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合唱為專業合唱“尋路”
在專業合唱表演并不發達的中國,成立不到7年的武警男聲合唱團為專業合唱表演的發展樹立了一塊樣板。
武警合唱好聽好看,演出臺緣之好,不去現場,很難相信。日前,為慶祝人民解放軍建軍86周年,武警文工團在國家大劇院舉辦了交響合唱音樂會,這場演出全面展示出武警合唱團的優點與特點,并為中國的專業合唱事業尋求出路。
豐富原作的內涵與意境
開場曲男聲大合唱《當那一天》由王路明作曲、王曉嶺作詞。只聽弦樂輕起、歌聲柔和,描繪出花好月圓的和平景色;突然鼓镲齊鳴,歌聲激越,唱的是和平年代也有激蕩風云,戰士應該隨時做好迎戰準備。隨后一首《我為祖國站崗》是一首“文革”時期軍旅獨唱抒情歌曲,合唱改編曲不用前奏,獨具匠心,直奔主題,關鍵句“手握一桿鋼槍”開口齊唱,一句比一句高昂,一下子激發起現場表演與觀眾的情緒。這首歌曲合唱編配匠心獨具、演唱十分出彩。
接下來,男聲合唱表演了4首革命歷史歌曲,張士燮作詞、朱正本作曲的《十送紅軍》由鄧容領唱,合唱不錯,領唱也不錯,只是少了點江西民歌的韻味。單講鄧容的演唱,很難挑出什么問題,但由于本身唱法的限制,非美聲歌手的音量難與美聲合唱抗衡。在音樂廳沒有麥克風的現場表演,相同旋律的歌聲容易被合唱音響“吃掉”,顯得有些吃虧。緊接著三首合唱歌曲是毛主席詩詞《長征》《憶秦娥·婁山關》《沁園春·雪》,分別由彥克、呂遠、田豐作曲。唱隊與樂隊的舞臺表現都十分不錯。擔任領唱《長征》的司紅軍是美聲歌手,與合唱配合音色就和諧很多;《沁園春·雪》沒有采用慣常的男中音領唱,改用男低音聲部齊唱,氣勢更加雄渾、磅礴。《憶秦娥·婁山關》中“蒼山如海”歌聲由實入“虛”,又反“虛”入實,音量、音色反復對比、變化,猶如千軍萬馬來去瞬間,氣象萬千,音樂十分傳神。
下半場開臺的男聲大合唱是《苗嶺你好》,男聲高音聲部模擬苗族音調的鳥鳴開始,描繪出一幅南國山嶺鳥語花香的自然風景:歌曲唱的是邊防戰士巡邏時面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愉快心情,合唱詞曲歡快,富有生活氣息,也較好地發揮了合唱抒情寫景的各種手段。下面的《十五的月亮》《小白楊》是兩首抒情歌曲改編的合唱曲。《十五的月亮》由張芳、金嵐、劉曉婕、高賽燕領唱,一色的民族唱法,韻味十足,《小白楊》改編也十分有特點,有模擬營地軍號、模擬樹林風聲,有抒情、有激情,豐富了原作的內涵與意境。
最后的男聲大合唱是上世紀70年代軍旅歌曲《邊界的小路》,由高俊作詞、徐錫宜作曲,這是一首反映南方邊防戰士生活的進行曲,剛柔并濟,短小精煉。接下來是毛主席詩詞歌曲《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沈亞威作曲,歌聲威力四射、氣勢磅礴,表演干凈完整。壓軸曲目是紅軍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聲整齊嘹亮,女性小軍鼓的伴奏添上一道靚麗色彩。返場更是一曲接一曲,從隊列歌曲《打靶歸來》《我是一個兵》唱到了臺灣流行歌曲《甜蜜蜜》改編的合唱新作,詼諧、有趣的演唱讓觀眾笑容綻放、歡呼不斷。
觀眾大喜、專家服氣
在筆者看來,武警合唱團真正做到了合唱藝術的雅俗共賞,其成功經驗,首先是選曲的雅俗共賞。所有中國作品,都是老百姓喜聞樂聽的歌曲。武警男聲合唱把這些家喻戶曉的中文歌曲唱得觀眾大喜、專家服氣,的確是一大本事。其實,選擇觀眾雅俗共賞的曲目并非難事,只是個放下架子走進群眾的觀念問題,困難在于,觀眾熟悉的普通歌曲如何改編為精彩的合唱曲目,舞臺表演的二度詮釋如何讓人過耳不忘,需要藝術創新與排練努力。武警男聲合唱的“藝術至上”是孜孜不倦地追求合唱作品編配與表演藝術的完美,落實到舞臺上是聲音與形體表演細節處理的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并落實到點點滴滴的表演藝術創新之中去。
在專業合唱表演并不發達的中國,成立不到7年的武警男聲合唱團為專業合唱表演的發展樹立了一塊樣板。面對民間合唱的蓬勃發展,專業合唱團體與表演的發展多年停滯不前。聯想到前不久國內最好的女聲合唱團之一武漢“天空”女聲合唱團的解散,需要總結的經驗很多。除開專業合唱團的體制保障之外,藝術發展路線的經驗與教訓總結也很有必要。我以為,武警男聲合唱的“觀眾第一、藝術至上”路線值得推廣。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打靶歸來》這些司空見慣的普通群眾歌曲演繹得出神入化,那是武警合唱指揮與表演藝術家的本事,更是合唱舞臺講究藝術至上的結果。
作為一個合唱專業團體,武警合唱還強調聲樂至上與旋律至上。武警合唱有樂隊伴奏、單管樂隊且人數不多,器樂襯人聲如綠葉襯紅花,該出效果就有效果,恰到好處。武警合唱講究人聲出新,也尋找聲樂演唱的特殊效果,但絕不標新立異、本末倒置,表演形式始終為歌曲內容服務,歌聲以旋律激動人心。抓住了聲樂團體表演能力之根本,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了聲樂表演與男聲合唱的魅力。
雖然武警合唱團現場表演并非十全十美,比如《苗嶺你好》最后男高音聲模擬的鳥鳴未出效果,讓人想到是不是該換個男聲的口哨來吹;有些合唱段落重復太多,讓人感覺是否應該見好就收等等小問題。但這個合唱團的演出讓人看到了專業合唱發展的希望與前途。這個合唱團于平凡歌曲的表演中,帶給聽眾太多的愉悅和享受,讓觀眾真實感覺到了合唱藝術的偉大魅力。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