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把舞蹈當生命的“小辣椒”
王小燕表演舞蹈《大姑娘美》。本報記者 董大汗 攝
說起王小燕這個名字,可能有些人還不熟悉,但如果提起1997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紅高粱模特隊》里的“小辣椒”角色,想必你一定知曉。雖然只露臉短短30多秒,卻讓全國觀眾將東北女人的形象定格在這個“小辣椒”的身上。
1974年,王小燕在吉林藝術學校(現吉林藝術學院)學藝4年后,被分配到吉林省歌舞團,成為一名年輕的舞蹈演員。由于團里演出不多,3年間王小燕從未上過舞臺,對舞蹈的敏感度開始下降,身體也開始大幅度發胖。這讓王小燕極度痛苦,她也在痛苦中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我感覺到自己骨子里不能沒有舞蹈,如果離開舞臺,生命就像失去顏色。”接下來的3年,王小燕開始了魔鬼般的訓練,她每天強迫自己做最基本的動作,像一名初學的舞者一樣兢兢業業。1980年,王小燕終于首次登上吉林省舞蹈比賽的舞臺,在吉林省中青年演員比賽上,她的舞蹈《追魚》奪得一等獎,并被授予“優秀青年演員”稱號。從此以后,王小燕的舞蹈事業走上了康莊大道。由王小燕創作和表演的《大姑娘美》《山村雪梅圖》《東北大妮兒》《節日金鈸》《大篷車》等舞蹈也很快風靡東三省。
2005年,隨著《關東女人》亮相第五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王小燕又開始從一名技藝精湛的舞者,開始轉型為帶領更多人開拓創新、為舞蹈事業而辛勤耕耘的創業者和領導者。2006年,隨著國家歌舞院團改革的大趨勢,新的文化產業重新定義了傳統歌舞院團的發展思路。現任吉林省歌舞劇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兼藝術總監的王小燕,在響應號召、支持改革的工作中,帶領全團演員共同創造吉林歌舞品牌。無論是訓練還是演出,她以舞者的堅韌帶動了所有演員的熱情,創作出大型舞蹈詩劇,結束了吉林省歌舞團長達十幾年沒有創作新劇目的歷史,不僅開拓了演出市場,創造了吉林省歌舞劇院集團演出歷史的新高,同時也為集團和全體演職人員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收益。
幾十年的舞蹈表演生涯,王小燕時刻以用藝術回報社會為己任,下基層的公益性演出已經成為她的家常便飯。每年由中國文聯和中國舞協聯合組織的“送歡樂、下基層”活動她都積極參加,還曾赴西藏、云南、江西、貴州、四川、新疆等邊遠山區、革命老區,不辭辛苦、盡心盡力地為當地百姓送去溫暖和關懷。
舞蹈之愛所生發的給予和關懷的力量,使王小燕從一名優秀的舞蹈演員的艱辛中,悟到了一個舞蹈藝術工作者一生的價值取向;而在她帶團創業的坎坷中,又錘煉出她一生都甘愿為之奮斗不息的舞蹈藝術使命。就像她下的決心那樣:“要在我有限的生命里,培養更多的舞蹈演員,用自身的這種精神來感召年輕演員,教育年輕演員為舞蹈藝術獻身,做一個精神富有者。”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