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彬:中國當代作家沒有回憶 詩人有回憶
時間:2013年07月08日來源:新京報作者:江 楠
《心的歲月:策蘭、巴赫曼書信集》新書發(fā)布會6日舉行。書的譯者之一、詩人王家新認為,本書具有文學史的價值。
196封書信記錄兩人感情
《心的歲月:策蘭、巴赫曼書信集》收錄了保羅·策蘭和英格褒·巴赫曼自1948年至1967年整整20年間的196封書信,以及策蘭與巴赫曼的男友、作家弗里希的16封相互通信,巴赫曼與策蘭妻子吉賽爾的25封相互通信。
在王家新看來,“策蘭是猶太人、大屠殺的幸存者,巴赫曼則是奧地利人、納粹的女兒,兩人的對話滲透著他們對歷史的記憶與反省,折射出猶太人與德國人在戰(zhàn)后的關系。兩人放在一起就有一種象征意義,集中了歐洲知識分子最關注的問題?!?/p>
藍藍討論詩歌與現(xiàn)實關系
巴赫曼曾強烈抵抗貼在自己身上的純詩標簽,認為其詩作都是表達現(xiàn)實的。對此,詩人藍藍說近幾年中國有些詩人反對詩歌介入現(xiàn)實,認為寫詩就是為藝術而藝術,“但迄今為止我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一個以游戲文字為生的人,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詩人?!?/p>
漢學家顧彬則談到了“記憶”對于策蘭的重要性,并由此延伸到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看法,“為什么中國當代文學如果不談詩人的話是有問題的,因為中國當代作家都沒有回憶,但是中國當代詩人都是有回憶的?!?/p>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