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犯罪小說家倫納德病逝
美國犯罪小說家埃爾莫爾·倫納德。
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杰出貢獻獎還沒滿一年,美國當代最偉大的犯罪小說家埃爾莫爾·倫納德(Elmore Leonard)便與世長辭。當地時間8月20日,埃爾莫爾·倫納德因中風引起并發癥,于底特律家中去世,享年87歲。
首部犯罪小說曾被拒84次
埃爾莫爾·倫納德1925年出生于新奧爾良市,二戰時曾參加海軍,后就讀于底特律大學英文系。在進入文壇之前,倫納德一直在廣告界謀生。倫納德于上世紀50年代開始從事文學創作,最初他的寫作主題集中于西部題材,后轉向使之成名的犯罪小說。但這一轉向卻并非一帆風順,倫納德最初的一部犯罪小說《大彈跳》(The Big Bounce)被拒絕了84次才得以出版。而他也是憑借1985年創作的《浮華》(Glitz)才得以聲名鵲起。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錘煉中,倫納德摸索出了自己的寫作風格,即“省略掉那些讀者會跳過的部分”。
倫納德的小說也是好萊塢的心頭好,他的大量小說都曾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他本人也是一個成績不錯的制片人。不過很多根據倫納德小說改編的電影卻沒有抓住其原著小說傳達出的敏感以及人物對話的機敏,直到1995年《矮子當道》(Get Shorty)的出現,才得以讓一部原汁原味的倫納德電影出現。此外,根據其小說改編的電影《危險關系》(昆丁·塔倫蒂諾導演)、《戰略高手》(史蒂文·索德伯格導演)也都成為了好萊塢影史上的經典。
“如果這句話書面化,我就重寫它”
倫納德的小說有一種樸實無華的風格,其創作追求口語化,他曾有一個“埃爾莫爾·倫納德創作十原則”,“其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如果這句話聽起來很書面化,我就會重寫它。”此外倫納德的創作也遵循嚴格的現實主義,并以善寫人物對話而為人稱道,這一點也曾被索爾·貝婁、馬丁·艾米斯這樣的大家所贊賞。馬丁·艾米斯就曾對倫納德說,“你的文筆讓雷蒙德·錢德勒的寫作看起來笨拙。”
在得知倫納德去世后,馬丁·艾米斯對《紐約時報》說:“相較于倫納德那些同樣令人尊敬的同行來說,倫納德做得更多。他的創作不僅僅證明了犯罪小說的流行,他還剝去了這一類型文學原有的陳腐模式,用一種新的創作方式提升了這一類型文學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同為犯罪小說家的詹姆斯·李·伯克(James Lee Burke)則說倫納德在題材技巧上的實驗影響了很多作者,“他的作品中包含了道德與政治的主題,卻沒有說教,他可以用犯罪小說的形式來寫一部政治諷刺劇,也可以用政治諷刺劇的形式來寫一部小說。”
倫納德一生創作了45部小說,在去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杰出貢獻獎之后,他也表示自己不會停止創作,“我不會停止創作,除非一切都停止了,也就是說我的生命停止了,因為寫作是我唯一會做的事情。”沒想到,一語成讖,如今倫納德已不得不停下他的寫作事業。
(編輯:蘇銳)