂》《力爭農業大豐收》《公社牛場》《頤和園》《毛主席去長辛店》《密云水庫》《岱宗旭日》等展現社會風貌的作品,它們至今仍被看作是那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1955年,齊白石、陳半丁、何香凝、于非闇用半個月時間集體創作的《和平頌》,被中國代表團作為禮物送到赫爾辛基世界和平大會;1959年,在傅抱石、關山月創作的《江山如此多嬌》描繪了旭日東升中的壯麗江山,展現出新中國的勃勃生機……這些集體創作作品中,有新中國成立初期藝術家向祖國獻禮的傳統山水與花鳥畫,展現出文人畫的筆情墨趣;也有直接反映革命或者國家歷史征程的作品;還有以農業豐收、基礎設施建設景象為題材的作品,全方位展現了社會建設全貌。

        集體創作,作為中國畫創作的傳統方式,在上世紀50至60年代去除了文人雅集即興、臨時的揮筆色彩,試圖從更深層次開掘新的藝術結晶。美術評論家劉曦林說,在集體創作過程中,畫院和藝術機構通常需要經過長時間醞釀協商、研究討論,再請藝術家聯合繪制。在創作過程中,大家發揮合作精神,有組織地寫生,在筆墨上淡化個性表現,努力融個人風格于總體風格之中,產生了這樣一批尺幅巨大、主題鮮明的作品。

        劉曦林所述的方法也成為此次展覽集體創作的范例。北京市文史研究館副主任劉燕萌介紹,此次集體創作充分進行了采風和座談,讓畫家們深入了解景觀背后的歷史文化。該系列主筆之一、北京畫院畫家、北京文史研究館館員金連經說,創作不是筆會式的——你畫一點,我畫一點,“我們畫《頤和春色》,要跟頤和園方面的專家座談,跟文史、地理方面的專家座談,在全面了解所畫的物象資料后,才能考慮構圖的問題”。而在北海寫生時,畫家們發現北海大橋橋體其實并不長,而是有多個拐彎讓游客感覺很長,畫家們和攝影師去拍橋體的各種資料圖片,用很長時間去研究如何表現。“我們每一個人都先進行整體構圖,之后研究,選擇其中好的,讓幾位畫家再重新構圖。”金連經說。北京文史研究館館員、畫家鄭山麓表示,創作之前他們向文史專家尋找史學資料的方法,可以為今后山水畫的創作提供借鑒經驗。“比如,大家畫北海、香山,對它們的歷史演變過程比較了解,但經過文史專家的提醒,我們才發現以前忽視了乾隆所寫的幾百首詩的資料。”

        “集體創作是以前老畫家常有的合作方式,但今天這種形式出的作品少了。”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王崗說,目前淪為筆會上和節慶中應景法子的集體創作,也是繼承中國畫傳統的一種方式,“每個人的優長如果集合得好,可以達到個人無法達到的高度”。美術評論家李樹聲也表示:“從這次展覽上看,中國山水講求綜合、概括、提煉、取舍的能力,我們有不少畫家還沒有達到;但如果我們合力創作,或許能在相互溝通與取長補短的過程中找到提升能力的渠道。”

        為什么當今的藝術家卻對集體創作敬而遠之?畫家趙文江認為,在集體創作的歷史中,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大躍進”——以主題代替藝術創作的“紅光亮、高大全”,導致有些畫家至今對集體創作不感冒。“無論怎樣,藝術創作規律是第一位的,不管是集體創作還是個人創作,都要樸實,要回到生活本身。”

        集體創作那種看似放棄“自我”、選擇“大我”的思路,使得當今藝術家與之漸行漸遠。但2008年參加過大型油畫《熱血五月》集體創作的畫家楊飛云對這一創作形式有了新的認識:平時比較自由、喜歡在獨立創作空間中發揮的藝術家,在集體創作中需要與大家達成個性上的默契與風格上的匹配,這是對藝術家的新挑戰。“當你參與到團隊創作中時,應該將一些很自我的東西放在一旁,不能用特別自我的方式去繪畫,因為既然是集體創作,個人風格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大家共同創造的藝術。”鄭山麓說。

        新聞鏈接

          中國山水畫邀請展

          展現人文北京風韻

          8月29日至9月3日,由北京市文史研究館、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主辦的“人文·北京——中國山水畫邀請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本次山水畫展共展出110幅作品,其中既有北京市文史研究館致力于山水畫的館員為此次畫展精心創作的作品,也有眾多山水畫名家的精品,還有張大千、李可染等大師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風格的經典作品。作品具有深厚的筆墨功力、鮮明的地域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時代精神,文史和繪畫緊密結合,充分展示了畫家們精湛的藝術水準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高雅的情趣、韻味、意境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畫展旨在集中呈現“人文北京、山水情懷”的豐富內涵,以中國畫這一傳統藝術形式來集中體現首都優厚的自然文化遺產、美麗的自然文化景觀和時代發展的印記。

          (劉建輝) 


      (編輯:路濤)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日韩美无码五月天|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 日韩欧美群交P片內射中文|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天堂新版8中文在线8|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公和熄小婷乱中文字幕|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