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圖卷》首次完整呈現
時間:2013年05月27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云 菲
在故宮武英殿,備受觀眾矚目的故宮藏歷代書畫展第六期5月17日正式開展,展期兩個月。此次展出的藏品匯集晉、唐、宋、元、明、清的眾多經典書畫作品,其中不乏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東晉王獻之行書《中秋帖卷》等堪稱“國寶”的書畫精品,而且《千里江山圖卷》是首次將全卷完整地呈現給公眾。
本期展出的10件晉唐宋元時期的書畫作品均為國寶珍品。東晉王獻之的行書《中秋帖卷》被乾隆皇帝譽為“三希”之一,可謂聲名顯赫。而《千里江山圖卷》則是北宋畫家王希孟傳世的唯一作品。一進展廳,很多觀眾即被這件難得一見的佳作吸引住了。駐足觀看,只見泛黃的畫面上,峰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淼,氣象萬千,壯麗恢弘。山間高崖飛瀑,曲徑通幽,房舍屋宇點綴其間,綠柳紅花,長松修竹,景色秀麗。山水間野渡漁村、水榭樓臺、茅屋草舍、水磨長橋各依地勢、環境而設,與山川湖泊相輝映。此卷以概括精練的手法、絢麗的色彩和工細的筆致表現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觀,一向被視為宋代青綠山水中的巨制杰構。畫家在構圖上充分利用傳統的長卷形式所具有的多點透視之特點,在10余米的巨幅長卷中將景物大致分為6部分,每部分均以山體為主要表現對象,各部分之間或以長橋相連,或以流水溝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巧妙地連成一體,達到了步移景異的藝術效果。高遠、深遠、平遠多種構圖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畫面跌宕起伏,富有強烈的韻律感,引人入勝。
多年來《千里江山圖卷》一直深藏宮中,只在2009年短暫亮相,但未全卷展出。“這幅古畫的青綠色是礦物顏料,為減少損傷,從不輕易示人。”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預計以后10年以內,該畫都不會再度全卷示人。
(編輯: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