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東:藝術需要展示
在剛剛落幕的全國兩會上,油畫家劉小東的出現頗為吸引媒體關注。他近期在京舉辦的“劉小東在和田”項目宣告結束,他在兩會中關注的“當代藝術收藏機制”的話題受到熱議。他的只言片語,關涉的也是當代藝術業界的“火力集中點”。
記者:當前,很多人提出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這樣的話題,有的人希望通過國家的資助來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對此您的看法是什么?
劉小東:我們有好多傳統文化需要保護,但保護的背后仍然只指望政府出錢出力,幫助它們。我覺得站在這個角度,這些藝術已經敗了。藝術的發展需要靠社會的力量、文化自覺的力量,而且需要給有志于文化投入的企業一些政策,它們才能投入到保護文化的工作中來;如果沒有政策的實惠,光喊口號是沒有意義的。
現在是網絡時代,廣大的民意不可忽視。如果藝術家仍然站在精英的角度,仍然站在國家要維護傳統文化的角度,我們的文化事業將會面臨很大的問題。文化的發展,需要國家、社會、個人集合起來,不妨學習下國際慣例。
記者:前段時間國內一些展覽上的當代藝術作品引發了網友的吐槽,對藝術的審美理解這個話題又重回公眾討論范圍。您認為,怎樣的措施可以提高公眾的審美理解,或者讓公眾與藝術家達成藝術上的溝通?
劉小東:審美的提高是自然生長的,這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不要引導。我最討厭引導,給它自由、給它空間,它自己生長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不給自由、不給空間,那就不是藝術。
記者:像您這樣的當代藝術“明星”,畫了新作品、做了新展覽,都引發藝術界很大關注;但也有人說,藝術明星的創作和展覽都很像時尚活動,或者是文化事件,對于這種說法,您的看法是什么?
劉小東:你希望讓更多人來看你的活動,你當然要想一些辦法。如果用傳統的展覽方式,沒有人看,就像趙本山說的,你投入很大,但只能每天在家自己反復看,有意思么?你要拿出來亮相,必須有新的內容、新的辦法,吸引大家來看,然后才能提出批評和褒貶。藝術是需要展示的。
(編輯:竹子)
· | “劉小東在和田”項目總結推新書 |
· | 劉小東:支持公立美術館收藏當代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