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然從此默然 “鄧世昌”風采依然 “情感大師”今日八寶山告別
張芳曼制圖
李默然 著名表演藝術家,原名李紹誠,回族,1927年生于黑龍江尚志縣。幼時家境貧寒,曾做過小工、小販、郵差、雜役。代表作有《甲午風云》、《兵臨城下》、《走在戰爭前面》等,其在電影《甲午風云》中扮演的民族英雄鄧世昌形象深入人心,“撞沉吉野”也成為他最為觀眾熟知的臺詞。2007年4月23日獲第十七屆白玉蘭戲劇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六十年戲劇生涯,八十載赤誠人生。11月8日17時53分,表演藝術家李默然溘然長逝,享年85歲。他的追悼會12日在北京八寶山舉行。
他默默然地走了,但塑造的一個個經典人物卻難以磨滅。正如曹禺的評價:50多年來,他從未停止過藝術創作活動。從24歲時的庫烈聘、到33歲時的鄧世昌,從52歲時的李健、到59歲時的李爾,直到66歲時的賈澤,他走過了一條不間斷的持續探索的藝術道路,為人民群眾留下了一連串閃耀著生命靈光的人物形象。
李老傾其一生,也沒有演繹完自己的藝術人生。對他來說,這永遠是一出還沒有演完的話劇。
成長
只上過4年小學,“模仿”出戲劇藝術家
李默然從藝逾60年,共演出話劇60多部。可是誰又能想到,李默然是從一個只上過4年小學的“苦孩子”,成長為一位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的。他把自己的成就歸功于黨的培養。在1996年遼寧省政府舉辦的紀念李默然從藝50周年大會上,他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李默然!”
李默然1927年生于黑龍江省尚志縣,出身貧寒,只上了4年小學,就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靠打小工為生。顛沛流離的生活,讓他獲得了意外的收獲。
李默然做小販的新安市場是牡丹江最熱鬧的地方,每天都有京劇、西河大鼓、京韻大鼓等演出。聽多看多了,他便開始模仿,居然也能惟妙惟肖。1947年,由剛從延安回來的舒群、羅烽、白朗等人主持的東北文藝家協會文工團招收團員,李默然毫不遲疑地投身到這一革命文藝團體之中。從此,他的舞臺生涯正式開始了。
粗淺的文化底子,就連讀報都能讀錯,這讓李默然吃了不少苦,也鬧出了不少笑話。他開始意識到,沒有文化是無法成為好演員的。從1947年到1953年,整整6年時間,李默然閱讀了大量書籍。用熟記的臺詞來認識小說中的生字,對于李默然來說竟成了認字的捷徑。
雖然很多人認識李默然,是通過電影《甲午風云》里大義凜然、振臂高呼的鄧世昌一角,但李默然一直認為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戲劇人。在他的從藝生涯中,只有6部電影和少數的電視劇,話劇舞臺才是他的事業重心。
成就
創立北派表演藝術,被譽為“操縱情感的大師”
“半個多世紀以來,李老潛心研究并努力實踐著‘民族化話劇表演體系’。作為‘北派(李派)表演藝術的創始人和杰出代表’,無論舞臺實踐還是著書立說,他為中國的表演藝術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謂功勛卓著。” 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遼寧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宋國鋒如此評價。
粉碎“四人幫”后,中國話劇迎來了黃金時代,李默然也進入藝術的噴發期。這一時期,他出演了話劇《報春花》中黨委書記李健一角。《報春花》的大獲成功,使它成為粉碎“四人幫”后第一部進中南海演出的中國話劇。著名戲劇藝術家黃宗江看完演出后說,中國話劇有北派藝術,李默然就是北派藝術的杰出代表!
李默然憑借純熟的表演被譽為“操縱情感的大師”,有評論認為他的表演“爆發時,如驚濤拍岸;控制時,如淵停岳峙;緊張時,如飄風急雨之驟至;舒緩時,如浮云冷月之悠然;粗礪時,有斗酒彘(zhì)肩,風雨過江之豪放;細膩時,有小橋流水,碧草黃花之纏綿”。
宋國鋒說,李老對話劇藝術最杰出的貢獻,在于他創造了長槍大戟、壯偉剛健的李派表演藝術。雖然沒有嚴格的師承關系,但宋國鋒卻默默地把李默然當成自己的老師。“我們誰也不曾磕頭拜師,默然老師也從未登堂納徒,但是他的的確確是我們的老師,常言道‘耳濡目染’,我從他那學到的不是一招一式、一腔一調,而是精到的表演理論和獨特的創作方法。”宋國鋒回憶著李默然的傾心栽培。
風骨
功成名就但卻“老農”打扮
宋國鋒依然清晰記得自己30年前見到李默然的一幕。1982年,遼寧省在錦州搞全省文藝調演,當時昭烏達盟組織了一個烏蘭牧騎代表隊也參加這次調演。輪到觀摩遼藝演出的那一天,宋國鋒提前兩個多小時等在了劇場門前,目的就是想等到遼藝演員進劇場化裝時近距離地看一眼李默然。
遼藝的車來了。一件白里泛黃的舊老頭衫,一條當時農民喜歡穿的灰藍色褲子,一雙舊布鞋,左手端著一個大茶缸子,右手搖著一把大蒲扇,微笑著走進了劇場。宋國鋒怎么也不能將赫赫有名的大藝術家和眼前這位“老農”聯系起來。
當宋國鋒走進遼藝、和默然老師生活工作在一起的時候,他才慢慢嚼懂這滋味,原來技藝越高、名氣越大的人就越發平和、越不張揚。在李默然身上,宋國鋒更加看到了藝術家的社會責任。
即使年至耄耋之齡,李默然依然關心和思考著文藝的發展和藝術家對社會的貢獻。2006年11月,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李默然做客人民網。一位網友問:“您現在快80了,還關心文藝界的事嗎?”李老回答:“我很關心當前社會發生的事情,尤其是文藝界的事情,比如泛娛樂化的問題。文藝有社會功能,有人文功能,也有娛樂功能,但如果文藝只剩下‘娛樂’,這就令人憂慮了。”
去年11月,李默然參加中國文聯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時,老人多次談到藝術家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文藝工作者,要做到“三個必須”——必須關心國家的命運;必須追求真善美;必須擺正普通人的位置。
(編輯:偉偉)
· | 默然仙逝,浩氣長存 |
· | 李默然之子現身人藝 排《解藥》獻給父親 |
· | 李默然之子加盟人藝《解藥》劇組 |
· | "戲劇日"李默然絕筆題字贈言"戲劇繁興"傳遺愿 |
· | 李默然追思會在沈陽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