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進入內地,拍賣業混戰開始?
佳士得以整體的姿態介入中國內地市場,打的是組合拳。這種方式感覺比蘇富比來得更兇猛。
藝術市場剛剛進入“春拍模式”,就顯然格外的熱鬧。香港的拍賣剛剛在4月6日結束,4月7日蘇富比就宣布,原北京翰海拍賣公司總經理溫桂華加入蘇富比,擔任北京拍賣有限公司總裁。緊接著在4月9日下午的17點,佳士得拍賣公司發布了一條重磅消息:佳士得公司宣布成立首家中國獨資的國際藝術品拍賣行,擬于2013年的秋季在上海舉行拍賣。這是佳士得首次以自有品牌在中國內地開展拍賣業務。佳士得此次在上海是以外商獨資企業注冊的,可以從事拍賣、拍品的進出口、展覽展示、藝術顧問咨詢、培訓和其他相關業務。
自從佳士得1986年進入香港之后,他們就一直醞釀著尋找機會進入中國內地舉行拍賣,但由于國內相關政策的限制,佳士得之前未能進入內地舉行拍賣活動。
此番佳士得終于以自有品牌進入中國內地的目的有三個原因:第一,意在發展內地的市場,近距離直接面對中國內地買家。盡管佳士得已經在香港精耕細作多年,但始終對于內地買家而言還是有距離的,距離感使他們很難直接面對更廣泛的潛在客戶,內地買家和內地市場巨大的購藏藝術品的潛力是最吸引佳士得的。第二,蘇富比已經于去年與北京歌華文化集團合作了蘇富比北京拍賣有限公司,佳士得豈能落在蘇富比的后面。佳士得進入中國內地就是要繼續與蘇富比拍賣公司展開競爭,同時也與內地的拍賣公司展開直接對話。第三、佳士得今年秋季在上海的拍賣率先會選擇中國當代藝術品、珠寶和手表進行拍賣的嘗試,這三類拍品正投國內財富階層所好。但佳士得進入中國內地除了做他們最擅長的拍賣以外,是以一種整體的姿態介入中國內地市場,打的是組合拳。這種方式感覺比蘇富比來得更兇猛。
至于佳士得為什么將“登陸點”選在了上海而非北京,主要是蘇富比已經率先進入了北京,再選擇進入的切入點就會很有難度。此外,北京基本上集中了多家國內最好的藝術品拍賣公司,中國嘉德、保利、匡時、翰海總部都在北京,北京藝術品拍賣公司數量和質量的飽和度都相當高,而反觀上海的市場和上海的拍賣公司都有做大做強的潛力,因此佳士得將上海作為了首選。
2012年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是內地的拍賣巨頭如嘉德和保利走到香港去,2013年的市場格局變成了蘇富比、佳士得走進內地來。這一進一出必然會加劇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競爭,但由于短期內蘇富比和佳士得都不能在內地開展文物藝術品拍賣,國內、外資藝術品拍賣公司近身肉搏的好戲只是剛開始。
(作者系藝術市場研究中心執行總監)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