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賽啟用新賽制“快問快答”
時間:2013年04月03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丁 薇
由中央電視臺舉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決賽于4月1日起每周一至周五在綜藝頻道全程現場直播。經過復賽的激烈角逐,共有來自全國(含澳門、臺灣地區)的40支參賽隊伍120組選手晉級決賽。
本屆青歌賽的流程大幅“瘦身”,每場只有3個環節——推薦短片“為什么是他”、選手演唱規定曲目和“快問快答”。基于“突出選手個性”所考慮,青歌賽劇組精簡了比賽環節和每場比賽人數。而“快問快答”則要求選手在90秒內快速回答主持人的提問,題目范圍涉及文化、音樂和日常生活常識。出題組負責人王浩導演表示,“‘快問快答’環節是首次出現。考核的是選手的知識儲備和臨場反應。題目難度并不大,希望選手們能放松心態、聽清題目、把握時間,遇到不會的可以果斷放棄。”
青歌賽自設立“綜合素質考核”以來,此環節一直備受關注。第十五屆青歌賽對其進行了升級改造——按照賽期的不同,分為“快問快答”“金牌主考”和“模唱節奏考核”三部分。第一賽期的“快問快答”賽項,規定在90秒內選手需回答10道選擇題。雖然考核形式與從前略有差異,但依然延續了前幾屆“綜合素質考核”的出題風格。值得關注的是,青歌賽御用點評嘉賓余秋雨并未出現在第一賽期的陣容之列。而另一名以史學研究見長的“明星學者”王立群首次坐鎮青歌賽點評席。因2006年在央視《百家講壇》欄目中錄制《王立群讀史記》系列節目,王立群為大眾所熟知,他厚實嚴謹的史學底蘊和生動淺顯的講述風格受到廣泛好評。初次擔任第十五屆青歌賽的點評嘉賓,王立群表示,“在點評中,我會對選手的回答做適當的擴展和補充。今年的‘快問快答’比賽與往年不同,選手需要回答的問題更多,面更寬。我認為擁有好的文化底蘊非常有利于歌手更好地理解作品內涵,能幫助他們走得更遠。”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