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的新傳人——易俗社社長惠敏莉印象
我這里所說的“老字號”,是指千年秦之聲的百年老劇社——西安的易俗社。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12年,陜西同盟會會員李桐軒、孫仁玉等人,發起成立“易俗社”,旨在傳承秦腔藝術,“輔助社會教育”。百年以來,易俗社在其發展演進的不同時期,既重視新的劇目的發掘與創作,編演各類新的劇目800多本;又注重演藝人才的發現與培養,推出了劉毓中、王天民、孟遏云、肖若蘭、陳妙華等幾代秦腔杰出藝術家。如今,這家曾被魯迅題匾“古調獨彈”的百年秦腔名社的薪火,已傳承到奮發有為的新的一代,其代表就是易俗社第十八任社長、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著名青年秦腔演員惠敏莉。
初看惠敏莉演戲,是2008年間,全國文改院團晉京匯報演出,西安秦腔劇院重點推出大型秦腔現代戲《柳河灣的新娘》,惠敏莉飾演劇中的新娘柳葉。戲是現代題材,人是劇壇新秀,沒有老戲名角的既有期待,索性就認認真真地觀看演出。很快,跌宕起伏的劇情,聲色并作的演出,連同虛實相間的舞美等,一同構成了惹人眼目又撩人心目的秦腔盛宴,或引人悲憤,或激人奮起,讓人沉浸其中,難以自拔。這出秦腔現代戲讓人耳目為之一新的,是它以柳葉為主線的婚戀故事,交織著抗戰時期的家仇國恨,由一個關中女子的忍辱負重和勇于犧牲,為普通民眾吟唱了一曲悲壯的民族頌歌。在這種以小見大的詩性敘述中,惠敏莉所飾演的柳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她初揭蓋頭的美艷驚人,到送夫參軍的毅然決然,從她含冤忍辱的堅忍不拔,到遭受毒打的寧死不屈,都把一個普通女性寓于平凡之中的偉大,表現得淋漓盡致,無以復加。這是一個愛遭誤解的故事,也是一個美被毀滅的故事?;菝衾虬缪莸牧~,扮相的靚而俊朗,身段的柔中帶剛,唱腔的圓潤甜美,對白的伶俐清爽,使得美不勝收的柳葉的無奈消損,因為格外令人痛惜,而分外令人震撼。看完《柳河灣的新娘》,我在心里說,這部戲真讓人大喜過望,而這個惠敏莉則更讓人為之驚喜。這個現代戲與這個女主角,是互為因果,相映生輝的。
看戲后的第二天,在文化部的會議室里召開專題座談會,與會的多是文化界、戲劇界的領導與專家學者,因為研討的是來自陜西的戲劇,在京的陜籍文藝界的一些人士也應邀參加了。在會場上見到著名的周明鄉黨時,他興沖沖地問我道:你知道惠敏莉是哪里人?不等我猜出,他就告訴我說,是你們黃陵人。這讓我很感意外。因為陜西的秦腔演員名家,多出于關中地區,尤其是西安周邊的周至、戶縣等,黃陵也能出現這樣的優秀秦腔演員,讓我這個黃陵人也倍感欣幸。座談會上,大家談戲談演員,《柳河灣的新娘》最為專家們首肯和稱道,尤其是對惠敏莉在戲中的精彩表演,大家更是交口稱譽,擊節嘆賞,認為她的表演,奇不入誕,麗不入纖,勁而不露,媚而不俗,真正做到了把真善美集于一身。那個座談會,惠敏莉也參加了,但悄然靜坐于會場一角,仔細傾聽著大家的發言。我在會后與她聊了聊,算是互相認了鄉黨。我覺得,戲里與戲外的惠敏莉,幾乎判若兩人。臺上與戲里,她是自信的,灑脫的,甚至是霸道的;臺下與戲外,她是自謙的,素樸的,甚至是靦腆的。
(編輯:路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