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吉·沙梭的第三次中國旅行
1956年阿里吉·沙梭和意大利藝術家代表團到齊白石家中拜訪
新中國(油畫) 阿里吉·沙梭
1956年,受中國美協之邀,作為新中國成立后首個意大利藝術家訪問團的團長,阿里吉·沙梭第一次來到中國,踏上了他所謂的“另一個星球”,并與齊白石見面交談。
1995年,借由米羅畫展來華展出,阿里吉·沙梭再次受邀來到中國,這里發生的變化讓他驚訝不已。
2013年5月底,在阿里吉·沙梭家人的積極努力下,“赤子之心——紀念阿里吉·沙梭誕辰100周年回顧展”亮相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以別樣的方式進行著這位意大利現代藝術史上代表性藝術家的第三次中國之旅。
此次來華的阿里吉·沙梭回顧展,包括了其代表作“紅色的人”系列和首次訪華創作的《新中國》等140余件作品,是迄今為止在意大利境外規模最大的沙梭作品回顧展。據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介紹,阿里吉·沙梭的現代主義藝術歷程契合并見證了20世紀西方的社會文化史。一方面,他積極投身于動蕩、焦慮又興奮的社會現實及演變之中,用藝術的方式直面社會與人生;另一方面,他凸顯了西方現代主義藝術中未來主義、立體主義、浪漫主義、原始主義等多種藝術流派的發展邏輯,在油畫、雕塑、壁畫、陶藝、版畫和素描等多個領域留下了豐厚而富有創造性的藝術遺產。
對于中國觀眾來說,阿里吉·沙梭的作品并不陌生。早在他第一次來華期間,就曾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前身“帥府園美術館”舉辦了意大利訪華美術家作品展,當時吳作人、王琦等在《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撰文評論這一被認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西歐訪華藝術家代表團”的展覽,詳細介紹了包括阿里吉·沙梭在內的意大利藝術家的創作特點。而比那次展覽更吸引人的是,阿里吉·沙梭曾與齊白石見面,并進行了交流。阿里吉·沙梭也在多個場合提到,結識齊白石,與這位偉大的中國畫家相遇,了解他的藝術,對他來說是一次重要的經歷,或許比認識畢加索更為重要。
在阿里吉·沙梭的自傳中,他詳細描述了第一次見到齊白石的場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中國人,當然是齊白石,我在他北京的家里見到了他。齊白石是一位身材消瘦的老人,有90歲,蓄著胡子。他不時捋著胡子,身上穿著傳統的黑色絲質服裝。他住在一所傳統風格的房子里,非常漂亮。在做完所有的介紹之后,齊白石向翻譯提了一個問題,然后所有的中國人都爆發了笑聲。于是我問:‘你們為什么笑?’‘因為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他說,好吧,這些西方畫家來看他讓他很榮幸?!贿^,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他非常莊重地捋著胡子,又說: ‘不過他們是好畫家嗎?是有才華的畫家嗎?’這樣,我們把自己的一些畫冊和畫展目錄送給了他?!边z憾的是,我們已經不能再親耳聆聽,阿里吉·沙梭本人對于那次歷史性會面的更多細節。只是從其夫人海倫在展覽現場得到印有齊白石畫作的絲巾時的激動表情和由衷贊嘆中不難想見,阿里吉·沙梭對于齊白石的敬仰。此外,阿里吉·沙梭還在自傳中提到,齊白石的繪畫中最打動他的,是齊白石傾注在作品中的情感以及那些反映花卉和魚蟲的作品?!笆聦嵣希谴螘媸菍τ谖掖饲昂芏嗄陮τ谥袊L畫或者對于整個東方藝術的關注的完美總結,我認為它是世界藝術最重要的部分?!卑⒗锛ど乘髮懙?。
第一次來華訪問的經歷,對于阿里吉·沙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訪華后創作的《新中國》,就構圖、形象、色彩及觀念而言,完全是“新中國式”的,與他之前之后的很多現代主義風格的作品拉開了很大的距離。在訪華期間,他購買了大量的中國畫材料,并嘗試用它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小品創作,而這些連同他的訪華日記一并在展覽中首次公開亮相。毫無疑問,阿里吉·沙梭對中國有著濃厚的興趣,對被這片土地哺育成長的人民充滿了敬意。據他的夫人海倫說,阿里吉·沙梭每天早上起來都會穿得很優雅地去工作,而且他認為自己與中國人在某些方面很像,“中國人對工作非常尊重,而阿里吉·沙梭和我對工作也是非常認真的。”
雖然阿里吉·沙梭兩次來華,并在較早的時候就體會到了中國的變化,但從其日記中諸如“今天,我們參觀了畫家魯迅的故居”等記述中,還是不難發現他對中國也有一些認識的偏差或誤讀,更何況那些沒有來過中國的外國人或外國藝術家呢?在中國快速融入世界的過程中,或許只有充分、全面、多層次的交流可以化解這種偏差與誤解。而對于中國人而言,通過著名外國藝術家的系統回顧展,了解藝術家本人及其眼中的中國,也是了解世界、反觀自身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編輯:竹子)
· | 意大利總統將蒞臨諾塞拉個展現場 |
· | 巴塞爾香港:整個城市的藝術節 |
· | 意作曲家艾諾迪獨奏音樂會將上演 |
· | 藍色工房 |
· | 意大利作曲家阿爾芒多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