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借文化做旅游大文章
盡管周邊國家動蕩不止,以色列旅游業今年卻再創新高,頭5月游客和旅游收入同比增加5%。其中,來自中國的游客同比增加27%。在最近舉行的耶路撒冷國際旅游會議上,以色列向上千與會者介紹了以文化推動旅游發展的舉措。以色列的旅游業發展10年規劃提出,要把年游客從350萬人次提高到1000萬人次。為了做好這篇旅游大文章,以色列不斷從深厚的猶太文化歷史中尋求資源和靈感。
以色列是世界三大宗教發源地,除耶路撒冷、拿薩勒等宗教圣地,北部加利利湖區也是眾多《圣經》傳說所在地。游客可以沿著“耶穌足跡”等旅游線,訪古尋幽,探神問仙。這是以色列獨有和豐富的文化歷史資源,成為其發展旅游業的金字招牌。游客在南部的沙漠和大裂谷地貌可以領略大自然的雄渾奇偉,了解自然變遷的奧秘,在北部的胡拉湖谷觀賞候鳥遷徙,體味人與自然環境的交融。
除卻原生態的美景,猶太美酒也為以色列的旅游業增添了魅力。以色列是葡萄和“古老美酒”的故鄉,《圣經》就有各種有關傳說。猶太人2000年前大流散,釀酒業因此中斷,到了1870年猶太人才在故土恢復了釀酒。據說,這里釀造的傳統高甜度香料紅酒曾被當時的英國首相狄斯雷利稱為咳嗽糖漿。以色列在上世紀70年代建立了現代釀酒業,大學設立了釀造專業,派出釀酒師到全球有名的酒莊進行培訓。優秀的釀造技藝,加上這里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適宜種植葡萄,以色列出產的葡萄酒不但可媲美澳、美葡萄酒,也不輸法國酒莊,在全球葡萄酒大賽中屢獲金獎,現在每年出口葡萄酒達1100萬美元。
加利利湖區斯列山谷的郁金香酒莊創建于2003年,酒莊里滿墻的獎章證書足以見證其聲譽。最令游客好奇的是,這個酒莊至今恪守猶太人葡萄種植和釀酒傳統,包括7年輪種休耕、操作者須為男猶太教徒、1%的酒奉獻給猶太圣殿等。阿迪爾酒莊擁有大片葡萄園,還有奶牛場和乳品公司,游客在這里除了享受品酒之樂,還可以動手制作奶酪,樂趣倍增。伯利恒香料農場和耶穌誕生地同名,游客品味數百種香草和香料,體驗其保健和醫療功效。加利利湖區的湖光山色中散落著許多原生態旅館,其飲食都是自產有機產品,加利利的美食常常讓游客回味不已。
以色列旅游部部長蘭道說,旅游是以色列經濟的重要支柱,可創造20多萬個就業崗位和90億美元的年收入。在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下,以不得不提高增值稅,但旅游業豁免。以政府還把旅游作為國家形象和公共外交的重要平臺,視每位游客為大使。
蘭道部長表示,中以兩國都有悠久的文明和歷史,近年來訪以的中國游客人數連創新高,去年達1.8萬人,也有8萬以色列游客訪華。去年中國有1700萬人出境旅游,出境游人數年增20%以上,潛力驚人。為了繁榮中以相互間的旅游業,以旅游部增加了對中國市場的投入,采取了簡化簽證手續、舉辦旅游展覽、增加航班等舉措。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