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的形制、圖案及文字均包含有大量的文化信息,既能表現居室主人的高雅情趣,還凝聚著手工藝人富于創意的智慧和巧奪天工的技術。
作為一種實用性家具,屏風最早出現在西周,但當時不叫屏風而是稱“邸”或“泉”。隨著被廣泛和普遍地使用,它的種類也不斷增多。明清時期屏風從實用性向裝飾性過渡,屏風已不再是簡單屏蔽之物,而是演化為極具裝飾功能的藝術品,更富于觀賞性,形制雖小,內涵卻極豐富。至近代,屏風已脫離實用性,起到了一種點綴環境,美化居室的作用。
在北京吳東魁美術館,紀玉坤和他的中國活字屏頗為壯觀。這是一面長達8米的屏風,上面排列著活字木塊,可以任意組合成文字或圖案。此時,這面用金絲楠木制作的精美屏風上,排列的文字內容為《道德經》。“這是我自己設計的。”紀玉坤說:“可是當它完成后,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仍然感到震撼”。
感到震撼的不僅是紀玉坤。這位青島撫玉堂(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的主人,在青島市文化藝術界頗有名氣。2011年,中國活字屏問世,見到這件藝術品的人無不對紀玉坤表示欽佩。“太美了!這是真正展現中國文化的藝術品。”紀玉坤已記不清有多少人對自己這樣說。
“屏風本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特有的東西,活字印刷術又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木文化也是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有這些元素加在一起,表現的又是《道德經》、《百家姓》或《孫子兵法》等中國文化的精華,綜合起來,這件物品就有了非常強烈的中國文化的氣場。”紀玉坤說。
中國活字屏問世不久,已產生很大影響,眾多媒體爭相報道。這件作品多次在北京參加全國性的文化藝術品展、博覽會、古典家具展等展覽,已得到全國文化界、鑒賞界及古典家具專家的肯定、贊賞和認可。它還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品一起,參展第四屆國際版權博覽會,并獲得“最佳創意”和“最佳名企獎”。作品還被北京國際版權交易中心收藏。2012年9月,在山東省第四屆文博會上,中國活字屏代表青島市參展,被青島市政府列為文化產業扶持基金項目。
“其實,中國活字屏的創意,發源于我對當前漢字文化發展的憂慮——想想看,我們今天能寫好漢字的人,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又有多少?”紀玉坤說。
怎樣才能引起人們對于漢字書法藝術的重視?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紀玉坤想到了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如果將漢字做成活字塊,鑲嵌起來,組成文章,擺放在顯要位置,不就可以引起人們的注意,讓人們親手觸摸中國文字,提醒人們把字寫工整嗎?
于是,紀玉坤便設計了一款長8米、高2.8米的活字屏風,中間鑲嵌著3000多個8厘米見方的漢字字塊和近10萬字的文字注解,可以隨意變化、排列,組成各種內容的文章。兩側是老子的全身雕像,周邊和底座用木雕的形式裝飾著中國傳統紋飾。整個屏風及其漢字字塊全部用金絲楠木雕成,散發著幽幽的自然光澤,給人一種富麗華貴、莊重典雅的美感。紀玉坤為它取名為“中國活字屏風”。
2012年6月,中國活字屏風在北京參加了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文化部等八家國家機關共同舉辦的第四屆國際版權博覽會,中間的活字塊組成老子《道德經》100句語錄,與整個屏風的造型、人物雕像和紋飾一起,將中國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充分展示出來。中國活字屏風一亮相,即引起極大反響,人們聞訊紛紛前來參觀。參觀過的人立刻就想到了畢弄的活字印刷術,都說這是工藝品的一大創新,并且都對“活字屏風”中那工整規范的漢字留下深刻印象,對其所傳遞出的中國傳統的古老文化贊嘆不已。
看到中國活字屏風受到各界如此好評,紀玉坤萌生了繼續深挖其文化內涵的念頭,決心把它打造成藝術含量更高、更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更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他想到:如果把其中的活字塊換成國內多位著名篆刻家親手刻制的印章,讓其中的“活字”出自當代篆刻大師們之手,豈不就是多種藝術形式結合的藝術品?
2013年初,紀玉坤開始了“中國篆刻藝術活字屏風”的準備工作。他遍訪國內著名書法家、篆刻家、畫家、雕刻家,向他們說明創作理念,尋求他們的支持。令他欣喜的是,藝術家們大多支持他的想法,慷慨地允諾獻藝。西泠印社社員、篆刻家賈鵬表示愿意同其他篆刻家一起共同制作中國篆刻藝術活字屏風,為中國篆刻藝術的傳承作出貢獻。目前賈鵬先生已應邀成為“中國篆刻藝術屏風”的首席顧問,這更堅定了紀玉坤把中國悠久的書法藝術、篆刻藝術、繪畫藝術等融入到“中國活字屏風”中的信心。他決定開發出“中國篆刻藝術活字屏風”系列產品,內容以中國古典文化為主,涵蓋儒家、道家、釋家、兵家、媽祖文化及民俗風情等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活字的材質采用名貴石料、木材、漆器、紫砂、陶瓷、青銅等傳統文化所使用過的制印材質。該系列的每一個作品,都將集當代眾多藝術名家手跡于一屏,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文化分支,納藝術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于一體。這些活字屏風努力做到實用功能與裝飾功能統一,教化功能與審美功能有機融合,其內容雅俗共賞,材質高中低檔兼備,適合各階層人士收藏與欣賞,使其具有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
到現在,已有西泠印社的多位藝術家為中國活字屏刻制了印章。翡翠應與瑪瑙相配,星輝恒以明月相伴。為了與這些國內頂尖藝術家的作品相匹配,紀玉坤正在尋求知名畫家、雕刻家和工藝大師為活字屏風設計外形和圖案。他告誡自己:這件事需要精選創作、設計和制作人員,需要慎之又慎,絕不能急于求成。
目前,紀玉坤已與青島市十幾位篆刻家合作完成了首尊內容為三十六計的篆刻活字屏風,共刻制出45枚印章,合起來組成著名的《三十六計》。下一步,他還準備與百位篆刻藝術大師合作刻制一百枚“福”字印章,制作一尊“百福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