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2》停播給誰上了一課
3月14日,42集的電視劇《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在播出了18集之后,被北京衛視中止播出,接替它的是林永健、寧靜、劉蓓等主演的《畢有財》。《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在北京衛視、天津衛視、東方衛視三家衛視同時播出,目前停播的只有北京衛視一家。3月6日開播當日,該劇在東方衛視的收視率為0.69,這也是該劇截至目前在三家衛視的收視率最高點。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該劇的收視率持續下跌,三大衛視相繼跌出同時段的十強位置。3月14日,北京衛視播出該劇的收視率再創新低,僅為0.347,同時段排名降至第20位。引人注意的是《青2》的演員、編劇、導演依然延續了《青1》的主要陣容,并沒有挽回該劇的頹勢。
筆者聽說《青1》觀眾反響不錯,也拿了幾個獎項,其編劇馬廣源也升入金牌編劇的行列,于是覺得《青2》應該是有品質保證的,誰知只看了第一集就把筆者給憋壞了,內心只有一個感覺,這部電視劇注水已經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了。第一集中,賀飛兒到醫院檢查懷孕了,回家后給婆婆公公報喜,鄧家齊晚上趴在賀飛兒肚子上要聽胎音,被婆婆誤會他們在同房。之后,婆婆鄭重地與賀飛兒談話,要求他們分房睡,這段談話持續了大約5分鐘,過程用無聊無趣可以概括,婆婆來來回回地說“你們注意點”、“我都看見了”之類的話,鄧飛兒也反復地表白自己不知道婆婆在說什么。但是觀眾在婆婆說第一句話時,已經明白了,那么接下來的五分鐘對觀眾而言就是一種煎熬。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為了一個胎心測量儀,劇中六七個人物角色可以一起扯上40分鐘。電視劇雖然更生活化一些,但絕不是生活本身。
更要命的是,這部打著《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的名義的電視劇與“青春期”和“更年期”完全沒有關系,可以說只是頂著第一部的光環,根本文不對題。第一部為什么能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抓住了這兩個關鍵詞,圍繞這兩個詞寫人寫事。第二部流于一般的婆媽戲劇情,沒有中心點,而且浮于表面,只寫婆婆媽媽的事情,沒有形成事件,也無法編織成故事。這部電視劇只是借著《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名字賣劇而已。
主創打著再撈一筆的心態來創作,觀眾的回應就是按一下手中的遙控器換臺,而電視臺忍無可忍就是停播。相信停播一部電視劇對于電視臺而言,無論從成本還是聲譽方面都是一種損失。畢竟,停播意味著之前他們看走眼了。其實只要看了第一集就會對這部劇的質量打個問號。可是,就是這樣一部劇拿到了三家衛視的播出合同。這說明電視臺收購劇的標準出了問題。很多電視臺收購電視劇首要看演員陣容和電視劇的類型,《青2》有青春家庭劇一線演員杜淳和馬伊琍,又有《青1》的導演和編劇坐鎮,可能這就給了電視臺定心丸,認為這樣的陣容對收視應該沒有大問題。也正是因為很多電視臺收購電視劇主要看演員,導致一段時間演員片酬瘋漲,之后,一些制片方也把演員片酬瘋漲列為電視劇不得不注水的原因。《青2》的編劇馬廣源微博表示,原劇本只有24集,拍出來卻是42集。
《青2》的停播給誰上了一課呢?希望電視臺勿以演員論劇之優良,演員勿因高薪砸招牌,編劇導演勿襲前蔭而糊弄。不知停播這一課是否足以讓他們警覺?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