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樂新的“摘梅”之旅
范樂新主演《穆桂英大戰洪州》
在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的評選中,江蘇“摘梅”數量名列前茅。截至去年,全省榮獲“梅花獎”已達43人次。今年5月份,又有兩位戲劇演員為江蘇錦上添花,在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大賽中喜獲“梅花獎”,其中一位,就是文武雙全、主演《穆桂英大戰洪州》的南京市京劇團常務副團長、國家一級演員范樂新。
小“跟斗王”,翻上大舞臺
在戲劇舞臺上,范樂新演技精湛,光彩照人;在日常生活中,她卻一貫低調、樸素坦誠。在回憶童年學藝經歷時,她坦率地說:“我是農民的女兒,童年時代經常在田間學藝練功。”
范樂新的家鄉在河北雄縣板北村,該村大人小孩都愛翻跟斗,因此被譽為“跟斗之村”。9歲那年,范樂新開始向村里的趙老師學翻跟斗。剛開始她不太敢翻,擔心摔傷,后來越練膽子越大。她自豪地說:“在本村女孩中,我每次翻跟斗都翻得最多,能連翻20多個跟斗后站得穩、頭不暈,因此被稱為小‘跟斗王’。15歲那年,我被遼寧錦州戲曲學校錄取。1990年,從該校京劇科畢業后,成為錦州京劇團一名武旦演員,從此登上了戲曲大舞臺。”
范樂新與南京非常有緣。1998年,南京市京劇團急需引進武旦人才,正巧該團武生名角盧孝義與范樂新的老師武建文是好朋友,通過他們的牽線,范樂新與愛人郭賀軍被作為優秀京劇表演人才,一同從錦州被引進到南京市京劇團。進團不久,他們夫妻倆就在《虹橋贈珠》《三請樊梨花》《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等經典劇目中挑起了大梁。1999年,劇團特地為他們舉辦了夫妻專場演出。范樂新記得,這場演出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王金璐、黃孝慈擔任主持人,她的父親還專程從河北來到南京,為他們夫妻倆鼓勁。在專場演出中,范樂新演《扈家莊》《盜仙草》,郭賀軍演《挑滑車》與《鬧龍宮》,當天的演出非常成功。兩次榮獲“梅花獎”的京劇名家黃孝慈鼓勵范樂新:“你演技全面、功夫非凡,爭取將來為南京市京劇團奪得‘梅花獎’!”那時候,雖然范樂新覺得“梅花獎”遙不可及,但是她暗下決心,一定要為實現“梅花夢”做出最大努力。
申報參評“梅花獎”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所以,談起“申梅”的過程,范樂新感慨地說:“在長達一年的時間內,全團總動員,就像完成一項巨大的工程!”
去年夏季,經江蘇省戲劇家協會推薦,范樂新與張家港錫劇團名角董紅代表江蘇參加中國戲劇梅花獎大賽的評選。按照大賽要求,申報“梅花獎”的劇目必須是一臺創新的大戲,京劇《穆桂英大戰洪州》是范樂新最拿手的好戲,因此,她決定選取該劇目“申梅”。
《穆桂英大戰洪州》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京劇名家劉秀榮領銜主演的代表作,正巧劉秀榮也是范樂新的老師。那么,要對原劇本進行改編與創新,劉老師能同意嗎?當范樂新與她商量時,劉老師不僅爽快地表示同意,而且還對范樂新“申梅”大力支持。
據范樂新介紹,“編導們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按照當今觀眾的審美情趣,對《穆桂英大戰洪州》的劇本進行創新與改編,使人物更豐滿、劇情更精彩、節奏更明快。其中在《發兵》一場,增加了‘揮令旗摧戰鼓,動地驚天……’等激情高亢的唱腔,更加突出穆桂英解圍洪州的迫切心情與誓滅遼兵的決心。在《殲敵》這場戲中,對穆桂英的武戲增添了‘大靠翻身’、‘槍下場’等高難度的動作,更充分地展現穆桂英的氣概與威風。”
去年,《穆桂英大戰洪州》改編之后進行排練時,正值高溫季節,團長蔡繼偉指揮全團演職人員連續排練三個月,扮演穆桂英的范樂新每天在排練場扎著大靠唱念做打,渾身汗如雨下,而且體力消耗很大。為補充營養增添能量,范樂新嘗試著天天吃牛排,這種“飲食秘訣”很有效果,無論是去年緊張的排練還是今年參加梅花獎大賽的演出,她都覺得特別有勁。
“摘梅”背后,感人故事多
今年4月23日晚,參加中國戲劇梅花獎大賽決賽的劇目《穆桂英大戰洪州》在杭州演出。當晚,南京市京劇團與協助演出的外借人員共計有120人。決賽前,范樂新與全體演員共同的心愿是:一定要情緒飽滿、正常發揮,達到整場演出萬無一失。為防止發生意外狀況,劇團演職人員在決賽前將服裝、道具、音響與燈光認真檢查了一遍又一遍。
決賽當晚,扮演穆桂英的范樂新英姿颯爽,她以俊美的扮相、動聽的唱腔、精湛的武功與最佳的表演狀態征服了全場觀眾。在劇中,她率兵殲敵大獲全勝;在當晚的決賽中,她和全體演員也打了一場“大勝仗”!回憶起當晚的演出,至今范樂新還很激動:“在長達兩個小時的演出中,我聽到觀眾席上一次又一次響起掌聲與喝彩聲,而且19位‘梅花獎’評委也和觀眾一起多次為我鼓掌,因此,我對‘摘梅’更加有信心!”
5月20日,梅花獎大賽頒獎晚會在成都演藝中心隆重舉行。當天下午,范樂新身穿梅花紋樣的大紅旗袍走上紅地毯、登上領獎臺。艱辛地拼搏了許多年,終于為南京市京劇團首次奪得“梅花獎”,當時,范樂新的心中充滿了喜悅。
范樂新“摘梅”之后,要感謝的人很多。她說:“為讓我在決賽中取得好成績,京劇名家黃孝慈、著名評彈藝術家黃霞芬多次關照我怎樣調整好心態;南京市文聯副主席陶琪與南京市戲劇家協會秘書長史進特地送來西洋參,讓我補氣;決賽前,南京京劇團蔡繼偉團長被查出患甲狀腺炎,需住院動手術,為了不影響我決賽的情緒,他從臺前忙到臺后,一直拖延著沒去住院……”
范樂新對“梅花獎”獎牌上“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題詞有著特別深刻的感受,她為了京劇事業的發展付出得太多:有一次排練踢槍時,由于對方拋槍方向發生偏差,槍尖突然扎到了她右眼角,臉上流了許多血,險些傷了眼睛;為不影響排練和舞臺演出,她結婚11年之后才生孩子……
獲獎之后,范樂新感到任重道遠。她說:“我們劇團大多是青年演員,為了京劇事業的繁榮與發展,今后,我要為劇團出人出戲培育更多的‘小梅花’,讓國粹京劇在新時代得到傳承與升華!”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