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巖、蔣方舟眼中的“后諾獎時代”
◎ 莫言獲獎,或許能吸引更多熱愛文學的人,讓他們看到從事文學還可以是一條活路。
◎ 獎項殘酷,它只能許諾一個作家,而文學史公平,作家應該把目標放在文學史而不是獎項本身。
莫言獲獎,作家海巖卻莫名其妙地收到了朋友的恭賀,仔細一琢磨,原來兩人名字里都有一個“言(巖)”字,都是知名作家,是朋友搞混了。
一件小事,卻折射了當下文學的尷尬。一方面,中國當代文學植根深厚的民族文學傳統,嫁接西方現代文學的精華,在千年未有的時代變局中櫛風沐雨地成長;另一方面,遭受讀圖時代大眾傳媒的沖擊,中國當代文學被嚴重邊緣化,即使莫言這樣在文學界具有相當知名度的作家,如果不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社會上依然不被大眾關注。
莫言獲獎,會給中國文學以至中國文化帶來怎樣的變化?目前,有關部門已開始籌劃借助莫言獲獎的契機推動大眾閱讀的普及。也有媒體開始討論,“后諾獎時代”的中國文學將是怎樣一種圖景?近日,作家海巖、蔣方舟走進了北京師范大學,和眾多學子一起討論起他們眼中的“后諾獎時代”。
“像莫言這樣在文學界德高望重的文學大家,包括我熟悉的很多人之前對他都一無所知,由此可見現在嚴肅文學是多么小眾?!闭勗捴?,海巖對當前嚴肅文學的處境很不樂觀。莫言獲獎,國內媒體、文化界反響熱烈,這也超過了海巖的預想,但他認為莫言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個獲得此獎的作家,能夠引起媒體和公眾的關注,對中國文學尤其是嚴肅文學的發展非常好?!皣烂C文學已經被邊緣化多年,老百姓,包括一些知識分子,對嚴肅文學都缺乏了解。希望諾獎帶來的公眾關注能夠延續更長時間,進而擴展到對中國嚴肅文學整體現狀、作品、作家群的關注。”
莫言得獎,蔣方舟在獲悉的第一時間就發出了恭祝的微博,她覺得這對于世界了解中國文學非常有幫助。在國外,蔣方舟發現書店中介紹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圖書少之又少,而其他外國作家,如日本的村上春樹,作品卻可以賣得很好。甚至在挪威這樣的小國家,村上春樹的書都可以賣到十幾萬冊,中國作家的作品卻很難暢銷。挪威全國只有兩個翻譯中文的作家,其中一個已經去世,另外一個年紀也比較大了?!盁o論銷量還是影響力,中國文學在世界現當代文學中都非常邊緣。莫言老師獲獎,起碼能促進國外對中國文學的翻譯與引進。以前去德國,幾乎看不到中國作家的作品,但當莫言老師得獎之后,德國的詞典很快就收入了莫言的相關詞條,其中還有對中國文學的介紹?!?/p>
作為資深的文藝青年,蔣方舟希望文學能夠借助諾獎東風再度發光發熱。在蔣方舟的印象中,上世紀80年代,知名作家就像現在的歌星影星一樣,出版一本小說,甚至只是在文學刊物上發表一個短篇小說,都會引起普遍的社會關注,那時作家走在大街上是會被認出來的。上世紀90年代以后,作家地位逐漸下降,彼此見面所聊也是版稅、住房,作家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與影響式微。“這種現象能否因為莫言的獲獎而有所改變?我不是很樂觀。唯一有希望的是,年輕寫作者看到了與世界一流作家對話的可能性。一個優秀的作者需要一群優秀的文學愛好者培養起來。莫言獲獎,或許能吸引更多熱愛文學的人,讓他們看到從事文學還可以是一條活路。”
在為莫言獲獎感到高興的同時,海巖、蔣方舟都認為,應該理性對待評獎,將目光更多地轉向對文學的討論。海巖指出,中國文學界一直有諾獎情節,就像電影界一直有奧斯卡情結一樣,這是一個處于弱勢的文化與民族對于西方主流文化認同的渴望。這么多年來,國內從政府到媒體,只要是西方主流機構叫好的,大家都跟著叫好,這反映了中國人的文化弱勢心態。國內外有各種評獎,每一種獎項只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比如諾獎,海巖認為明顯地帶有西方的價值色彩,雖然處于主流地位,但并不能代表全部的真理。蔣方舟也表示,不能將諾獎看得過于神圣。“獎項殘酷,它只能許諾一個作家,只能許諾他在最近一些年已取得的成就,而我自己覺得達到諾獎成就的中國作家其實有四五個,我很喜歡的閻連科老師也是其中一個?!笔Y方舟說,獎項殘酷,而文學史公平,作家應該把目標放在文學史而不是獎項本身。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給予莫言的評語是: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這是否意味著魔幻現實主義將成為“后諾獎時代”中國文學創作的風向標?蔣方舟認為,莫言的獲獎并不是什么魔幻現實主義的勝利,也不能成為一種風向標。其實中國作家的風格差別很大,諾獎每屆獲獎者的風格也并不一致。每個人心中的文學標準不同,照著自己的標準往前走,這才最重要。海巖則表示,諾貝爾文學獎并不能成為創作的風向標,但卻是西方價值觀的重要風向標。他說:“盡管莫言先生說他的獲獎和政治無關,是文學的勝利,盡管諾獎是由專家評出來的,但我一直認為諾獎給誰頒獎、不給誰頒獎,絕對是有政治性的,反映了西方價值觀?!?/p>
最后,有讀者表示,雖然喜歡文學,但現在年輕讀者都習慣快餐化的閱讀,純文學、嚴肅文學雖好,已不符合年輕人的閱讀習慣,純文學作家能否根據這一類讀者的口味制作一種有營養的文學快餐?蔣方舟說,很長時間以來,她也曾有這樣的焦慮,但后來看到尼采的一句話就豁然開朗了?!澳岵烧f,稀有的東西留給稀有的人。其實稀有的東西也包括消費不起的嚴肅文學、稀有的情感等等。任何作品都有它的載體,不必刻意做到雅俗共賞老少咸宜?!?/p>
(編輯:偉偉)
· | 海巖新作轉型寫盜墓 稱不那么在意讀者看法 |
· | 麥家認為中國最會經營的作家是莫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