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畫收藏:源流著錄是關鍵
《白陽山人墨筆冊頁》之一 陳 淳
隨著藝術市場的逐漸成熟,古書畫的價值得到越來越多的收藏家和買家的認可。時至今日,在市面上流通的古書畫日漸稀缺,著錄豐富、來源可靠的書畫作品成為大家關注的對象。
6月19日晚,法國一家小拍賣公司上拍唐代張萱的《唐后行從圖》(宋摹本),這件未標注年代、未經任何宣傳的作品,起拍價為1500歐元,卻最終以375萬歐元落槌。據前往現場參加競拍的相關人員介紹,之所以作品被追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有可靠的來源與著錄。據稱,該作歷經《宣和畫譜》《墨緣匯觀》《惲輝齋》《木雁齋》著錄,由清代大收藏家安歧、民國張蔥玉遞藏,被譽為“張蔥玉先生第一號藏品”。
在5月底的北京保利春拍中,明代唐寅的《松崖別業圖》在經過40余次競價后,最終以7130萬元的高價成交,刷新唐寅作品的拍賣紀錄。而這件作品取得該價格最重要的原因也在于有“可靠”的出身。該作品不僅有明代兩位內閣首輔李東陽、楊一清作題引首和題跋,還被清代宮廷收藏檔案《石渠寶笈》著錄,并經清末重臣孫毓汶收藏,在孫毓汶于1899年離世后,浙江收藏家王紹延獲得該作,后又輾轉至杭州名士王德溥手中,最終傳到宋子文手上。
對于被譽為“塔尖上的收藏”的古書畫拍賣而言,專業背景和雄厚實力的重要性自不必說。北京盈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常樂介紹,7月16日即將舉行的春拍將推出“文心逸境·宋元絕品”古書畫專場,拍品皆來源有序、具有博物館級別的古書畫作品。其中一件是宋代佚名的作品《寒鴉圖》(又名《空山歸巢圖》),作品描繪了暮色中寒鴉歸巢的景致。但就這件作品的作者而言,學術界尚有爭議。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馬季戈曾撰文表示:“這是一幅作者不詳的山水畫作品,本幅上無款識及印章,雖然因此而使我們無法確認它的作者為何方人士,姓字年里,但畫面所呈現出的古拙之氣,仍能使我們感覺到是一件有著悠久歷史的古代藝術珍品。”同時,也有學者研究認為,“這幅佚名的宋畫,應該名正言順歸于李安忠的名下”。目前已發現的作品著錄有文物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徐邦達審定·中國古代書畫精品選集(壹)》和日本美術史家戶田禎佑、小川裕充編撰的《中國繪畫總合圖錄·續編》第二卷《亞洲·歐洲編》。另外一件明中期花鳥畫代表人物陳淳的《白陽山人墨筆冊頁》十五開,也是具有清晰收藏脈絡的作品。陳淳師法沈周、文徵明,繼承發展了元代水墨寫意的傳統,為明清寫意花鳥的發展開啟新路。《白陽山人墨筆冊頁》乃其寫意之精品,墨色淡雅清麗而高古之意趣尤甚。該作品雖表現一花半葉,卻淋漓疏爽,頗見其功力。此件冊頁作品遞藏有序,冊頁上書張大千與戴熙的題鑒,并附款識“嘉靖甲辰(1544)春,道復”,冊頁上還有戴熙、張大千與李屋的鑒藏印。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