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構筑幸福的教育天地
學校閱覽室
東崗小學的閱讀活動板報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這些都是東崗小學教師在閱讀夾里寫下關于閱讀的名言名句。
在太原市東崗小學,翻閱教師的閱讀夾,讓我們對這個充滿書香魅力的、有63年歷史的小學校,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創學習型班組,做智慧型教師”在這所學校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實踐。
沒有圍墻的閱覽室從未丟過一本書
在學校二樓大廳里,有一間沒有圍墻的閱覽室。這間閱覽室優雅而別具一格,不需要借閱手續、隨時開放,書架上擺放著滿滿的圖書,學生課余時間來這里站著或坐著看書。
這么多書籍擺在外面,沒人看管會不會丟?教師時玉麗說,其實,剛開始學校也有這方面的擔心,可是試行了一段時間后,一本圖書都沒有丟。最初學生會把閱覽的圖書隨意擺放,現在學生會有序地把圖書放在原處。
這間閱覽室就是一個開放的大廳,與教學樓融為一體,為孩子們走進書籍、親近書籍提供了自由的空間。閱覽室沒有了以往繁瑣的借閱手續,孩子們想讀什么書,只要從書架上任意挑選,閱讀完后放回即可。
“這個閱讀的‘綠色通道’總會留住孩子們匆匆的腳步,讓他們盡情遨游在書海之中,真正地與書做朋友。在這里讀書就像在自己的小書屋里一樣快樂,一樣自由。” 時玉麗說。
在東崗小學,學生創辦的“小精靈書屋”,成為學校一項重要的社會實踐活動。
每學期,由學生擔任“小精靈書屋”的店長,根據各年級各班提出的購買書籍的要求,從出版社進貨,再以最低的折扣售給學生,賺來的錢用于各班的班級活動。
“書屋為學生們及時提供所需要的學習材料和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課外讀物。這樣的售書實踐活動,提升了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能力,把數學知識融于活動,學會理財,理解折扣的意義,達到學以致用。” 時玉麗說,依托“小精靈書屋”的建設,學校開展“書香校園”、“書香家庭”、讀書知識競賽、“我愛讀書”征文等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提高“小精靈書屋”的利用率,把書屋實實在在打造成全校師生的“充電”場所。
學生畢業時送給母校的禮物是書籍
東崗小學有一筆寶貴的財富,就是每屆學生畢業時送給學校的書籍。
這些書可能是新書也可能是舊書,總之,都是孩子們讀過的最喜歡的書。他們會在書籍上面寫上鼓勵、祝福或是讀書心得之類的話語,校長認為這種捐贈方式更有意義。
東崗小學有一個學生自主自辦的文學社團:“地平線”文學社,文學社由大隊部啟動,向全校同學的優秀作品發出誠摯的邀請。同學們可以自薦作品,也可以參與文學社開展的故事續編活動。文學社為同學們展示自己的文學才華搭建平臺,實現自己小小的文學夢。
“紅云圖書室”助推書香校園建設
“紅云圖書室”贈送給學校的300多冊圖書,給學校帶來了極大的驚喜。
“沒什么有比圖書更珍貴的禮物。” 校長武立榮說,學校一直主張“我的閱讀我做主”,“紅云圖書室”這些最新的、經過專家挑選的書籍正是學校所需要的,會受到學生的喜愛。
“學校會充分利用好‘紅云圖書室’的圖書,一部分放到班級上,鼓勵愛讀書的學生更加熱愛讀書;一部分放到大廳里的開放閱覽室,方便學生閱讀,讓學生隨手就能閱讀。”武立榮說。
近年來,學校開展的一系列閱讀活動,使讀書成為東崗小學每個教師的習慣,每學期,學校還會把教師的讀書資料匯編成冊——《書香園丁》。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讀書夾,封面上寫著:《閱讀——一把幸福的鑰匙》。每學期,學校都會讓名家、名作與孩子們“零距離”接觸,著名作家曹文軒、梅子涵、徐玲曾多次蒞臨校園,著名書評人安武林,作為校“地平線”文學社的特邀顧問,曾多次來到學校,為孩子們指導閱讀,引領孩子們走進兒童文學的世界。
學校還開展了“三薦書”活動:校長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及家長之間互相推薦優秀書籍或作品。
一位數學教師在讀書夾里這樣寫道:“我是個普通的數學老師,幾年來我不敢說已經讀了多少本書,但是有一點令我自己比較安慰的是,我已經越來越離不開閱讀了。”事實上,這里的很多教師認為,閱讀已經成為了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
“讀書是東崗校園的一種品位,是東崗文化的一種境界。豐富的讀書活動,為孩子們構筑了一個陽光的心靈生態,為教師們構筑了一個幸福的教育天地,為校園構筑了一個純凈的內涵空間。” 校長武立榮說,在書香的熏陶中,東崗小學正在努力實現“讓讀書成為習慣”。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